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专访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许信良—两岸领导人应相互珍惜◆文/郭玫君(联合报记者)《交流杂志105年10月号第149期(历史资料)》

两岸官方互动停摆之际,国安系统外围的两岸智库「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八月人事改组,董事长一职由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接掌,外界咸认其深厚的两岸经验与人脉,将有助新政府稳定两岸关系。许信良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对两岸关系抱持乐观态度,因为目前两岸都有最好的领导人,既具智慧、勇气,也有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定意志,相信当前僵局仅是暂时的。

对于外界指总统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识,导致官方沟通机制暂停,许信良特别强调,「不接受九二共识」的说法是种误解,「我不这么讲,不表示我否认」,仔细推敲蔡总统对两岸关系定位的论述,与中国大陆坚持的两岸往来需要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蔡总统在五二〇就职演说中明确表示,新政府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她也主张尊重和接受自一九九二年以来两岸交往的具体成果。


蔡政府清楚定位两岸关系 陆不应拘泥名词

许信良说,对九二共识的理解是个历史问题,但重要的不是九二共识这个名词,而是其核心意涵。「中华民国宪法是怎样的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又怎么定义两岸关系?」蔡总统的论述,其实已对两岸关系有清楚的定位,回答了两岸最关键、根本的问题。

许信良认为,中国大陆如果有更大的耐心与善意去了解,就会明白两岸政府对于两岸关系的本质是有共识的。「这项共识是建立在中华民国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上,比一个会议口头的表述要坚强、结实得多。」他说,这比共同接受一个名词重要太多了,陆方不应拘泥于形式上的名词。

「正因为两岸政府对于两岸关系的本质,并无实质的差异,其他都是小事,任何问题都可以克服。」许信良说,沟通是当前要务,双方耐心及诚意的沟通非常重要。目前两岸停止沟通,对两岸关系发展极为不利,沟通停摆造成的僵局,可能衍生更大的误会与误解,恐让两岸关系恶化。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向来与中国大陆相关智库往来密切,是两岸沟通的重要管道。许信良坦言,目前与中国大陆智库的沟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两岸政府有僵局,基金会在法律上属民间智库,他会尽一切努力与对岸沟通,希望恢复往来。


领导人意志决定两岸未来

尽管目前官方协商机制停摆,但许信良仍乐观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领导人的意志太重要了!」他说,例如邓小平当年决定改革开放,一个人的意志改变了十几亿人的命运;他提出一国两制,也因其意志让两岸关系有二十多年来良好的发展。

「同样的道理,若不是蔡总统的意志,民进党政府目前对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论述也不可能如此。」许信良形容,「这是太大太大的跃进了!」他也指出,中国大陆未介入台湾二〇一六年选举,也是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意志使然。

他之所以对未来的两岸关系不悲观,正因对目前两岸领导人深具信心。

对于蔡总统,他提出三点观察。首先,蔡总统的两岸关系基本论述,跟中国大陆的基本立场没有歧异;蔡总统也一再强调不会挑战中国大陆基本立场。这番论述对一个民进党总统而言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智慧,而她做到了。

第二,她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意志非常清楚、坚定。第三,蔡总统自许是谈判高手,而谈判不可能一成不变,中国大陆从这一点即可知,她希望两岸关系透过对话谈判进一步发展,因此现有立场应存在弹性,不可能僵持不动。

至于习近平,主政虽不久,但其对内雷厉风行打贪腐,重建大陆党政法纪秩序,对外则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球政经秩序的维护和巩固等,许信良认为,习近平处理内外重大问题展现了智慧与勇气,从中也看出他处事的弹性,称其雄才大略也不为过。

他认为,两岸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非一朝一夕能解决,幸而今日双方都有最好的领导人,让情势与过去大不相同。无论从长远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或从解决当下重要问题的观点看,领导人的意志当然都有关键性的作用。


两岸问题最后解决仍需领导人直接会谈

许信良说,不要以为每个时代永远都有好领导人,目前两岸正好都有最好的领导人,一定要珍惜,而好领导人之间也要相互珍惜。

他也深深相信,两岸问题的最后解决,还是要透过两岸两位好领导人直接会谈协商。他也深具信心,历史遗留的两岸问题会在目前两岸领导人手上解决,因此他期望早日看到「蔡习会」,但现阶段仍需要创造条件。

尽管中国大陆当局中断对台官方互动,但许信良认为,陆方对民进党并非全然没有善意,最大善意就是一改二〇一二年全力介入台湾选举、公开支持国民党,二〇一六年选举,陆方并未介入。

「这是最大善意,也是对台湾民主体制的最大尊重。」许信良说,这是习政府上台后很重要的两岸政策新特色。他也希望这个善意能持续下去。

民共间互信长期严重不足,陆方目前仍处「听其言、观其行」阶段,容易放大解读民进党政府很多行为,例如废除课纲微调、转型正义,对岸解读是包藏台独、去中国化的祸心,新南向政策也被质疑有政治考量。


两岸史观不同无涉统独立场

许信良认为,两岸僵局如果持续,中国大陆处处以放大镜检视民进党政府作为的每一个细节,会让误会越趋严重。以废除课纲微调为例,中国大陆担心台湾「去中国化」,就是一种被夸大的解释。

「台湾不可能去中国化,大陆不必对去中国化小题大作,扩大解释。」许信良说,从传统中国文化的角度看,今天的台湾远比中国大陆更「中国化」。他说,许多传统甚至远古的中国民间信仰,在中国大陆已经式微,在台湾却不但根深蒂固,而且发扬光大,例如:祖先崇拜和佛道宗教。

许信良说,不同体制对于历史的解释观点自然不同,这无关统独立场,也无关是否中华民族史观。许信良认为,民进党政府的历史观有别于国民党政府,是人民史观多过于统治者史观,和同样以人民角度出发的中共史观反而更为接近。

他也认为,正因民共缺乏互信,因此必须沟通、沟通再沟通,需让中国大陆理解,史观的不同无涉民族或统独立场。民进党史观跟国民党不一样,中国大陆也跟国民党史观不同,这些不同不该造成两岸间的纷争。

他认为,习政府既然愿意在二〇一六年选举,展现对于不同体制的尊重与善意,应该把这精神扩大,用以理解民进党政府当前很多作为。他很担心,对岸反而以国民党史观来评价民进党政府的作为。

许信良说,民共之间存在很长久的成见,双方对彼此都有成见也缺乏理解,现在应有的态度就是尽一切努力沟通。他强调,谈判协商一定是朝向能解决问题的目标,只会展现弹性、往好的发展,而不会是制造或僵化问题。

他无法预言两岸化解僵局可能的突破口,但他认为,双方都知道要解决目前的僵局,彼此都需要更多弹性。

蔡政府上台后多次强调已对中国大陆释出最大善意,许信良说,这些善意中国大陆当然有感受,但仍需更大耐心去体察与理解。

对于八月下旬台北上海双城论坛顺利续办,许信良认为这是中国大陆在官方互动止步下所表达的善意,但他也说,两岸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地方论坛,而是必须打开中央与中央间的僵局。


两岸关系正常发展双方都有责任努力

「其实中央对中央应该是要更容易,而不是更困难,不解决这问题,办再多地方论坛也没有用。」许信良说,不能以地方交流来取代中央交流,要让两岸关系不只正常往来,甚至有突破性往来。

他也强调,两岸双方对此都有责任,要让中国大陆从不愿意交流到愿意,台湾当然还更要努力;同样道理,中国大陆也不能单方面要求我们,毕竟民共成见是双方的,中国大陆也必须理解,历史造成的问题非一朝一夕所能化解。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