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解读2017金砖国家高峰会◆文/陈华升(台湾经济研究院两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交流杂志106年10月号第155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2

2017金砖国家领袖高峰会议于9月3日在中国大陆厦门举行,为营造此次金砖峰会之友好气氛,先前中国大陆与印度的边界纠纷摩擦对立已和平解决,亦显示中、印两国对此次金砖峰会之重视,从而使得此次金砖峰会的内容及其获致的成果更加受到国际关注。

金砖国家的缘起与发展

金砖国家的概念最早源于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大陆(China)合称为「金砖四国」(BRIC),当时仅指出这4个国家基于人口规模、天然资源等因素,具有庞大发展潜力与商机,值得进行投资。

2007年,八国集团(G8)等老牌工业国家经历美国次贷风暴带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决定纳入金砖四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在2008年首次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高峰会,正式承认新兴工业国家的国际政经影响力。2009年6月,金砖四国首次举办领导人高峰会,金砖国家的声势大涨。因此,2009年9月,G20高峰会宣布G20将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2010年12月,中国大陆、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邀请南非(South Africa)正式加入,合称「金砖五国」(BRICS)。5国总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2%,经济总值约占全球的23%。

金砖国家的抬头与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密不可分,美国次贷风暴、欧债危机削弱欧美国家的国际政经影响力,相比之下,金砖五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成长率便相当傲人。这种国际地位的提升,吸引金砖五国进一步的合作,可说是二十世纪南北对抗的延伸。

然而,近年来金砖国家似乎有些「褪色」,尤其是在2014-2015年间,金砖五国经济成长速度不但未如预期回稳,反而大幅衰退,汇率又普遍贬值,股票市场上下震荡,金融风险逐渐上升。如俄罗斯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以及乌克兰危机与克里米亚危机后,欧美经济制裁的冲击,经济成长下滑;巴西则因原物料价格低迷,价格大幅下跌的铁矿、大豆约占巴西出口的三成,影响巴西的经济成长。

经济衰退与金融危机的风险让金砖国家更加团结,努力证明自己「金砖」的价值,2014年7月,第六届金砖峰会正式签署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价值超过1千亿美元的储备基金。总部设在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目标是为基础建施项目提供资金,储备基金也有助于金砖国家度过突发性事件带来的金融震荡。

根据2017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IMF)的最新报告,金砖国家的中国大陆与印度,仍然是世界经济成长的火车头。预计中国大陆2017年的经济成长为6.7%,2018年是6.4%;印度2017年的经济成长为7.2%,2018年是7.7%,是全球成长率最高的国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7年的成长率为4.5%,2018年的成长率预计将增至4.8%,且新兴国家经济成长对全球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5%。足见,金砖国家虽然受到一些国内外因素的冲击,但仍然是新兴国家中的领头羊、世界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本届金砖峰会的背景与意涵

本届金砖峰会面临相当复杂的国际情势。就体系层次而言,川普上任后宣布退出TPP,带来全球经济高度的不确定性;而在美国似正重回孤立主义路线的同时,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正积极的往外扩张势力范围。国际体系结构正从大美霸权,逐渐往多极化迈进。

就国际层次而言,在金砖国家之间,中、印间的矛盾逐渐白热化。因为印度一向以南亚霸权自居,而「一带一路」却正好踩到印度的红线。先是中国大陆与巴基斯坦合作,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尔争议地区兴建迪阿莫—巴沙大坝(Diamer-Bhasha Dam)与2座邦基(Bunji)发电站,牵动印度敏感神经。于是印度总理莫迪拒绝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高峰会,以示抗议,更与日本合作推动「自由走廊」(Freedom Corridor),与「一带一路」「叫板」意味浓厚。而后,中国大陆在与不丹存在边界争议的洞朗地区修筑公路,引发印度关注,双方在洞朗地区进行军事对峙逾两个月,直至高峰会前夕,才透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

从国内层次来看,中印军事对峙是各取所需,双方的媒体宣传都认为自己在对峙中获得胜利。印度认为是中国大陆单方面让步承诺不在洞朗修筑公路;中国大陆则认为是印度主动无条件撤出非法越界的军队。关键在于,中、印双方其实都无意扩大冲突,却也都需要一场小规模军事对峙带来的政治效益。如果真的发生边界冲突,对双方都是弊大于利。中共即将在10月18日召开「十九大」,内部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在边界寻衅再透过官方宣传,有助于营造领导者的声望与形象,惟此时绝不宜开战;莫迪则受到国内反对势力觊觎,无论是之前的废钞政策、推动消费税(GST)或拒绝出席「一带一路」峰会,都受到国内反对势力的攻击。莫迪需要一些动作鼓舞士气,证明他的强悍与坚持。由于双方都输不起这场仗,但又不能在冲突中示弱,故形成胆小鬼赛局(chicken game)。更重要的是,在国际结构的大环境下,金砖峰会的成功举行是双方的共同利益,习近平与莫迪都想借此提高声望以巩固个人的国内政治地位、增加抗衡反对派系的力量。所以,在金砖峰会开幕前,双方各说各话,自行在边界冲突中找到体面的下台阶,满足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同时又为金砖峰会营造和平友好的氛围,便成为可被预期的事情。

本届金砖峰会的重点与展望

今年金砖峰会的特色,是担任主席国的中国大陆提出「金砖+」的概念,明显表达扩大合作对象的想法,并邀请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泰国的5国领导人与会。显然,金砖国家未来将从松散的论坛形式,逐渐往多元合作的组织迈进。尤其是俄罗斯总统普丁急于突破欧美经济制裁的困局,而莫迪正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内改革,期待能紧追在中国大陆之后,跻身大国行列。金砖国家扩大合作对象,正符合金砖国家中几个领导大国的需求。至于中国大陆,此次将金砖峰会办在「一带一路」的海上要点──厦门,显示中国大陆想要将金砖峰会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的意图。可以预期,未来金砖国家将透过「金砖+」的概念,成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合作纽带。不过,从「金砖+」在「厦门宣言」所占的比重来看,中国大陆所倡议的「金砖+」扩大合作对象仍是未来式,而非进行式,恐与中国大陆的积极引发其他金砖国家担忧有关。在中国大陆倡议主导下的「金砖+」,势将扩大陆方在金砖国家合作的主导权,并非其他金砖国家所乐见。

除此之外,本届金砖峰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举办迄今规模最大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与会企业达630家,工商界代表突破1千人,超过以往历届论坛。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已开发国家消费能力下降,连带影响金砖国家的贸易出口,因此新兴国家彼此间的「南南合作」、促进互赖,便成为此次金砖峰会的重点。金砖国家过去主要在推动传统的货物贸易合作,根据中国大陆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大陆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达1.15兆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2.9%;如今,金砖国家的合作领域正逐渐扩展到服务贸易、电子商务、投资贸易便利化和智慧财产权等新领域。其中,电子商务更是重中之重。2016年,俄罗斯、印度、巴西的电商市场规模都超过120亿美元,中国大陆的电商交易额更占全球电商零售市场约四成。故金砖国家彼此间的电子商务合作便成为本届金砖峰会的焦点之一。

然而,金砖国家内部仍面临相当严峻的经济挑战,如内部贫富差距与城乡差距大、通货膨胀压力高,加上产业基础并不稳固,存在泡沫化危机。尤其中国大陆与印度之间近年来逐渐浮现的矛盾,更是潜在的隐忧。2016年中国大陆对印度的贸易顺差高达526亿美元,且不断扩大。印度主要向中国大陆出口矿石、钢铁棉花等原料,中国大陆则向印度出口电脑、手机等3C科技产品与电子零件。因此,莫迪喊出「印度制造」,其中便有降低对中国大陆贸易逆差的考量。在经济竞争之外,中国大陆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更是横梗在印度心中的一根刺。2017年6月才扩大纳入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上海合作组织,在处理印巴、中印边界冲突时,显然没有发挥协调作用,关键在于中国大陆在上合组织中的主导角色,引发印度的疑惧。同样的,印度对于中国大陆透过「金砖+」加深金砖国家合作的忌惮,也将影响金砖国家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前景,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