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在宪法与善意之间求取平衡◆文/郭正亮(中国文化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副教授)《交流杂志105年8月号第148期(历史资料)》

新政府上台已经满两个月,蔡英文总统的两岸论述也已相当明朗,亦即在维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现状下推动两岸关系。但由于北京当局与民进党长期缺乏互信,对新政府始终抱持审慎观望态度,直到今天,不管是海基会与海协会,或陆委会与国台办之间,沟通仍然不很顺畅。美国对此也颇感忧虑,诚如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所言:「美国对于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两岸)真空状态表示关切」,显然两岸仍须努力克服沟通障碍。

新政府已对两岸定位善意回应

事实上,北京当局最在乎的两岸定位,蔡英文总统都已经作出善意回应,并表达出力求两岸和平稳定的立场。以今年五月二十日总统就职演说为例,针对中国大陆坚持的「九二共识」,蔡总统表示「一九九二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蔡总统首度提出「两岸会谈的共同认知与谅解」,其实与大陆的「九二共识」说法已经非常接近。

另外针对中国大陆坚持的「一个中国」,蔡总统也表示「新政府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众所皆知,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一条立法宗旨,就写明「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之法律事件」。蔡总统尊重既有宪法规范,对两岸不以两国相称,而是以「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相称,也隐含了两岸在宪法上是「非国与国」的特殊关系,其实已经遥相呼应了中国大陆的「一个中国」诉求。

蔡总统进而表示,两岸必须在「既有的事实与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政治基础「包括几个关键元素:第一、一九九二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这是历史事实;第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第三、两岸过去二十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第四、台湾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这四项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都是两岸现状无可否认的政治现实,蔡总统郑重承诺将会信守务实立场。

陆方回应峰回路转

正因为蔡总统对「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明显做出正面回应,在就职演说发布的第一时间,中国大陆涉台核心智囊、中国社科院台研所所长周志怀接受联合报专访,立刻表示中国大陆对蔡的讲话做了善意解读:「大陆注意到蔡出现新的表述」、「符合与大陆相向而行的一步。就是在五二○之后,蔡的演说为两岸当前的破冰创造了一个条件」,联合报当时标题是「陆学者看到蔡英文向大陆表达了善意」。厦门大学台研所所长刘国深,也表示「蔡英文演说是正面表述,让两岸关系稳下来了」;大陆全国台研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幽燕认为「蔡英文的表述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也表示「蔡英文比民进党原有的立场有进步」。面对中国大陆各种善意反应,台湾股市显然解读为正面,尽管成交量只有五七六‧八亿元,台股却首度收红打破五二○魔咒,上涨三五‧二八点做收。

但好景不长,五二○下午四时,中国大陆国台办突然发表严正声明,立场转趋严峻,定位蔡总统就职演说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表示「在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并指出「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和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协商谈判机制,均建立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只有确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两岸制度化交往才能得以延续」。隔天早上,中国大陆国台办、海协会进一步严正表态,声明只有确认坚持「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国台办和陆委会、海协会和海基会的联系沟通机制,才能得以延续。两个迅雷不及掩耳的重磅声明,等于正式宣布两会暂停沟通。

陆方立场在一天之内如此峰回路转,实在让长期关心两岸人士感到遗憾。毕竟,民共两党统独立场南辕北辙,各有主流民意需要面对,早已是各界心知肚明的政治现实,如今北京却要求民进党政府必须完全按照「九二共识」和「一中」剧本演出。就此而言,蔡英文总统愿意在就职演说,明确提出「九二会谈的共同认知与谅解」,以及「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其实已经走到让步极限,甚至已经引发台湾独派的激烈反弹,但北京当局竟然还是毫无弹性,继续照本宣科,这种无法体谅民进党政府让步困境的强人所难,势将导致蔡英文政府难有退路,两岸关系也将因此陷入无可避免的僵局。

务实处理两岸争议

毕竟,早在去年六月五日,总统参选人蔡英文就曾在华府演讲时表示,将「承诺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预测且可持续的两岸关系」,保证「推动两岸政策必须超越政党的主张,并包容不同的意见,领导人在决策时,必须考量社会的共识,而台湾内部已有了广泛的共识,就是维持现状」。当时蔡英文就承诺「在当选总统之后,将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如今证诸今年的五二○总统就职演说,更证明了蔡总统一路走来始终如一,落实了长期一贯的两岸和平稳定论述。

蔡英文总统显然深谙两岸的论述差异,早在去年六月九日,她在旧金山以「九二共识」为例,说明她对两岸歧见的务实思维:「当年双方都希望关系往前推进,即便有不同意见跟想法,都希望秉持相互谅解的精神,持续交流」。当时有人问到不使用「九二共识」将导致两岸差异,蔡建议双方应该「回归基本事实」,「至于这个事实的诠释跟名词的使用问题,就继续求同存异吧」,表明了互相尊重立场、尽力求同存异的善意理解态度。

蔡总统对于两岸争议的务实处理,并不只限于两岸定位问题,还包括两岸颇为敏感的东海和南海争议。在就职演说中,蔡总统宣示「对于东海及南海问题,我们主张应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最近针对国际法院公布菲律宾提告的南海仲裁,也呼吁各国自我克制,共同透过谈判解决争议,维持一贯的共同维持区域和平稳定立场。

放下符号坚持 保留政治空间

蔡英文总统基于维护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的既有现状,在台湾民主与两岸善意之间求取平衡的务实作为,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多数认同,但在北京当局照本宣科的僵硬回应下,原本可能破冰的民共两岸困局,却很可能继续恶化,甚至最后被逼进墙角,让两岸务实派完全失去政治空间。

毕竟,蔡总统勇敢踏出这一步,需要顶住台湾独派压力。如果北京当局始终坚持蔡还没说出「九二共识」和「一中」这些形式主义的通关密码,迟迟不愿对新政府做出善意回应,随后独派必然认定蔡总统判断错误,反将导致蔡饱受独派挑战,造成务实处理两岸问题,以及务实推动民进党转型的困难。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二○○○年陈水扁总统执政初期的两岸遗憾。当时陈总统也曾在执政前两年,勇敢提出「四不一没有」(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未来一中」、「两岸统合」等两岸突破性观点,但北京当局始终不予理会,终于导致独派反弹四起,最后陈水扁总统被迫优先安抚党内,在二○○二年转向相反的「一边一国」,从此两岸就陷入每下愈况的恶性循环。

历史殷鉴不远,我们呼吁北京当局要把握历史机遇,把握蔡英文总统勇敢做出两岸突破的关键时刻,放下形式主义的符号坚持,对蔡总统的勇敢突破做出善意回应,让蔡总统更有底气往下走,能够带动民进党转型,带来两岸突破的新局面。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