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编辑手记》镶嵌在全球网络中的两岸关系《交流杂志105年12月号第150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十一月八日美国大选,房地产大亨川普当选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颠覆了许多分析家的预测。选举结果底定,全球股市震荡,各国领袖纷纷召开幕僚会议,商讨如何因应准美国总统川普的保护主义与孤立主义倾向。美国选举也反映出,即便反全球化的暗流涌动,这个世界仍难以回到过去的区域孤立,系统连动的效应无处不在。

作为全球版图中的一块区域,两岸关系从来就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世界局势牵动著两岸,看待两岸关系,我们需要一个更为宏观的眼光。

本期主题「从世界看两岸 从两岸看世界」的立意在此。在本期所收录的文章中,有些是从世界看两岸,把两岸关系放在全球的架构下审视;有些则是从两岸看世界,将两岸作为迈向世界的练兵场,于两岸站稳脚步后,进一步将目光转向世界舞台遨游探索。

在具体实践上,一些聪明的台商,已经深谙此道。他们思维宏观、眼光精准,对他们而言,在中国大陆做生意,只是他们全球布局的一部分。他们从不止步于两岸,一旦有更好的机会与舞台,仍愿意冲锋陷阵,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有坚强的台商经营实力为后盾,政府的角色就是引领方向。「新南向政策」并非如外界认为以政治为主要考量,背后有严谨的政策与数据分析做支撑。政府考量两岸与东协的产业分工与市场利益后,引导台商的眼目转向极具潜力的东南亚及南亚等新兴市场,协助其巩固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关键位置,释放台商应有的优势与能量。

摊开世界地图,台湾或许仅是弹丸之地,但其所散发出的能量,不容小觑。台商的全球布局是一例,台湾在世界舞台上的参与及贡献则是另一例。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台湾有权利在世界的舞台上为自己的权益发声,也有义务在全球治理的平台上出一份力。过去台湾在区域议题上的参与如 APEC、国际人道援助如日本三一一震灾,都已累积相当成果,足以体现台湾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立与自主角色。

即便不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台湾透过人员的移动与资讯的流通,仍在全球网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台湾社会的多元、包容与创意,透过观光、移民、网路社群与自媒体,传达给包括对岸的世界各个角落,不论是实际踏在这块土地上亲身体验,还是透过文字、图像与影片的传播,台湾社会丰沛的活力与源源不断的创意,早已在国际场合上声名远播。

作为一个海岛型国家,台湾的经济命脉就是向外看、向前走。中国大陆的动态我们有必要掌握,因为它是我们最大的邻居、区域的大员,也是正在兴起中的世界强权,其近期动态包括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权力角逐等,都影响著同处一个区域的我们;然而,区域其他成员的大小事我们也不能轻忽,因为区域的网络,早已把区域内国家的命运串连起来,休戚与共。蔡总统说要建立「经济共同体意识」,用意在此。

巴拉圭总统卡提斯在会晤蔡总统时,曾说「你的国家比你想像的更大」。或许让台湾这个蕞尔小岛伟大的,从来就不是经济资源,更不是政治实力,而是根植在台湾人民的血液里、以台湾囝仔陈金锋为代表的拼搏精神。

这个拼搏精神,能够让陈金锋站上美国大联盟的舞台,同样也能让台湾站上世界的舞台,发光发热。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