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全球青年海外就业与创业:趋势与对策◆文/许云翔(国立中央大学法律与政府研究所助理教授)《交流杂志106年10月号第155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青年就业处境是各国目前所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不仅有偏高的失业率,青年同时面临非典型就业、低度就业或所学非所用等问题。国内就业品质的低落及机会的欠缺,使得海外就业与创业成为青年的选择,甚至成为政策选项。究其实,能够远赴海外就业或创业的青年,往往是该国具有较高移动能力者,多半接受过高等教育,或直接至他国深造,家庭亦能支持跨国移动,在就业选择上绰有余裕。远赴海外青年族群的特性之一,在于对薪资所得条件异常敏感,宁愿短暂待业,只求能够匹配其学经历的工作,进一步追求职涯更好的发展;同时高度自主,通常没有家累及家计负担,因而有条件自愿离职或短期失业,只求实践梦想。

青年人才移出的利弊 这群自主性高,亦具备较高技术及教育程度的青年,一有机会便移往较为富裕的先进国家就业与创业,移出与移入国间的薪资溢酬(wage premium)是驱动的主因。对于移出国来说,此举意味著过去人力资本投资的流失。也就是说,青年海外就业与创业的另一重意涵即是移出国的人才外流(bran drain)或人口赤字。从个人的角度,青年系基于薪资所得或发展条件考量至条件较好的国家,但总体层次实有外部性的问题,移出国在地社会难以承受青年持续外流,如南非指控欧美先进国家竭泽而渔,吸引该国医学院毕业生至后者填补医疗人力缺口,影响在地民众医疗品质。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地确实无法提供好的薪资或条件,强把这些青年留住,未尝不是压抑他们的潜能。 所幸移入的先进国家不可能无止境接受外国青年,而青年在他国的职涯发展亦未必一帆风顺,还是有回流母国的可能,两国实有共同趋利避害的空间。

青年移出国可能的负面效应

▲「人才流失」:暂时失去高技术劳工与学生,而导致生产力降低 ▲高等教育缺乏支持(学生及税源)

青年移入国可能的负面效应 ▲降低本地企业技术升级诱因 ▲排挤本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 ▲本地人士与高技术移民间在文化、语言上的隔阂 ▲技术移转至潜在敌对国家

青年移出国可能的正面效应 ▲接受国外教育回国者所带来的回馈 ▲海外人才网络所汇回的资金与技术 ▲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联系 ▲知识流入与合作 ▲来自移入国的技术输出提高个人教育投资的劳动报酬 ▲提高本地企业技术升级诱因 ▲提高国内技术投资的经济报酬 ▲技术有更高的输出机会

青年移入国可能的正面效应 ▲技术程度高的外籍劳工提升本地研发与经济活动能力 ▲知识流入与合作 ▲提高国内技术投资的经济报酬 ▲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联系 ▲提供学校足够经费维持运作

资料来源:改写自Mark C. Regets (2001), Research and Policy Issues in High-Skille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Perspective with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海外就业创业趋势

1.美国仍是全球青年就业与创业的首选,但其他先进或发展中国家,亦以各种揽才策略竞逐人才 由于高等教育及市场等诸多优势,美国是全球青年海外就业或创业的首选。矽谷Telsa的创办人,也是先开始创业。这样成长的轨迹亦出现在我国、韩国、中国大陆或印度的青年身上,成为支持美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而若干陷于少子化问题的先进国家,也开始采用短期策略吸引海外青年前来就业,如澳洲的Youth Central平台规划以短期工作观光签证,或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开发中国家如中国大陆以青年千人计画积极揽才。

2.青年海外就业与创业多与留学过程紧密衔接,透过实习或工作签证转衔至留学国劳动市场 青年选择就业或创业的海外国家,多于其前一阶段的大学或研究所时期已至该地深造,亦即海外就业的国家即是其留学国。前述Telsa创办人马斯克即是先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后创业,同样的,我国青年亦经由相同途径留美就业或创业。各先进国家在高等教育至劳动市场间有各种转衔的制度设计,如美国的学生工作专业实习(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或工作签证计划(H-1B)让留学生留在当地就业,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亦有留学后的各种工作签证。

3.青年选择海外就业与创业的地点并非不变,将视同样处于竞争的当地薪资水准或揽才条件而改变 青年海外就业与创业的动机在于薪资及发展条件,最后的就业地点未必与留学国相同。即便留学美国或日本,亦可能因中国大陆提供较好的条件,于学成后至上海或北京工作或创业。

4.移出国青年海外就业与创业后回流的可能 即便移入国有接受他国人才的文化及制度,青年海外就业与创业常面临职场天花板(glass ceiling)问题,升迁或发展实有瓶颈,即产生回流母国贡献所长的可能,如台积电张忠谋董事长即是最常提到的例子。其海外人才网络所汇回的资金与技术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至为关键,提高本地企业技术升级诱因。近一点的例子则为2009年的西班牙青年因金融风暴大举海外就业,近期又因景气回温而回流,甚至引介其他欧盟国家的青年至西班牙工作。

强化青年人才资本

能够在海外就业或创业,被他国所接受的青年,毋庸置疑是人才。而人才之所以为他国所用,莫过于有相较于母国为佳的薪资与职涯发展条件。尽管是个人基于经济理性的选择,就移出国而言,确实有著人才外流及赤字的疑虑,这样的疑虑更可能因移入国揽才条件的强化,进一步加深。

尽管现阶段看似难以避免我国青年楚材晋用,他国亦不可能无限制的接纳海外人才,各种因为不同社会文化而衍生的职场天花板,更创造吸引其回流的契机。积极的做法如提醒不同国家间的各项差异,文化、制度、环境品质等,再由年轻人自行决定。同时,强化我国青年认同与归属,创造正向循环,纵使短期内人才无法回流,但人才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使其未来仍可对我国有所贡献,积极鼓励交流,也期待青年在过程中累积更多人力资本,创造更多双赢。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