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从亚太情势看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文/颜建发(健行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交流杂志105年8月号第148期(历史资料)》

五二○后,绿营中央执政的序幕在台湾的政治舞台开始展开。这是全新的一页。从一中架构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正往「趋离」的方向而行。为了阻止这个走向,北京先采取各种口头警告加以阻止,并透过单边祭出的软性制裁,让高度经济依赖的台湾有所忌惮。另一方面,政府则力主维持现状、低调与不挑衅,企图消解北京的强势作为。一时之间,两岸关系僵在原地踏步。

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受制亚太情势

习近平自上台以来极力推展大国外交,在亚太有一带一路的大构想以及南海的扩张行动。对他而言,目前全力锁定在两件大事:一者,稳定与发展内部,并为明年底十九大的人事布局;再者,卯足全力应对南海仲裁案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台海议题显得较边缘化。眼前,蔡英文总统不愠不火地在维持现状的承诺下推动内部改革与国际化,两岸关系尚处在一种官方管道被北京单方喊停,而危机静默地浮现的处境。

无论如何,两岸的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亚太的安全环境,也就是亲美联盟在亚太对中国大陆的合围情势。从二○一二年下半年起,越南与中国大陆在西沙冲突、菲律宾与中国大陆争夺黄岩岛、日本将钓鱼台国有化、中国在南海造岛引起周边紧张、美国为防北韩而在南韩境内布署「萨德」(战区高空防御飞弹系统,THAAD),从而导致「中国大陆与南韩」、「中国大陆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与东协」间的对立,如再加上缅甸的变天、印度对中国大陆的猜忌,一个与美国安全利益高度一致的反中阵势,已明显地浮现。一旦希拉蕊上台,它的作用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期。

亲美反中安全架构俨然成形

虽然中国大陆分别与上述国家的外交与经贸关系仍有很多活路在开展中,但既有的矛盾却未见削减,反而加深与恶化当中。这些国家虽然都仍维持与中国大陆密切的经贸往来,但在安全议题上都向美国倾斜。同时,一些事件的发展,已在中国大陆与其他由北到南的亚洲国家之间,烙下裂痕,难以回复:

(一)美韩决定在南韩布署萨德:美国国务卿凯瑞于今(二○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访问北京时便已清楚表态,北韩的核试是明显的威胁,美国将尽其所能保护其人民与盟友,布署萨德。过程中,中方表达忧虑与不满,但萨德是一种可将来袭的导弹射下来的系统,既可保护南韩也可保护美国在韩的部队,未雨绸缪;长远看,它也可以防止可能来自中国大陆的导弹威胁。终于,七月八日美韩正式宣布决定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萨德。中韩之间的心结由之而生,要回到过去的和谐,恐有困难。

(二)中日钓鱼台的海空划界争执:为了对抗二○一二年九月十一日日本将钓鱼台国有化的举措,中国大陆先是于当下发动五十八个城市的反日大游行,其后,继二○一三年十月六日美澳日高层发表对东海与南海现状维持的联合声明之后,中方认为这是美澳日藉故介入东海与南海领土争端的举措,而所谓的「维持现状」等于对钓鱼台被日本国有化的现实加以背书,为了反制,中国大陆因此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时紧张升高;二十六日,美军两架B52远端战略轰炸机,在未通报下进入中方制订的防空识别区,对中国大陆的划区予以否定。二○一四年七月一日,日本政府通过修改宪法解释决议,解除日本在行使集体自卫权上的限制,为日本参与战争提供法律基础,让美日安保条约如虎添翼。今(二○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日本新安保实施,集体自卫权正式解禁。

(三)中国大陆与东协国家在南海的争夺:美国国防部指出,中国大陆在南沙群岛占有的八座岛礁中,有七座已填海造地,从二○一三年十二月到二○一五年六月底报告截止日止,已造出两千九百英亩的土地。中国大陆在这些人工建造的岛礁上修建基础设施、装置开发设备,如可停靠大型舰船的深水港、机场跑道等。中国大陆此举激起了东协几个声索国,尤其是菲律宾与越南的强烈不满。菲律宾遂于二○一三年初一状告上海牙国际仲裁庭。二○一五年五月下旬,为因应南海紧绷的局势,美国警告中国大陆如果不停止扩充岛礁,美中间的战火难以避免。今(二○一六)年七月十二日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宣判南海仲裁结果,对北京不利。虽然菲律宾的外长雅赛曾说,菲律宾愿意和中国大陆分享南海有争议地区的自然资源,希望在南海仲裁判决宣布后,与中国大陆直接谈判,但以中国大陆对主权向来缺乏弹性的僵硬立场看,其面对菲律宾的软调恐怕不会贸然接受。以此看,仲裁结果出炉并非南海争议的落幕,而是另一场争斗的开始。仲裁结果使北京大为挫败,将折损北京主权宣示的正当性。而菲律宾先硬后软的作为,恐怕会对抗中阵营产生分化作用,美国为了避免骨牌效应,势必加码固桩,对其他亚太国家做更多工作,以免让中国大陆「以商围政」的分化策略得逞,从而危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

(四)印度加入「太平洋─印度洋」网络对中国大陆的扩张进行了封锁:近几年来,面对中国大陆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积极扩张,印度与日本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很快速地促成了印日关系的强化。除此之外,如果没有东协会员国的参与,印日在东南亚的伙伴关系不可能有好的进展。因此,新加坡主动加入,成为「印度─日本─东协」海上伙伴关系的关键节点。而印日两国在此区军事合作的强化,除了直接嘉惠东协国家,也帮忙美国分摊了它在此区的安全负担,自然也是美国所乐见的。

将上述朝鲜半岛、钓鱼台、南海与日印海上网络的四个节点串连起来看,可以说,基本上以美国为中心、约制中国大陆扩张的安全架构已然成形;从这样的脉络来理解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将更为全面。中国大陆向来讲「小局」要服从「大局」,很明显地,两岸关系是小局,尤其习近平特别著重大国外交。准此以观,习近平在思考对台政策时,应该会将它安置在当前亚太的战略脉络来处理。而中国大陆既受困于亲美联盟在安全上的围堵,且眼前最急迫的事是南海仲裁结果,北京理应不愿意再炒热两岸议题,添增负担。

习近平的内部挑战

除了外部挑战外,习近平面对的内部挑战,也相当严峻。今(二○一六)年初习近平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会发表讲话指出,「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两面人,至今仍然有人拉帮结派,这是关系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大问题,必须除恶务尽,以免死灰复燃。」习近平用词如此重,反映其势力未稳,自觉党内仍然有人觊觎他的位置,须清除党内剩余势力,因而不排除会有新一轮斗争。而总部位于纽约的「明镜邮报」七月五日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不久恐沦为继前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之后,遭以贪渎罪名铲除的最高阶官员;目前李源潮及妻子高建进被限制在家。这个传闻被视为习近平于明年底,为十九大布署人事而铲除异己的一个动作。

和平发展仍是北京对台政策主轴

习近平上台以来,对外,与亚太周边的关系越来越紧绷,对内,在经济下滑而社会矛盾日深的状况下,其加紧扩权的动作已然破坏了集体领导的权力格局与默契,逐渐往强人领导方向集权。集权后他更需要小心翼翼、稳步而行。这个求稳定的需求将使得其对台政策没有激进从事的空间。更何况,蔡英文总统自始采取低调与不挑衅的对策,并得到美国高度支持,这让北京没有将对台政策提到优先处理的借口。

十九大召开前,和平发展仍会是北京对台政策的主轴,但会区别对待蓝绿,以将台湾拉回「一中原则」的轨道上,并抑制或缩小台独势力的扩张。在对两岸关系求稳的基本要求下,习近平应会运用更多的心理战、法律战与舆论战,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面对北京的压力,台湾除了对北京持续敞开沟通协商的大门外,也应打开更广阔与更高远的国际化视窗与机会,争取国际支持与拓展台湾的生存空间。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