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甲骨文表情包 古老文字创意新生◆文/赖锦宏《交流杂志107年6月号第159期(历史资料)》

甲骨文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国文字,在一般的印象中,这些甲骨文都如同「天书」,几乎没有人会把他们和流行扯到一起。但在现在的大陆年轻人当中,用甲骨文来诠释时下流行的网路用语,不仅设计出「甲骨文表情包」,更带火了这套「古董文字」,让甲骨文焕发著新生命。

古老文字的时尚潜能

从今年年初开始,一组甲骨文表情包在网路上走红。远古的甲骨文被搭配上各种色彩,做出卡通化动态效果,演绎出「女神」、「赞」、「上天」、「白富美」、「吃瓜」等网路流行语。从龟甲兽骨到手机萤幕,远古文字与网路流行时尚的跨时代结合,大陆网友惊呼:「快收藏,甲骨文竟然这么有趣」,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时尚潜能。

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是这套甲骨文表情包的设计者。他从1999年开始把甲骨文与艺术创作结合,甲骨文成了他多年来文化设计圈的一张名片。去年由他设计的「汉仪陈体甲骨文」艺术字库上线,时下这套俏皮活泼的甲骨文表情包,正是在字库基础上「二次创作」的衍生文创产品,瞄准的是年轻一代。

「让传统与现代擦出火花,是设计领域的一大趋势。」在陈楠看来,这些镌刻在龟甲兽骨上中华文化基因的最古老文字就像一块块高品质的「文化原石」,想让它们在当代流行生活中散发光辉,不仅需要学术性的研究,更需要创意、科技领域对其艺术化、数位化的打磨。

陈楠说:「我认为甲骨文的设计与推广应该是结合当下的、活化的,不希望把它塑造成高深莫测拒人千里的文化符号。」 这套成为大陆微信表情包新宠的「甲骨有表情」,其实是一套幽默的网路流行语表情小动图。陈楠表示,表情包的主体是若干个以「汉仪陈体甲骨文」为标准字体设计的文字拟人拟物角色。它们就像是一套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透过几何化的甲骨文字和汉字一一对应,再搭配局部的、有趣的小动画和目前流行的网路词汇,形象地展示了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方便读写识记。「甲骨文与手机表情结合起来,可以体会远古文明在当下的绽放,做到用创意营造真实的文化体验。」

最早,陈楠及其团队曾设计了一套以生肖为主题的网路表情包-「生肖甲骨文」。「生肖甲骨文」基于「汉仪陈体甲骨文字库」中的小动物文字,透过再创造和绘制,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角色,同时配上时下流行的网路用语,使每一个小表情都成为可爱的甲骨小动物表情。

结合当下生活 引爆网路流行

甲骨文表情包走红的背后是陈楠近20年的甲骨文艺术创作研究设计积累。1999年「数位化甲骨文」设计计划启动,陈楠采用流畅线条的直线体与几何审美,手写出了一个个视觉风格统一的甲骨文字。从2016年开始,他与字库公司合作,将这些文字生成真正的字库,后来更成为动图。这便是「汉仪陈体甲骨文」的由来。

陈楠强调,这套表情包,是赋予古老文字时代气息,运用几何与图案学原理,使最终设计的网格满足于不同文字,在商业开发的同时担负起文化承传的社会责任。

因此,陈楠设计的甲骨文字体注重表现现代设计脉络,例如向量化直线体的字型设计、充满年轻气息的动画视频、嘻哈歌曲等,都是创作的元素之一。 当然,这样的创作,不仅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连偶像歌手也迷倒。今年1月,大陆年轻偶像歌手鹿晗转发了陈楠的微博视频,旋即引发阅读量3,100万、转发超过14多万次。

几何化的甲骨文,遇见可爱的小动画,还有流行的网路词汇,生动形象,每个甲骨文的意义不言而喻,不仅让民众觉得有趣,还在对中文探索中「长知识」了。

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广甲骨文等汉字文化,陈楠及其设计团队还设计了甲骨文学习范本、速写本、滑鼠垫、真丝围巾、贺卡、徽章和帆布书包等文创产品,希望汉字文化可以更好地融进人们的生活。他说,「将数位化甲骨文字库化以后,可以应用于跨界创意产品中,例如关于情感、自然、文化等主题的招贴(编按: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标志以及各种主题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使之成为系统推广的文化视觉体系。」

推广考古文化的利器

用甲骨文制作表情包获得年轻人喜爱的不只陈楠,也不只是「佛系青年」专用。近日,一套甲骨文表情包成为斗图界(编按:「斗图」系指斗嘴的图片)的「新宠」,这些表情包来自于2016年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考古系的李子一和她的团队。

李子一另辟蹊径,用甲骨文来诠释时下流行的网路用语,带火了这套「古董文字」。在腾讯微信表情商店,「疯狂甲骨文」微信表情包下载量已超10多万,使用量突破68万次,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这已不是她第一次在甲骨文上「做文章」了。前段时间,中国大陆某些媒体引用「甲骨文表情」解读两会「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的表情包也是出自李子一之手。生硬的大陆官方报告,透过甲骨文表情,让报告生动活泼起来。 在「疯狂甲骨文」中,「你瞅啥」、「比心」、「666」这些大家平时常用的词汇,用甲骨文表现出来且毫无违和感,甚至还更加有戏剧性了。

这个90后小姑娘为何会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诠释甲骨文?这一切要从2013年说起,当时就读于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的李子一迎来了大三的实习课,到考古工地去实践。

为了记录这段特殊的日子,李子一和同学们用照片记录考古生活的点滴,然后上传到班级微博上。连载几期后,实习生活也记录得差不多了,微博面临停止更新,让她觉得很可惜,于是便萌生了把实习时那些有意思的事画成漫画,并在微博上连载的念头。

随著漫画更新次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追这个连载,这个「揭秘」考古生活的漫画就这样默默地火了。如果说当初画考古漫画是无意的,而此后李子一想「搞事情」的心一直还在,只是到底用什么来「搞事情」,她一直没有更好的想法。

直到去年5月,她看一本甲骨文字典时突然灵光一现,想到如果将甲骨文做成动图应该挺好玩的,于是她跟伙伴便开始著手这个甲骨文表情包。

李子一认为,对许多人来说,「考古」完全是只传闻中的职业,只听过没见过。因此一般民众常常会有一些奇怪的「偏见」,比如考古是不是就是挖墓?或许,这些甲骨文表情包就是为了让大家接触到这些彷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考古文化,用人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推广这一几乎让人们忘记的冷门文化。 以更平易近人的甲骨文表情包,用网路的管道让大家更了解甲骨文,古老文化因此得到重生。在甲骨文表情包后,包括其他中国古文字,或许也会成为新创文化工作者制作成表情包的新尝试。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