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迈向两岸关系正常化:马习会的历史定位◆文/葛永光(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暨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交流杂志104年12月号第144期(历史资料)》

众所瞩目的「马习会」于十一月七日假新加坡成功举行,会后各媒体民调显示,多数人支持并满意马习会。例如,联合报民调指出,三七‧一%民众满意,三三‧八%不满意。两岸政策协会的民调结果显示,四三‧九%赞成马习会,三二‧二%不赞成。艾普罗民调公司的民调指出,四六‧一%支持马习会,二一%不支持。Yahoo网站民调也指出,四九%民众支持马习会。苹果日报的民调虽指出,有四七‧五一%受访者认为马习会没有实质新进展,但有四二‧七二%受访者认为马习会是两岸关系重大突破。在一个对两岸关系看法严重分歧的台湾社会,这样的民调并不令人意外,但有多数人支持并满意,也是难能可贵的成果。此外,国际各媒体也都肯定此次历史性会晤。

马习会虽然刚结束,也许对它的历史评价,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观察,不过,两岸领导人在隔绝了六十六年后首次会面,其本身就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两岸从军事对抗走向政治对峙,再逐渐走向民间交流、政治和解与经济合作,如今两岸领导人会晤,则象征著两岸关系迈向正常化的开始。

马习会的重大意义

「马习会」对两岸关系发展而言,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一、大陆对中华民国的默认

多年来,我方一再要求陆方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并强调中华民国是台湾与大陆间一个重要的「连结」(link)。切断了这个连结,将使得台湾与大陆间的脐带被切断,两岸兄弟间的感情将日益淡薄,而台独意识将日益强化。

过去,大陆的立场是「中华民国已不存在」,中华民国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因此,在国际和大陆内地都不允许中华民国及其象征符号如国旗出现,大陆访台人士更是避开中华民国国旗及国歌而唯恐不及,因此闹出许多失礼及不愉快的事件。这些其实都会伤害两岸兄弟间的感情,因为它未能体现两岸互相尊重及对等的原则,也违背了两岸「一中各表」的精神。笔者去(二○一四)年七月十七日应邀参加饶颖奇资政组织的两岸民代交流访问团,在北京与政协主席俞正声对话「一中各表」时就指出,九二共识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但逐渐变成「一中你表」,只有你可以提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在国际上或大陆提「中华民国」或悬挂中华民国国旗,就会遭到来自大陆的干扰,久而久之会让人怀疑「九二共识」的价值。

这次双方领导人的会面,虽然互称「先生」,但无法遮掩马英九是中华民国总统的事实。会后记者会上,马英九的名牌印的是「总统」,陆方愿意在此种场景上同意和马英九会面,了解两岸关系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突破,是一种善意,也是一种默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加上大陆中央电视台在报导马英九出国前在总统府召开的记者会,不忌讳的播出中华民国国旗的画面,这些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马习会后,笔者在大陆与一位陆方智库的重要人士会谈,他虽然不承认这是默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但也承认这是大陆对「一中各表」的默认,既是对「一中各表」的默认,则对中华民国的存在也是某种程度的不否认。如大陆真能落实马习会的精神,不但符合马英九所讲的「主权不承认,治权不否认」的精神,同时对两岸关系的精进必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肯定过去,框架未来

习近平在「马习会」的开场白中一开始就点出,「过去七年,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和平发展成果丰硕,……正因为有了这七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进入今天历史性的一步。」习近平的发言,说明马习会的举办,是对过去七年的肯定,虽然习近平感谢的是许多人的贡献,但过去七年正是马英九执政期间,习的谈话也是对马英九过去七年对两岸和平发展的贡献予以肯定,同时寄望未来台湾的领导人,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对两岸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两岸过去七年能获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其关键就在于「九二共识」,因此,习强调要「坚持九二共识」,马则主张要「巩固九二共识」,如此,才能维持台海和平现状,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尤其重要的是,马英九提出维持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巩固九二共识、降低敌对状态、扩大两岸交流、设立两岸热线、合作振兴中华。这「马五点」形同一个维持台海和平现状的框架,为未来的台湾领导人提出一个负责任的建议,也是为未来两岸关系长远的和平发展建构一个框架。

三、迈向两岸关系正常化

两岸关系正常化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目前两岸关系的定位是「一国两区」(onecountry, two areas),也有人定位成「一国两府」(one nation, two states),但这个「一国」是尚未统一的「一国」。在这样的定位下,两岸关系要正常化,包括推动通商、通航、通邮,以及两岸直航、陆客观光、大陆学生来台就读等。自二○○八年六月迄今,两岸签订二十三项协议促使两岸迈向全面性交流,到两岸两会制度性协商进入陆委会和大陆国台办负责人的会面,一直到两岸领导人的会面,这些都逐渐体现了「主权不承认,治权不否认」的精神。接下来,如果两岸能继续发挥创意,完成互设办事机构,签订「终止敌对状态」或「两岸和平协议」,同时,两岸领导人间也能设立热线,并最终在国际上能创立一个和平共存互助的模式,则两岸关系正常化的目标可顺利达成,而这一切都应从这次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开始。

四、有利区域稳定和平

笔者在二○○○年左右应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退伍军人大会」,当时的新加坡总统印度裔的纳丹(S.R.Nathan)在欢迎酒会上主动过来与我寒暄,一开口就说:「台湾千万不要搞台独,这会影响亚太区域的稳定与和平」。过去七年,两岸在九二共识上交往,不但促进了两岸的和平发展,也消弭了区域内国家的忧虑,有利于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这次「马习会」的举行,美国、欧盟及许多国际媒体都公开表示欢迎与肯定,认为有利于区域的稳定与和平。马英九总统在与习近平会谈时提到九二共识内容完全不涉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与台湾独立」,「因为这是中华民国宪法所不容许的」。台湾方面明确的表明反对台独,不但大陆方面安心,国际方面也表示欢迎,因为这使台海议题不会成为危害区域安全的冲突热点。

在会谈中,习近平也强调:「我们是打断骨头连著心的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既是一家人,有问题当然要用和平的方式及沟通的态度来解决。习近平又说:「当前,两岸发展内容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这是大陆方面对明年台湾政局可能发生变化的忧虑,也担心台湾方面可能走向台独,让两岸兵戎相向,重演两岸战争的悲剧。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发生,两岸领导人会面,肯定过去道路的正确,确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可能的变化加以因应、喊话。

五、台湾的国际角色:和平缔造者

马习会大幅度的提高台湾的国际能见度(visibility),马英九「总统」的角色被国际媒体广泛的报导,两岸领导人六十六年来历史性的会晤,被视为是两岸迈向和平的重要一步。大陆近年来因为南海议题被塑造成区域霸权的形象,习近平借由马习会为大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形象。对台湾而言,马总统一直强调,台湾要在国际上扮演「和平缔造者」的角色,从「东海和平倡议」、「南海和平倡议」的提出,到七年来致力于两岸关系的改善及这次马习会的召开,都说明于马英九总统及台湾方面致力扮演「区域和平缔造者」的角色,而不是「麻烦制造者」。

大陆方面在为东海及南海议题所困之际,借由马习会的召开,成功地进一步改善两岸关系,使台湾方面不致一面倒向美、日,成为美、日围堵大陆的一个棋子。马总统在马习会上强调:「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该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既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台湾在东海及南海主权问题上,都会有既有的坚持;同时,台湾方面也无意成为美日同盟的一份子去围堵大陆。台湾希望两岸和平互助,共同振兴中华。台湾希望在区域强权间能扮演「和平缔造者」的角色,在美、日、大陆间扮演平衡的「和平缔造者」的角色。

尽速落实马习会的议题

马习会结束了,它是两岸关系迈向正常化的一个重要开始,也是巩固两岸过去七年多和平发展路线的一个重要总结。马英九和习近平都各自奠立了其历史地位,但重要的是,马习会后如何落实两岸领导人在会中所谈到的一些议题:如马英九提出的「马五点」:(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具体而言,这些议题包括:如何落实深化「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精神,如何落实热线设立、如何降低敌意(签订终止敌对状态协议、撤飞弹)、两岸互设办事机构、台湾国际空间(尤其是台湾民间人士参与联合国NGO的问题)、台湾参与RCEP及TPP等。唯有透过不断解决两岸所面临的议题,才能逐步巩固和深化两岸长远的和平发展。

马英九在记者会上说:「习先生是一个务实、坦率、和具有弹性的人」,两岸关系也需要用这样的态度来处理问题。我们诚挚的希望,在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会晤后,他们所设定的精神与原则,所讨论的重要议题,所达成的共识,都能成为下一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框架,两岸相关人士都需全力落实,以为后世子孙奠立一个永久和平互助的基础。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