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创APP 选课交友一把抓◆文/李侑珊《交流杂志105年8月号第148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行动通讯技术的普及化,带领民众进入智慧科技生活,生活大小事皆可由智慧型手机及APP管理,国内有创青团队,更瞄准青年学子对手机高度依赖,打造出一款结合选课与交友功能的行动程式,不只在校园具备高人气,下载量居高不下,也引起两岸媒体关注。
世新大学日前与三星科技进行产学合作调查,发现在共计二七三九名十八到二十二岁的大学在校生中,其中将近百分之五十的学生,一天使用手机四到八小时,也同意自己是手机的「附属品」,并且百分之八十一及百分之五十四点六的学生更表示,习惯在睡前及起床使用手机,行动装置不离身。
台生创选课APP 功能宛如行事历
瞄准时下大学生高度依赖手机,就连选课也都离不开行动载具,由八名台湾科技大学大学生创立的Colorgy团队,打造选课APP,不只能串联全国的大学课表,拥有近百所台湾的大学课程资讯,学生只要动动手指,便可查到授课教授评价、教室位置、课程简介等资讯;此外,系统还具备提醒功能,能为使用者解决跑错教室、忘记上课时间等问题,宛如行事历;在开学期间,为选课加签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亦为大学生省去不少心力。
据了解,整个Colorgy系统目前已累积十万名会员、七万次的下载量,深受青年学子欢迎,一度曾在ios系统下载排行榜居第二名;Colorgy团队调查使用者最常上线的时间,发现多半在上午八至九时及晚间睡前的两个时段,反映出大学生多在出门及睡前,最常使用系统确认课堂资讯。
考量到时下大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交网路平台,Colorgy团队更在去年十二月决定扩充功能,在APP既有的选课、查课功能上,再设置交友聊天专区「模糊聊」的项目,日前正式上线,反应不俗,已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共二十五所大学开放。
内建「模糊聊」功能 选课同时还能交友
由于系统主打的使用者族群为大学生,为强化网路交友的安全性,进而开发出隐匿性机制,也就是在系统上的交谈次数越多,使用者的大头照便会越来越清晰,代表双方已经互动一段时间,熟悉度较足,才会知道对方是谁,确保安全性。
今年六月从台科大电资学士班毕业的周益鑫为Colorgy执行长;他表示,修同一堂课的同学,不一定来自同班,有的人甚至来自其他大学,为跨校修课,为方便使用者交换课业情报,团队才决定增设聊天交友功能,如此不仅能为使用者增添即时互动的便利性,系统因绑定Facebook帐号,还能看到谁和你一起上课,又具备交友社交功能;此外,使用者若担心课程选修人数太少,可能无法顺利开课,还可透过该平台「揪团选课」,方便提前认识同学。
朝学生资讯平台发展
不过,Colorgy在成立初期,提供的服务并非为选课,而是透过行动网路来购买原文教科书;周益鑫提到这项业务时指出,原文教科书价格昂贵、购买不易,且限于版权问题,并非所有影印店皆提供印制服务。大三时他找来七位同学,共同创办Colorgy,学生只要透过Facebook帐号登入网站后,以学校信箱进行验证,便可在网路购书。
网售教科书的服务,虽深受大学生欢迎,也曾与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等十一所大学取得合作关系,系统推出三个学期便售出一万本教科书;未料却引来原文书代理书商的抗议,认为将原文教科书改以电商的方式来贩售,会对同业的生存带来影响,导致服务开放约满一年即下架。
除了大学生的青创团队开发行动选课系统,国内也有大学跟上行动通讯的潮流,开发APP选课平台,如政治大学的「行动政大」,也同样内建课表与课程查询功能,深获校内学生好评,甚至认为没有必要仰赖校外的选课机制;周益鑫认为做生意应多角经营,也期望自行创建的APP选课系统,能与各校自建的行动平台有所区别,未来会持续扩充APP的功能,并与各大学取得合作关系,将系统服务延伸到食衣住行育乐等方面,发展成全方位的学生资讯平台。
陆青打造「超级课程表」 吸引马云千万投资
不只台湾创青团队开发结合选课及交友的APP,中国大陆一名「九○后」网路创业家,毕业于广州大学的余佳文,从二○一一年开始研发系统,直到二○一四年开发出「超级课程表」,宣称拥有中国大陆三千所大学的课表;大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姓名,便能查到要上的课名、教室地点及授课老师资料,学生甚至也可以在APP留言,为课程评分,并留下想问的问题,让老师来解答。
这个系统不只具备「电子课程表」功能,更是一款校园社交软体,内建传纸条功能,不仅能显示出与使用者同一堂课的用户,双方还可进行即时聊天,宛如通讯软体,进而被大学生视为把妹神器,只要知道心仪对象的大学与科系,便能锁定对方上课时间,在教室外等候。
「超级课程表」下载量及注册量突破千万,吸引了「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马云的目光,投入人民币千万元资金。余佳文当时还发下豪语,称「明年给员工发一个亿」。虽然引起业界回响,但近来有中国大陆学生认为,「电子课程表」的社交功能与微信相同,导致此款软体的热潮已逐渐退烧,实用的部分只有课程表服务,未来还得多下点工夫思考,如何结合更多社群元素,提升多元功能,开创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