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合作 打造华人百老汇◆文/黄阡阡《交流杂志105年10月号第149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纽约百老汇发展至今不仅已成为音乐剧重镇,更可说是超强吸金机!因此,当两岸艺文圈乃至政府察觉此一商机后,皆致力于打造「华人百老汇」时,却发现双方体制上南辕北辙,并有各自的先天缺陷,若能携手弭平彼此缺憾、共同抢下先机,甚至透过「合制」的方式,迎来「华人百老汇」绝对不无可能。
大陆拥有庞大金援 台湾具有创作能力
首先,必须先厘清一出成功的音乐剧,究竟能带来多少效益?根据目前音乐剧的票房纪录,收益最好的一出音乐剧为众所皆知的作品《狮子王》,这项文化娱乐产品至今累积高达七十二亿美元的收益,即便将全球电影史上票房前三名加总,仍望尘莫及。
除了难以计数的收益外,对于一般民众而言,音乐剧绚丽的声光效果、易懂的剧情加上琅琅上口的歌曲,不仅是最好入门的舞台娱乐项目,也不怕过于艰深而看不懂,因此音乐剧的魅力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至今仍让许多不懂英语的亚洲游客,对于纽约的百老汇为之著迷。
面对如此庞大的商机,中国大陆近年来的音乐剧发展,主要分成「引进音乐剧经典」与「自制华语音乐剧」两大类型,其中又以「引进音乐剧经典」为重。
二○○二年六月音乐剧《悲惨世界》率先在上海大剧院亮相后,「引进音乐剧经典」即在中国大陆市场揭开序幕;随后登陆的音乐剧《猫》、《妈妈咪呀》,不仅皆在京、沪两地创下票房佳绩,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甚至为了引进《歌剧魅影》足足等了十六年,直至去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落成后才得以演出。
除此之外,中国大陆也推出不少「自制华语音乐剧」,但整体发展还处于找路阶段。中国大陆音乐剧相关专家表示,音乐剧看似有利可图因此热钱流窜,并由一批非文化人投身音乐剧产业,但欲打造出《歌剧魅影》般成功的作品,又谈何容易;虽说中国大陆国家院团、民间剧团也接续进场试水温,但相关的创作能力尚未俱全。
以音乐剧核心的作曲家来看,目前中国大陆相关音乐剧人才,要大量创作出一系列歌曲仍有其难度。为此,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就曾说:「流行音乐是一种感觉,并不是每个学术派都能创作。」
相对于中国大陆拥有庞大金援的平台,却缺乏创作者的困境,台湾创作者则具有其优势。台湾音乐剧近年来除了频频受邀赴陆演出、崭露头角外,中国大陆同业也普遍认为,台湾音乐剧虽然制作规模不大,但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创作者善于将生活周遭的故事、情节编入剧目当中。
台湾资深演员刘亮佐就指出,台湾有许多年轻创作者持续推出优秀的音乐剧作品,但当前的环境并不利于他们生存;甚至有众多年轻团体没有资金,必须透过补助款项才得以创作,但成品推出后往往也难以一炮而红。这些具有潜力的作品,最后却只能被储存在这些年轻创作者的作品集当中。
刘亮佐也曾提到,近年来中国大陆表演市场不仅开始接受台湾剧场演出,并渴望大量引进台湾创作,但台湾主流剧场创作人才已经有断层,年轻人苦无对接平台,因此他便成立工作室,致力于为台湾年轻创作者牵线赴陆。
于此看来,同样发展华语音乐剧市场,两岸制作模式相去甚远,中国大陆拥有大量的资金与平台,台湾则具有原创且贴近生活的创作能力。
台湾大陆 跨区媒合
今年年初北京环球百老汇宣布,将与美国百老汇黄金制作团队共同打造一出华语「点唱机音乐剧」,题材与对象不仅找上亚洲天王周杰伦,且下一出瞄准同样来自台湾的重量级歌手李宗盛。
这项消息一出,无疑是对两岸华语音乐剧投下一颗震撼弹。虽然说二○○八年周杰伦继推出创下票房佳绩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后,今年居然同意跨足相对「小众」的音乐剧,让各界跌破眼镜也雾里看花;但此一合作项目,无非是借由纽约百老汇经验加上中国大陆的平台与资金,找上台湾的原创型歌手的跨领域、跨地区媒合。
据了解,目前北京环球百老汇已确定沿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的IP题材推出音乐剧版本,并将以「点唱机音乐剧」的形式进行创作,全剧歌曲将出自周杰伦创作的流行歌曲打造;如同百老汇经典《妈妈咪呀》,整出剧也都由七○年代知名乐团ABBA的歌曲所组成一般。
对此,北京环球百老汇总经理黄晓琦说,「ABBA的音乐造就音乐剧《妈妈咪呀》的诞生;但时至今日,《妈妈咪呀》也延续了ABBA歌曲的传唱生命。」黄晓琦指出,音乐剧的创作类型包罗万象,但打造一出专属畅销歌手的「点唱机音乐剧」,仍是当前最能被大众接受的音乐剧形式。
不过中国大陆实力派歌手人才济济,究竟为何两出音乐剧对象皆选上台湾歌手?黄晓琦回想决议之初坦言,「我们也有考虑过王菲啊!」但选择创作对象可说是道棘手的难题,并非当红歌手即为最适合打造音乐剧的对象。
黄晓琦指出,适合推出点唱机音乐剧的歌手,有三项「缺一不可」的条件:首先歌手必须具有歌坛影响力,其次则是具备大量的歌曲以供挑选;最重要的是歌曲、歌词的版权必须单一,否则光是洽谈歌曲版权,既耗时又会增加创作成本。
因此在多方考量后,北京环球百老汇团队选出周杰伦、李宗盛两位来自台湾的创作型歌手,并分别洽谈与合作当中。黄晓琦表示,周杰伦音乐剧目前拟定将改编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并预计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北京首演,展开第一阶段为期两年的亚洲巡演。
两岸合制音乐剧 优势互补
在华语音乐剧的发展中,这出《不能说的秘密》已成为两岸携手合作的里程碑,不过据了解,北京环球百老汇仍为该剧主要的制作方,台湾歌手则扮演提供强大IP题材的角色;但两岸音乐剧发展还有另一种密不可分的合作方式,即「两岸合制音乐剧」,顾名思义是透过双方共同制作下完成。
由于双方文化上的差异,并非每一出剧跨海到对岸皆能得到回响,但若透过两岸共同制作,不仅能弭平彼此的先天上的缺憾,也能取得两岸文化的最大公约数。为此,广艺基金会执行长杨忠衡,就曾尝试操刀两出两岸合制的音乐剧《天天想你》、《微‧信》,期待借此消弭双方创作的缺失。
杨忠衡指出,第一出尝试两岸合制的音乐剧《天天想你》,起初与中国大陆民营剧团一同合制,未料合作后才发现,对方在制作层面上有多重考量,且文化不同也要长时间沟通,最后双方在「合制」上可谓破局,但演出阵容仍由两岸演员携手登台。
第二出尝试合制的音乐剧《微‧信》因有前车之鉴,合作起来除了省去大量的沟通时间,创作过程也较先前顺利,并成功推出两岸合制的音乐剧作品。面对此一成绩,杨忠衡认为,要打造出具「标志性」的两岸合制作品不无可能,但现阶段仍需持续实验。
此外,杨忠衡表示,二○一六年政党轮替后的两岸交流,双方都不敢贸然行事,但就两岸音乐剧合制方面,相对会少很多「为实验而实验」的合作;若中国大陆愿意找上台湾合制,势必是有利于两岸的题材。因此,「此时此刻的台湾,必须拿出我们的软实力争取机会,否则难以打破当前僵局。」
华人百老汇 台湾创作者的新舞台
三十年来台湾音乐剧发展过程,仰赖著民间剧团的热情任凭生长;三十年后面临华语音乐剧的崛起,「华人百老汇」未来将生在何处也尚未明朗。面对当前中国大陆丰硕的资源与平台向台湾招手,对创作者而言究竟是包著糖衣的毒药,还是再次翻身的机会?
从今年周杰伦专属音乐剧的例子来看,在中、美重金联手的合作下居然找上台湾题材,可见台湾的创作能力与影响力非同小可,也非一朝一夕得以模仿与复制。
不过,二○一三年一份「台湾剧场人工作收入调查」指出,高达九成的剧场工作人员年龄不到三十五岁,并有七成工作者收入未达两万元;多数剧场人坦言,收入根本难以为继。
台湾一直自恃是「生产创意」的一方,但在如此艰困的环境下,这些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创作者,已无光阴可待消磨,或可透过两岸共创合作,携手迎来「华人百老汇」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