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微电影热方兴未艾 增添两岸沟通桥梁◆文/杜圣聪(铭传大学广播电视学系助理教授)《交流杂志106年4月号第152期(历史资料)》

台湾资策会FIND在2016年7月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平均每天滑手机为205分钟,滑手机的时间是看电视的两倍,而且71%民众喜欢在手机上观看影音节目。5吋的手机萤幕,哪有办法一直盯著萤幕看?方便观看的,就是轻薄短小的随机视频节目,尤其是微电影。

线上影音成为主流

另,2016年台湾上网人数达1,883万人;其中,18至30岁民众的上网率达100%,成为台湾网路主要使用族群。在台湾的2,300万民众里头,有超过75%的人使用Facebook;以台湾连网人口计算,则高达九成以上,以Facebook台湾用户计算,1,300万每日活跃用户数中,有1,200万都用手机连上Facebook,渗透率达92%。

根据雅虎奇摩(Yahoo!)在2016年5月公布的「台湾网友影音使用行为大调查」,有高达93%的网友看过线上影音,换句话说,每4位网友就有3位每周至少看1次;而有70%的网友会为了看影片而上网,每人平均每次花44分钟观看线上影音,影音黏著度非常高。其中,有超过九成以上都观看过微电影。

台湾微电影的滥觞,其实是2008年掀起的Kuso影片风潮。随著 YouTube等影音网站效应扩大,以及行动装置与行动上网的普及,许多人利用零碎时间上网看影片,加上透过社群大量分享,带动「微电影」热潮迅速延烧;想要在几分钟内打动观众,引发关注,甚至愿意寻找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和品牌,靠的正是故事性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过去几年,光是在无名小站,就曾创下平均一天之内,由网友上传的影片数达5万部之多。2012年4月在雅虎奇摩(Yahoo!)名人娱乐平台首播罗志祥与杨丞琳的微电影《再一次心跳》,预告浏览突破40万人次,上线当天有300万的浏览率,5集微电影的网页浏览率(Page View)更创下1,100万次惊人成绩。

微电影 庶民行销有感

时至今日,微电影成长更为惊人。由国泰金控所制作的微电影《小小鼓手纪实短片》,以素人孩童朴实形象触动人心,创下189万点阅率。统一企业之《小时光面馆》,以简单的深夜故事,传递隽永温暖与感动,点阅率高达185万。华纳音乐林俊杰MV《可惜没如果》,以感性歌曲为衬,大卡司诠释青春爱情的遗憾与泪水,加上林俊杰长期投入音乐微电影的制作,以及市场不局限在台湾,累积的效能,在YouTube创下3千万的极高点阅率,成为台湾年度最高点阅率的微电影。

根据统计,台湾民众平均一天上网时数为4.1小时,其中以手机等行动载具上网者,高达2.7小时,黏著度之高,位居全球第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收看微电影的主力观众,也是产制微电影的重要支柱。

说得更仔细一点,现在是数位传播时代。传播学院的大学生想与外头就业市场对接,影像产制是进入职场的第一课,包括影片的剧本写作、拍摄、灯光、收音、演员、剪辑、调光、后制、后端平台的市场分析,都必须一手掌握。但是,大学生空有创意,但没钱,每学期顶多拍个两三支,投资金约在5千到2万元不等。对于大学生来说,所谓微电影就是微放映、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的影片制作。

按照中国大陆方面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两岸每年产制出8千部微电影,且微电影在新媒体病毒式行销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两岸年轻人共同观看的重要平台。台湾内部有390万年轻人经常流连网上,微电影是接触这些年轻人的重要媒材。

仅以2016年为例,台湾一年的微电影比赛次数约为384项,比赛内容多为政府各部门行销影片、校园竞赛影片、企业行销影片及电视台建立校园形象影片等4类。按照不完全推估,每年台湾校园所产制的微电影,不计其优劣,数量约在一万支上下。但可以达到参赛水准者,约有2,500支。仅以《奖金猎人》官网所见,该年度比赛奖项约有341项,比赛总奖金累计为1亿2千余万元。

两岸新媒体 促进青年交流

中国大陆方面,2014年6月16日,第六届海峡论坛中举办「第一届海峡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来自两岸电影、动漫、网路等新媒体行业的专家学者、两岸青年代表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期新青年借助新媒体载体发展两岸文创产业。这次论坛以希望搭建两岸青年的舞台,吸引两岸青年参与、凝聚青年共识,以新媒体促进两岸青少年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截至目前为止,两岸青年微电影交流者主要基地有二,即福建、湖北及湖南。在福建活动部分,像是2016年由两岸相关单位共同主办的《2016年海峡两岸青年微电影展》,此活动已经延续8年。另,由湖南和湖北举办3年的《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导师制创作营》,也多方邀集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师生参与。

展现两岸青年创意多样性

两岸政经环境不同,对于影片生成的创作脉络也有差异。台湾大学生微电影创作风格多元,其中,以小确幸的爱情、诡魅构图的个人MV、Kuso影片为大宗。拍爱情戏,原因很简单,因为贴近生活圈,是微电影元素的取材重点;诡魅构图与特效,则是拿到好镜头、刚学会各种炫丽特效的孩子专利;至于和商业网站如《台湾达人秀》结合,拍出Kuso影片,也是台湾大学生赚外快的一种形式。

不过,这些微电影受限于经费,数量不少,品质多半参差不齐。近年来,台湾各大学校园里,结合招生广告和专业工作室,成为亮眼的大学微电影主力。像是最早的逢甲大学《型男日记》,将校训、爱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招生影片滥觞;交通大学的《交大人》,齐聚所有合唱团成员,高唱「交通大学放眼国际、天下无敌」;成功大学土木学系的《构筑未来》,融合侨生与台生的姐弟恋,以及成大土木系的发展愿景和特色,让高三生相当认同。

而陆生方面,在台湾拍摄微电影主要还是以「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主轴进行拍摄。像是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前往文化大学交换时,所拍摄的《一百分的爱》,类似的感谢也出现在交通大学、台北城市科技大学等校。相较台生,陆生作品较多散落在各种大学作业的云海里。

现阶段两岸比较缺乏的是,建构一个可以一起观摩学习的两岸青年微电影平台。对此,上海的动作很快,今年4月举办的两岸青年短片大赛《We.爱》,预计有60部影片入围,并招待青年学子赴上海交流,同时与当地国际导演进行8天7夜的学习,可望兴起下一波两岸青年拍摄微电影的浪潮,并提升拍摄水准。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