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以公益交流维稳两岸关系◆文/赵 怡(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交流杂志105年10月号第149期(历史资料)》

身为一名外省第二代军人子弟,虽然出生、成长在台湾,心中蕴藏的始终是深深的大中华情结,如长江大河,秦皇汉武,和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毕竟,小时候的家庭成员大多都是跟随父亲由浙江杭州撤退来台的长辈亲友;而居住的社区更是密密麻麻地屯聚著大批来自内陆各地、操著南腔北调的国军官兵和眷属们;镇日里围绕耳际的,全是慷慨激昂的反共爱国歌曲和「收复失土、解救同胞」的口号声,让我很难不感染到一股属于异乡游子的悲怆情怀。


以两岸民间交流为志业

因此,自一九八八年两岸开放门户以降,我几乎每年赴陆访问数次,从未中断,除了私人寻幽访胜、观光旅游外,也曾代表台湾媒体或公益社团到中国大陆进行交流合作。可以确定的是,在人生旅程末段时期回归故里,绝不是为了争逐大国崛起的璀灿光影,也不是企图在丰饶的市场资源里竞取一瓢而饮之,只是想从近距离观察的角度,探寻传统中国的风华样貌和正在流逝的华夏文明。此外,基于对台湾乡土的热爱与责任,我决意以现阶段两岸民间交流为个人志业,替两地的和平发展,乃至于台湾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略尽绵薄之力。

二○○七年秋,在一个很偶然的机遇下,我接受上海交通大学的聘书,进入新成立的媒体与设计学院任教,随后并设立上海交通大学︱东森两岸四地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八年多来除了教课外还担任博导,辅助数十名硕博士学生顺利取得学位,其间因「教学认真」、「成效卓著」而幸获年度「校长奖」殊荣,堪慰老怀;此外,于二○○九年在台发起成立「中华文化推广协会」,联合台湾文教、艺术、影视、体育各界菁英之士,投入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当前中国大陆的教育制度、校园文化、政经发展与民意走向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上世纪的国共内争,历时二十余载。一九四九年国府退守台湾后,中国乃一分为二,两岸间一水之隔,直如咫尺天涯,其间多次兵戎相见、血染海峡;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西线渐无战事,但两军依然隔洋对峙,人民不相往来,近四十年之久;一九八七年台湾宣布开放探亲算是破冰之举,惟双方互动仍属有限;直到二○○八年实施大三通,才真正启动民间全面交流合作。这一步,走了半个多世纪。

在这段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两地各自发展出与对方相异的次文化,形成华夏共同文明屋簷下的独有格局。再者,尽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骨肉相亲,双方的政经、社会制度迥然不同,且对比强烈,如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计划经济VS.市场经济、中央集权VS.地方自治、政府控制VS.人民当家等差异,使国家分而复合之路,更形艰难。

二○一一年秋季,我突生一念,遂邀集几位学者朋友专程造访中国大陆国台办,举行一整天的研讨讲习会,目的是帮助中国大陆涉台事务官员及专家学者进一步了解台湾现况,以免做出误判而衍生出对两岸和平发展不利的后果。其中,特别在「台湾近代历史」与「台湾人的中国情结」两场讲述中,郑重地提出两点警示:第一,「两岸差距随时间日益加大,台湾民意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并未向统一倾斜」,第二, 「涉台人员不可失之于乐观,而过份宣扬『台湾同胞心向祖国』之类不实讯息,以免未来大陆民众在期待落空下产生反台、排台心理,将使两岸交流成果付诸流水」。几年前的预感,证诸眼下两岸关系的走向,真是不幸而言中。

针对近年来大陆对台政策率以「让利、惠台」为主轴的作法,我也曾以个人观感据实告知陆方涉台人士。其弊之ㄧ,为独厚极少数特定人物或企业,其弊之二,则是施与受之间过于失衡,忽视了受者的尊严,后果往往适得其反。大家都知道,在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里,利益的授受远不及道义的结合,更不如心灵的契合,何况一个「超强权」和一个「小确幸」之间,怎能靠著单方面的「施惠」来维系双方的对等?如此脆弱的关系即便能维持一时,也无法长久。



台湾公益发展  获致陆方赞赏

为了以具体行动支持我的看法,也想证明台湾仍拥有许多优势元素足以对等回馈中国大陆,四年前我以「中华文化推广协会」为名,发起「两岸公益论坛」,获得北京方面的认同,并协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为对口同步推动。首届论坛于二○一三年六月举行,我方代表团成员包括慈济、佛光、永庆、东森、张老师、邓丽君、自由空间、罕见疾病等基金会代表,负责在大会中将台湾公民团体蓬勃发展的进程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大陆朋友分享。四年来,每一位台湾与会代表都以具体的案例、感动的事迹与激励的典范人物作为报告主题,透过文字影音画面的呈现,赢得对岸人士热烈的掌声与诚挚的敬意。

台湾的民间社团活动,丰富又多元,扮演著「社会正义捍卫者」的角色。其中尤以宗教团体扮演「带头羊」,像慈济功德会的急难救助,实质功能较公权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像佛光会的人间佛教,将教义融汇到历史、文化、教育、传播、现代艺术与大众娱乐平台中,效果无远弗届,深入民心;像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长期关怀失智无依长者并提供照护,人心义行,令人钦敬;余如传播界创立的基金会所推动的媒体公益,最擅于运用文字或摄影镜头揭开世间的阴暗角落,借以触动社会救援的力量;更普遍的还属由企业支持或市民小额捐助的基金会所实践的慈善运动,不论是针对病人、伤患、孤儿、贫户、老者、雏妓、身心障碍者、外籍配偶等弱势族群,或人权保障、烟害防治、环境与动物保护等社会进步指标,都能适时发声,付诸行动,奉献爱心,伸出援手。这些都是台湾自由民主、安和乐利的社会环境所孕育出的「软实力」,弥足珍贵。


台湾具竞争力的社会元素

两年多前,来自浙江,就读淡江大学的女生蔡博艺曾在网路上吐露她的台湾印象,她说「台湾人真的不错,热情、谦让、认真、细心,他们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还想尽办法帮助你,满足你的要求。」很显然,蔡博艺眼中的台湾是活力、进步和充满希望的。

两度来台参加学术交流的上海交大研究生郜利静,更直接把台湾形容为「滋养她的地方」。她也观察到台湾良好的公益环境,她在心得报告中说:「在台湾到处会遇到志工。他们友好又专业,没有经济补助,非但没减少热情,反倒因为个人志趣或感情因素,做起事来特别认真。这股强大的民间力量,成功地弥补了公共服务的死角和不足,降低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增加了大环境的和谐与进步。整个社会以关怀弱势为风尚,政府机关、宗教团体、媒介组织都会运用自己的力量来提供资源不足的人群相对公平、舒适的生活空间。」我把郜同学的访台报告转给了马前总统,并补充说明「中国大陆知识青年对台湾的高度认同,应为政府两岸政策带来更坚定的信念,如果未来会进行统一谈判,『台湾经验』必将成为重要的选项」。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首重「仁爱」,而「人溺己溺、人饥己饥」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怜悯之心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价值。只不过,在现今中国大陆的政经社会体制下,公益事业仍控制在政府手中,民间社会企业并不普及,以致功效不彰。我以为,两岸民间往来升温或可暂时填补官方互动不足的缺口,为了因应双方实力快速消长的现势,我方必须不断在两岸交流平台中提出具有竞争力的社会元素,以挽回失衡的局面,而以民间力量为基础的公益慈善事业,正是今日台湾的亮点之一。或许,两岸关系能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隐藏在台湾「小而美」社会的每个角落里。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