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编辑手记》让一切都从沟通开始《交流杂志105年8月号第148期(历史资料)》

五二○后的两岸新局面,虽然外界认为两岸已进入「冷和」甚至「冷对抗」的时代,但今年入夏以来,两岸仍有诸多事件需要透过以往的联系机制传达讯息,一方面及时将正确的讯息传递陆方,降低陆方的疑虑,减少情势误判的风险;另一方面亦可释放善意,累积两岸互信,让两岸关系继续往前迈进。

危机有时候反而是扭转局势的契机。例如雄三飞弹误射事件发生后,我方在查证相关资讯及厘清真相后,便及时向陆方传递正确的讯息;而七月初长江中下游洪灾与尼伯特台风侵袭福建,我方更多次去函表达关心与慰问,得到陆方正面回应。又如七月十九日的陆客团火烧车事件,我方三管齐下,紧急透过台旅会及海旅会、海基会与海协会、陆委会与国台办三种既有联系管道通报陆方,陆方亦与我方保持联系,共同处理后续事宜。在人道主义面前,任何政治分歧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

站在人道关怀及民众权益保障的立场,两岸沟通联系的机制不宜中断。如同本期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副主委于专访中所强调,新政府在两岸政策的论述上,已展现极大的善意。我方沟通协商的大门始终敞开,雄三飞弹误射事件带给两岸的启示是,两岸互信的建立,必须先从沟通开始。

沟通与对话,向来是化解危机的安全阀。两岸如此,美国与中国大陆亦然。每年举办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构成了一个制度化平台,试图以和平方式化解美中分歧。美中的例子显示,国际事务本是包容性的合作舞台,透过沟通与对话,在复杂的议题中找到共同的利益并非不可能。

蔡总统的「英翔专案」,向国际展示的是「让台湾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台湾」的决心。新政府「踏实」的外交取向,摒弃了过去单向式的援助,而是以互利互惠的原则寻求合作的空间。政府推动「新南向政策」背后的思维亦是如此。新南向让东南亚及南亚国家成为台湾市场延伸与人才交流的新场域,同时亦提供一个两岸合作的新舞台,在其中两岸可寻找新的利益连结点。如同本期陆委会邱副主委指出,新南向并非要取代西进,反而与西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产业跨世代、跨境、跨领域、跨虚实的发展,已成全球趋势。政府推动「亚洲矽谷计划」的重点之一,便是跨境与跨域的连结。不论是「网红」带来的商业新模式及交流新平台,还是国内八大电商合作将台湾的小农产品推销至海外,甚至是两岸学生自创的选课交友APP,我们都可以看到,当今是突破界线、跨境沟通与跨域连结的时代。网路让市场腹地、资源取得、人脉网络、人际影响力无限延伸,甚至是台湾的公益思维,也跨越疆界,默默影响著中国大陆的社会。

在这个思想与行动无界限的时代,但愿两岸也都能突破既有的思维框架,放下历史包袱与成见,共同寻求新的政治共识与互动基础。就让一切都从沟通开始!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