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国大陆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产业竞合与因应策略◆文/叶国俊(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交流杂志107年4月号第158期(历史资料)》

近两年中国大陆赴欧投资并购,金额虽屡创新高,争议却层出不穷。甫结束访中行程的法国总统马克宏,是最早提议就外国资金并购机敏性产业设限的欧盟领袖,态度也未因中方提供空中巴士等订购大单而改变,近期甚至欲将范围扩及单位产出价格低落,但被视为具战略重要性的农地。即使是即将退欧的英国,势将中方视为填补欧盟经贸空缺的首要争取对象,首相梅伊访中前仍拒绝签署书面文件支持「一带一路」,且亦在去 (2017) 年10月提出基于国家安全考虑,扩大政府对外资收购审查权的草案,将事涉敏感性交易审查门槛,从英国境内收入超过7,000万英镑企业,调低至100万英镑。各大成员国作法不同但态度渐趋一致,使欧盟执委会主席容克在去年盟情咨文中,将之纳入未来政策目标,却也立刻受到芬兰、荷兰与希腊等对外投资或依赖外资较深的成员国质疑。

这样的氛围自政界及商界蔓延,高教产业亦难幸免。笔者甫抵访问院校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即听闻该校重启于中国大陆设立烟台校区案。以荷兰高等教育竞争优势(格大世界最佳排名74,虽处该国北端,历史却仅次莱登大学),与中方教育与产业需要,似应互利互补,惟校方与荷兰政界对此争议纠结不休。尽管如此,曾接触过的德比荷等国师生多认为此地仍不若澳洲,尚未因高教投资交流(例如孔子学院),而出现明显的学术自我审查争议。

中资争议遍及各产业 仍无欧盟层级因应机制

从以上案例可看出,似乎不论退欧与否,欧盟受限于政策形成机制,无法立即就机敏性资本流入或流出制定统一战线,形成如德国外长加布里耶于去年8月所提,令中国大陆当局大为惊讶的「一个欧洲」政策刍议。然而各大成员国仍有所警觉,各自推出防卫措施,形成某种程度的跨国协调机制。日前加布里耶在慕尼黑安全会议重申这样的态度,且梅克尔接待来访的马其顿总理时,又再度强调「经济合作不能与政治诉求挂钩……中方正在尝试用经济投资和政治渗透分化欧洲」。

这样的非正式协调合作机制是否仅局限于欧洲呢?2016年美国海外投资审议委员会,否决中资收购德国半导体生产商艾思强,干涉理由在于其虽属德国公司,但其业务与美方有一定关系。2017年加拿大庞巴迪C系列客机部门拒绝中资,却以1美元价格为法国空中巴士所收购,根据德国之声的报导,主要在于美加两国政府的干涉,以避免尖端技术流失。有趣的是,有关政府干预文字报导不见于其英文版,而是在中文版被揭露。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即使各国间形成一定默契联合因应中资,然若没有一致的政策步调,仍很容易有机可趁或各个击破。

中方发展策略与欧盟价值冲突

事实叙述之后,仍须回归到基本问题:为什么欧盟会对中方与成员国及候选成员国之间的政经交流如此敏感?为何要干预看来似是市场经济的范畴?简单来说,主要是担心受惠于中资的国家或企业,将会更加倾向于在欧盟内部捍卫北京的利益,尤其是在涉及人权和贸易的议题上。欧盟对外政策以自由贸易投资、捍卫民主人权、强调环保节能等3项重要价值为著。而与台湾以至于美国以往可以接受政经分离的态度相较,欧盟强调所有对外诸如自由贸易投资协议等政经协商,都必须以上述价值为基础。欧盟执委会于2015年发布「Trade for All」重要文件中,又开宗明义强调了这个价值原则。

「一带一路」与「中国制造2025」两项宏伟规划,又进一步加深了上述疑惧。各媒体已就前者,即中国大陆参与东欧与巴尔干各项基础建设、相关融资,以及其与欧盟财经环保等规范间的冲突多所著墨。后者则是动员国家各部门与经费挹注,且透过海外并购获取人才技术,试图建立独立自主且自给自足的技术与领先产业。欧洲各智库对其评价并不低,认为虽可能带来产能过剩与资源浪费(例如下表的机器人产业),但终究会在几个领域形成领先优势(例如工业软体、电动车、3D列印),进而扶持带动其他具有潜力的后进产业。

中国大陆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体、电动车、3D列印发展特色和差距


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体电动车3D列印
技术成熟度
技术差距
国外市场主导性
政策支援极高极高
并购国际技术范围

未来追赶可能性

资料来源:Wubbeke, J., Meissner, M., Zenglein, M.J., Ives, J., and Conrad, B. (2016). “Made in China 2025: The making of a high-tech superpower and consequences for industrial countries,” MERIC Papers on China 2, Berlin: 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作者整理编制。

就产业理论来说,保护主义本就是形成国内优势进而领先全球的策略,这是19世纪德国经济学者李斯特,从英美两国经济发展成功经验而得,最后也使得德国后来居上,更不用说其中的关税同盟提议,对内撤除障碍对外形成保护,本就是建立欧盟以至于欧元区的根基。然而欧美各国疑惧防备与中方强势作为,已非理论对错,而是在一方维护既有价值与领先地位,另一方力求发展升级突破之间的角力。

短期间这种彼此价值难以相容的情况很难调和改善,但因美中之间的歧异冲突很早就已出现,欧盟之于中国大陆,本就扮演著分散对美国经济发展与安全依存度的角色,亦较美国提供了更多投资与技术移转。直至2005年欧中之间亦开始出现一系列经济外交争议,中共对于与布鲁塞尔的互动感到挫败,开始改变对欧战略,将重点放在和欧盟各成员国经营双边关系,而非将欧盟视为一个整体,运用个别国家的差异,推进北京的议程与利益,甚至挑拨欧洲各国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与「中国制造2025」,就中方对欧策略来说,完全是具有延续与一致性的。面对十余年不变的中方策略,欧盟迄今依然束手,难以提出欧盟层级的因应之道,只能由各成员国的单独行动与彼此之间的默契,以及各项政策宣示来因应。至于德法义等国联手,并促使欧盟采取作为能否于近期收效,则仍有待观察。

中方对欧投资高峰后 双方的策略调整

在前述一连串由高教以至于产业金融圈的争议冲突,中方与欧盟之间的经贸投资自不会停顿,但双方在近几年激烈交锋后,可能会进行些许调整:

首先,对于中方及其支持的企业来说,过去大规模的交易,例如并购机器人巨擘库卡与海航持股德意志银行等案例,实在太令人侧目并引发舆论反弹,甚至连欧洲中央银行都闻风而要进行金融检查,对于执行「中国制造2025」,借由对外投资吸取技术的产业升级策略是不利的。未来百分之百的并购应会减少,但借由私人机构名义,进行具实质影响力持股或将增加。简言之,除「一带一路」对东欧与巴尔干基建融资的对欧分化作用将持续下去外,即使近期因资金外流疑虑,以及安邦、海航、万达等企业海外并购案争议,对欧投资总金额较前减少,也并不表示中方对于欧盟极具竞争力与研发能量的中小企业兴趣降低。

其次,对欧盟主要成员国来说,所面对的是一个表面宣示拥护自由贸易,实则市场进入障碍重重的对手。如欧盟执委会主席容克于盟情咨文所言,「我们不是天真的自由贸易者」,但分裂的欧洲对抗一致的中方,未来政策难度极高,且欧盟层级的策略短期亦无法期待。除了在各项谈判中坚持既有的价值原则,强化国际合作,灌输厂商集体行动意识,避免中方以市场换技术各个击破外,欧盟学界智库亦已有分散市场风险,转移营运中心至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建议出现,这应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所应注意的趋势。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