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纳入SDR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文/李沃墙(淡江大学财金系教授兼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交流杂志105年12月号第150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由国际货币基金会(IMF)于一九六九年所创造,以支持布列敦森林(Bretton Woods System)固定汇率体系。参加这一体系的国家需要官方储备,即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黄金和广为接受的外币。这些储备可用于在外汇市场上购买本国货币,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
人民币纳入SDR 开启三强鼎立时代
人民币自今(二○一六)年十月一日起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会的SDR货币篮,成为国际准备货币,权重为一○‧九二%,仅次于美元的四一‧七三%、欧元的三○‧九三%,高于日圆的八‧三三%、英镑的八‧○九%(参考下页图),无异宣告中国大陆经济霸权的崛起。这也意谓人民币正式进入大国货币俱乐部,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常任理事国」,这将大大提升其在国际货币舞台的话语权。
人民币随著中国大陆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及贸易国,并于二○○九年启动跨境贸易,展开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及国际化的脚步后,声势节节上涨。二○一三年,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结算货币;除此,中国大陆外汇存底也一直维持全球第一。因而,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金砖四国加印尼、南韩等六大新兴市场,在二○二五年将占全球经济成长的一半,直接威胁美元的地位。无独有偶,世界银行也预估,二○二五年人民币将与美元及欧元形成三强鼎立的局面。
人民币加入SDR后波动势不可免
究竟,人民币入篮后可能走势为何?又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何影响,值得进一步讨论。据悉,人行自二○○五年启动人民币汇改后,平均每年以三%的升值幅度走升,也因此,不少投资人对人民币信心满满;但二○一四年三月,人行扩大人民币的波动区间至二%,人民币开始走贬,并酿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上去(二○一五)年八月十一日,人行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不仅造成汇率在三天内贬值逾三%,也引发全球性股灾。虽然去年十一月底人民币取得入篮资格,但人民币非旦未如预期升值,且以屡创新低作收。人民币历经去年及今年初的一波大贬后,六月二十四日又受英国脱欧、英镑大跌及美元走强影响,跌至六‧三七五,一举创下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来新低。不少市场人士预估,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在英国脱欧后增加;年底前若Fed升息、美元升值,则可能贬至六‧九至七。
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十月初的G20杭州峰会后也表示,中国大陆官方会适度控制汇率走势,允许人民币缓慢贬值。看来,人民币到底是升或贬,可谓众说纷纭。十月一日,人民币才刚纳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里。然而,才不到两周,由于中国大陆经济下行压力沉重,人行连续七天调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使人民币汇率再创逾六年来新低。
影响人民币升贬的因素不一而足,包括中国大陆经济走势、人行政策,美元动态及相关的市场因素。从中国大陆长期经常帐盈余、贸易顺差持续攀升、外国直接投资稳定投入及国际化脚步加速,加上人民币入篮后,需要履行放松汇率管制和开放资本市场承诺,提高运作透明度等利多因素观察,长期走升机率高。反之,英国脱欧后,加上欧元经济在Q3走跌的机率偏高、通缩问题未获改善,欧洲中央银行(ECB)应会再度扩大量化宽松政策,欧元看来欲强不易;且Fed可能于年底升息,一旦升息,美元走升,人民币短期贬值及造成金融市场的波动应在所难免。
对国际金融市场可能的影响
目前,人民币尚无法自由兑换、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也未完全开放,离国际化货币尚有一段距离;但人民币纳入SDR后,以中国大陆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尊,人民币入篮后的波动较以往为大,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可自由使用的要求,将推动中国大陆资本项目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其货币和汇率政策会形成国际外溢效应,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在所难免,兹分析如下:
一、人民币波动幅度大徒增国际炒汇空间:因人民币在岸及离岸汇率价差之故,一直给予国际金融炒汇投机者的空间,甚至连金融巨鳄索罗斯都公开炒作人民币,进而影响中国大陆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在今(二○一六)年初的这波人民币贬值,就有不少人民币炒汇,逼迫人行只好下重拳打击投机客。人民币入篮后,预期波动将扩大,若不缩短在岸及离岸价差,全球股汇市动荡将难以安宁。令人担心的是,万一失控,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骨牌效应的系统性风险将增加,严重者可能引发金融海啸,不可不慎。
二、人民币结算意愿强全球外汇储备增加: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已有愈来愈多的国家愿意以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并加入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如日本于二○一二年三月购入六五○亿人民币大陆国债(当时相当于一○三亿美元或八四五○亿日元),这是人民币首次成为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此外,尼日则是第一个将人民币列入储备货币的非洲国家。其他还有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最近几年对人民币的需求均大幅增长,这些国家也都在准备与中国大陆建立货币互换关系。虽然人民币占全球准备货币的比例不及一%,但此举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在人民币加入SDR后,更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以及鼓励私人部门配置人民币资产。截至今年第一季,全球外汇储备高达一○‧九兆美元,不用二%就对应兆元的流入。年初至今,境外机构已增持中国国债九六五亿元。根据测算,到二○二○年,人民币储备份额有望达七‧八%,对应约五‧七兆元对人民币安全资产的需求。
三、国际人民币债券增有助于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入篮可促进在储备货币之外领域的使用。因为,SDR地位类似于一个信用评级,将增加对人民币在金融交易、投融资活动中的使用。如世界银行近期在中国大陆发行SDR债券,系以SDR计价,但以人民币结算。非居民对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的参与程度很低,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仅为一‧三%和一‧九%,有很大增长空间。不过,已有不少国际金融组织、境外央行等机构和金融机构增加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的配置。这显示在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后,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的需求已显著增加,相应带来资本流入,实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预估在未来几年,中国大陆的人民币债券市场、熊猫债发债量可能会快速成长。但中国大陆债券市场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框架,引入更多发行人、投资人,进一步丰富完善产品结构,提高市场流动性,才能健全债市市场的发展,并助于国际化进程。
四、人行双率渐市场化国际金融受影响深:人民币入篮后将伴随著中国大陆资本帐的开放,大量的人民币流到各国,人民币及以人民币表彰的资产渐渐成为各国金融市场交易的标的。在此情况下,人行的双率(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政策,将影响各国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的稳定。
五、人民币避险需求大持有人民币资产增:除全球央行的外汇储备外,国际间金融机构或投资人持有人民币资产也不断增加,如非洲发展银行及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机构,其规模超过三千亿美元,以SDR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将有人民币的避险需求。人民币纳入SDR后,使用人民币将更加合法,势必会刺激投资人及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
对台湾金融市场影响亦所难免
一、人民币续贬TRF风险增:因人民币趋贬,特别自二○一四年三月贬值及二○一五年八月十一日的六‧二三元重贬至今,许多投资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目标可赎回远期契约)的中小企业或专业投资人已亏损连连,面临保证金追缴压力。于二○一六年初,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再度重贬后更是雪上加霜。根据金管会的估计,此波因人民币重贬造成的投资潜在损失,恐将超过新台币两千亿元,银行的TRF呆帐风险增加。惠誉的研究指出,若人民币兑美元贬至七元,则国内多数银行TRF损失仍可在可控制范围内,但小部分小型民营银行恐受伤害而冲击其获利。
二、国银人民币存款由增而减:国银自二○一二年八月底签署「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后早已磨刀霍霍,拟抢食人民币业务这块金融大饼。无奈好事多磨,总算于二○一三年二月六日正式启动DBU(国内外汇指定银行)人民币业务。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国银大推人民币优利定存专案的因素,国银人民币存款余额、人民币贴现及放款余额、人民币汇款总额业务续创新高。据中央银行统计,截至二○一五年六月底,全体国银人民币业务概况,外汇指定银行(DBU)及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办理人民币业务之家数分别为六十九家及五十九家,合计人民币存款余额为三三八二‧一八亿人民币,创下新高;但受人民币贬值及入篮后的冲击,增幅已略减,在二○一五年十二月时,仅有三一八二‧二八亿。虽然今年九月略有回升,但自十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逾一%,人民币存款的投资人再次出现汇兑损失,是否会影响人民币持有意愿,值得后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