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看两岸建筑人文思考的异同◆文/艾斯德(资深媒体人)《交流杂志107年8月号第160期(历史资料)》

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5月开展,主题是「自由空间」。台湾馆由建筑学者王俊雄策展,展出建筑师黄声远领军的「田中央工作群」作品,展名「活在宜兰」;中国馆由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李翔宁策展,带来多位中国大陆建筑师近年的乡村实践作品,展名「我们的乡村」。虽同样呼应「自由空间」,展品也只是切片,却呈现两岸建筑界对人的思考大不同。

│注重公共性 不为商业服务

1994年落脚宜兰的黄声远与其发展出的田中央,作品迥异风靡台湾数十年的美形、奇特建筑趋势,在重视使用者需求外,也强调与历史脉络和地景呼应。他与田中央还有个知名特色是,专作公共建案,不作商业建案,理由是公共建案能为最多人服务,也较能落实建筑师公共性理想,不须伺候商业业主个人幻梦。

在此理念下,黄声远与田中央发展出包括宜兰社福馆、光大巷再生、杨士林纪念林园乃至津梅栈道等的「维管束计划」、樱花陵园、罗东文化工场、壮围沙丘旅游园区等建案,相关模型、影片都呈现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把人当主角 连结地域历史

来看展的国际观众,虽无法亲临现场,但可从模型与影片中,看到这些建案以地域而非单一地点规画的思考,乃至建筑与建筑间、环境、历史的连续性。而人,自然是其中最大关键。像和宜兰社福馆相连、附挂在庆和桥旁的津梅栈道,原本不在计划中,只因田中央一直思考去社福馆的多为老弱妇孺,过去却只能在车桥上与车争道,决定再造一条专属人走的桥。

在田中央规画下,这条桥不仅外型柔软细致,功能也很丰富。除了最基本的行走功能,桥面的多种铺面,让行人可借以捕捉河水的多种面貌;桥上的多种健身器具、小桌椅,可供行人休憩使用;最酷的是,桥下还设有秋千,桥的尽头则有滑梯,让一座小桥竟变成乐园。种种巧思,都让这座桥成为台湾最浪漫的桥。

│建筑如人生 边生长边变化

也因田中央「考量使用者需求」的特色,所有作品往往是边作边盖,发现使用者可能还需要什么就加建,不断延伸,就像人生。这也是为何田中央作品外型并不尽然都方正美丽,因为田中央深知,使用者需求往往就像人生一样偶然不断,不要求使用者配合自己的设计,而是应变化建筑来服务使用者。

这种手工般捏塑建筑的态度,也具体呈现在威尼斯展览现场。相对于其他国家出自机器、华美规律的建筑模型,田中央的建筑模型彷佛带了点毛边,因为这确实都出自田中央建筑人的手,出自黄声远对「要用手捏模型、不要用电脑绘图」的人性坚持。

│建筑变手术 修复破碎城市

如此重视使用者、公共性、地域、历史、手工的态度,让黄声远与田中央近年普受国际好评。2002年普利兹特克奖得主、现任评审团主席穆卡特(Glenn Murcutt)赞美,黄声远作品对环境非常敏感且有力回应;芬兰名建筑家帕拉斯玛(J. Pallasmaa)说,黄声远作品具强烈社会责任感,在建筑遭功能主义、商业行为、个人美学等危机绑架的今日极少见。

帕拉斯玛说,过去几十年,他很烦恼全球建筑师几乎都被这三大危机绑架,失去自主性;让他感动的是,田中央在危机下开创新道路,不会只是在办公室等电话、等业主,而是在生活中找哪些事情需要改善,然后呈现出来,使他想到三十多年前的斯洛维尼亚建筑师普雷契尼克(Joze Plecnik),也是用建筑如动一个个小手术般的方式,把城市修复起来。

黄声远和田中央在宜兰深耕二十四年,近年像在加泰隆尼亚耕耘三十年、去年获普立兹特克奖的RCR一样,彷佛一夕爆红,背后有建筑风潮影响。

│社会性抬头 告别国族桎梏

随黄声远来威尼斯的建筑学者吴光庭指出,近年全球建筑界特别重视社会服务功能,以普利兹特克奖来说,从在台盖纸教堂的2014年得主坂茂、重视自然环境的2015年得主弗雷‧ 奥托(Frei Otto)、关注人需求的2016年得主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 到2017年的RCR、注重社会住宅的今年得主多西(BalkrishnaDoshi),都在此脉络。吴光庭认为,如此变化,与穆卡特近年担任评审团主席有关,因为穆卡特就是坚持以一人建筑师事务所,专在澳洲盖小型私人住宅与公共建筑,强调建筑的社会功能。社会上,也越来越多人问建筑究竟该服务谁,认为建筑师应扬弃过去服务菁英,或只著力抽象观念再现的态度。

黄声远身为外省第二代,作品强调本土情怀,依吴光庭看来,也是在国际吸睛之处。「黄声远能这么突出,因为他的建筑有他对土地、风土的感情,比较不做作,语言也没那么抽象,不用解释就能懂。」吴光庭认为,对西方人来说,亚洲建筑师过去有很多包袱,黄声远的新语言能让国外建筑学者眼睛一亮。

│我们的乡村 人工列印成?

相对于台湾馆突显与人及风土对话的有机自然、浑然天成,中国馆的「我们的乡村」顾名思义,显然也勉力服务基层。或因由不同建筑师组成,建筑师各自努力的方向不同,整体呈现方式较为拼贴。

该展以传统分门别类思考方式,分为「业、旅、社、文、居、拓」等六大板块,每个板块示范不同建筑师符合该功能的作品。然而全馆最抢眼的,莫过于上海数字建造工程中心与同济大学在馆外合作的「云市—机器人空间打印展亭」。

「云市」最大特色,就是以再生塑胶为材料,使用3D列印技术,融合机器人智能建造中从工厂订制到现场装配的全部流程。作品以一整片屋顶覆盖四个半封闭的立方体,尝试表现自由闲适的村口意象;象征村屋的四个量体则向中心区域打开,希望使用者在保有私密空间时,又能与公共空间互动。

│追求大中华 人民位置在哪

据策展人李翔宁说,该作品试图反映中国大陆乡村的当代现实:抽象的村口空间象征中国乡土文化,再生塑胶表明了当代中国大陆农村环境问题的危机。然而让许多观者讶异的是,如此说法及作品几乎看不到使用者、人的位置,反而好像只是要藉人工列印,来突显中国大陆科技的发达。

李翔宁谈展览目的时,也呈现就此次中国馆,在建筑思考上与台湾的大不同。相对于黄声远谈人怎么使用建筑、建筑如何与土地环境对应,李翔宁关切的是「回到中国文化发源地,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如此国族情怀,固然呼应大中华民族主义,但令人忧心的是,建筑真正的主人本身,似乎在此抽象追求中隐藏了?

│无私台湾馆 赢得敬重关键

小小台湾馆,虽然只能是正式展外的「平行展」,不像中国馆能大幅进入正式场馆,但其迸发的能量与吸引的国际关注,绝不输中国馆。除了黄声远与田中央本身作品,也得归功此次奉献台湾馆的各方学者专家。

此次参与台湾馆的建筑学者人数之多,令人惊叹:除了策展人王俊雄、学者吴光庭外,还有曾成德、黄俊铭及海外学者,教育/心理学家吴静吉也共襄盛举,甚至有在台求学的义大利学生,因受田中央建筑感动,自费帮忙。文化部次长杨子葆、国立台湾美术馆馆长萧宗煌等人,也都贡献力量。

在众人热情襄助媒合下,此次台湾馆与各国家馆及建筑名人交流之多,可说创台湾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史上纪录;获得国际建筑大师加持,更是星光闪闪。各界如此无私付出,与其说是因为黄声远人缘好、作品好,更关键的原因,应是被田中央无私的态度打动吧!

无私,正是让台湾继续赢得敬重的理由。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