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青春正好胡不归 新一波返乡潮正夯 ◆文/刘 菡《交流杂志107年10月号第161期(历史资料)》

「返乡」对现代青年而言,到底代表著什么意义?是经历了卡谬「异乡人」中对都会喧闹的虚无感,返乡寻求慰藉?还是陶渊明式的厌倦俗世,唱著「田园将芜胡不归」,以返乡耕种自家的几亩薄田为乐?还是想把握青春正好、勇气无限的年华,返乡实现自我和创造在地奇迹?

台湾青年返乡的三波浪潮

近几年兴起一股青年返乡投入在地产业复兴与再造的浪潮,广受社会关注与讨论。若从1990 年代算起,最新一波青年投入在地的浪潮可被视为第三波运动,而且他们的特征、模式与前两波返乡潮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波青年返乡潮主要是在1990 年代。在解严不久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返乡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透过重新认识及参与在地事务的过程,重新建立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认同。因此关怀及参与的重心,聚焦于非营利性的事务,对于如何将地方文化转化为经济产值并不熟悉,也并非关心的重点。

第二波青年返乡潮则在2000 年之后。921 地震对许多在地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地方产业又因外移加速而面临转型困难及凋敝危机。在此背景下,政府启动多项社区再造及产业重建工作,包括农村再生计划,提供返乡青年最低收入保障,召募青年回乡;劳动部方面则有多元就业方案及培力就业计划,协助青年投入地方。各县市政府亦推出多项针对青年回乡的经济支持,政策诱因促成第二波的青年返乡热潮。

第三波青年投入在地运动,则大概是自2010 年之后兴起。造成此一趋势的可能因素相当多元,例如参与学运或社会运动的青年转入地方扎根经营、地方政府积极推动青年创业、都市高房价迫使青年返乡或移居非都会地区、个人追求新的生活价值及风格、照顾长辈的家庭因素等。这一波新兴起的青年投入在地运动,不论是经营特征或模式,都与前两波有明显差异。

此外,政府自2010 年起积极推动农村再生,运用政策触动及鼓励青年返乡,也在全台蔚为风潮,其中青年回乡筑梦计画、大专生洄游农村计划、跨域合作计划、农村社区企业经营辅导计划、青年回留农村创新研究计划等,都提供了青年从农的实质协助,让年轻世代各自在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生活环境改善、文化保留、技艺传承、生态保育、农村小旅行等方面,以不同的尝试与实践,迸发无限可能与乐趣!

第三波青年返乡潮视野更宽广

第三波返乡潮的青年多数在想法和策略作法上,与既有的社群不完全相同。他们更注重营利与非营利目标的平衡,并为既有文化发展出新价值或新特色,也具备较强的创意及行销能力,如社群媒体行销,甚至与国际交流等。

他们充分展现跨界的特征与更宽广的视野,包括新旧在地文化的结合、地域别的社群关系营造、产业的经营活动、跨领域的创意行销能力及实践等。跨地域别的社群营造,有助于他们连结各种可能合作的资源与人脉,同时也有助于开发具相同价值认同的消费客群。其次,跨新旧在地文化的结合、跨产业的经营活动与跨领域的创意行销,有助于创造出与既有产业活动的差异化经营,进而降低与在地社群的利益冲突,也让在地社群看见既有产业的新出路和发展可能。

例如,许多青年将老屋或旧建筑改造成为复合式经营空间,并扮演串接在地产业社群与外部消费社群的连结平台,同时搭配在地小旅行、在地资讯中心、出版地方志等体验方式,协助外部消费社群认识及接触当地,争取价值共鸣及忠诚度。

返乡筑梦 做自己的头家

过去农民习惯把产品收成后的命运交给「老天爷」决定,无从掌握价格。但新一代的青年务农,首先就是希望打破看天吃饭和产销资讯不对称的现况。他们懂得利用网路、大数据,并应用在生产规划、管理及产品上市,并将产品行销从传统批发零售市场延伸到网路交易,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以及透过文创包装、建立品牌,翻转传统农产品产销模式,增加农民稳定的收益。

以曾经拿下第三届大专生洄游农村竞赛冠军的李志伦为例,他是打造南投大坪顶百香果产品品牌的重要推手之一,他说:「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如果进到大都会的设计公司,不太可能有那么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还能接触那么多不同领域的人。农村给了我一个舞台,让我能做喜欢的事,与一群人一块期待未来会更好。」不只李志伦,包括许多毕业自电影系、工业设计、资讯工程系的青年,本来该在都会中,往媒体业、设计业、科技业发展,却越来越多现身于农村。有的是为了改变农业现况而返家协助的农二代、农三代;有的是接触到农村后就决定投入农业、行销农产品。他们怀抱著热情与创新力,让台湾的农村有了截然不同的新风貌。

再以阿美族Tipus 为例,从2014 年起与张云帆、刘立祥两位设计师一起投入经营以阿美文化为主题的设计品牌「Kamaro'an」,利用部落传统的编织技法设计出简洁的灯具系列「浪草灯」,深获各方注目。Tipus的经验让她清楚意识到,有许多道理「知易行难」,光是要定义可能连部落居民本身都说不清的真实需求,就得耗费许多时间探索。面对其他单位仅因看见「Kamaro'an」成功,而希望也能介绍设计师借以仿效的请求,Tipus 只能无奈地回答:「这绝非只是将设计师带进部落这么简单。」Tipus 在公部门做产业辅导的期间,也曾亲眼见证,许多专案一厢情愿地认为前端完成后部落就可以衔接,却没设想到后续维系,还需部落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额外花时间精力才能完成。

此外,学会「共用」的智慧,也是一门大学问。「共用」可以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合作态度,文化的果实不是一时片刻就能收成的,是世代智慧的衔接、传 统与创新的结合。有些设计师到部落的模式是「合作的成品只能由设计师贩售」,部落变得像是代工,也让部落传统工艺师觉得很不合理。对于一般的乡村聚落或原住民部落,青年返乡或许能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但若没有对传统、对前辈基本的尊重,恐怕只能建基于浮洲之上。

台湾青年返乡浪潮启发对岸

近年,中国大陆一方面推动「城镇化」,一方面也鼓励青年及农民工返乡创业。2015 年中国大陆国务院出台支持返乡创业者的文件《关于支持农民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国务院相关部委也开始推出一系列措施,自上而下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这是中国大陆推动返乡浪潮的一个分水岭。对中国大陆而言,希望透过返乡潮革新人与土地的关系,进而推动文化与社区的连结,改变城乡关系,重建青年价值观。

综观近年中国大陆兴起的返乡潮,主要因素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点:一、近年在各种社群媒体发布的讯息显示,乡愁成了人们的集体心结。2015 年国务院一号文件干脆直书「留住乡愁」,重塑人民对故乡与乡村的想像;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房价高涨,让农村青年望而却步;三,再造故乡成为新价值共识;四、返乡人自我价值的追求。

此外,有一批人则是受到台湾青年返乡潮的启发,带著梦想返乡开创新天地。一位毕业于南京大学的青年陈统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他是海南火山村人,2005 年自南京大学毕业后到上海从事记者工作,前后在上海生活、工作十余年,他说:「日久他乡是故乡,我慢慢喜欢上上海这个工商文明社会,尤其喜欢这里的人们视野开阔,观念领先,生活方式新潮,早些年我回到海南还吹牛皮说,上海文明至少比海南文明超前100 年,可见我是多么狂热地『哈上海』。」可是,他以记者身分到台湾采访,却深受台湾的青年返乡潮所感动,决定辞职返乡创业,返回火山村带领村民们一起挖水井、盖水塔、修山地自行车道、盖民宿、开创「火山村荔枝」的品牌。

青年返乡面临的挑战与限制

许多青年返乡之初,因与在地产业渊源不深、对产业发展模式不熟悉,以致投入模式多半以产品设计包装和创意服务为主,对于产品本身的研发则受限于本身能力和资本不足而较少投入。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包装设计不同、但产品内容雷同度高的现象,不仅可能衍生同质竞争的问题,也可能压缩其获利空间而难以永续。

其次,目前青年投入在地多采复合经营或跨产业经营,这些业务和产业领域皆有各自所对应的既有规范,在地青年要面对的法规遵循和调适成本也因此相对较高,甚至限制了某些活动的开展。以目前常见的文创旅行、农产品加工行销、文创餐饮及创意市集等为例,就涉及了交通、观光、农政、卫福和地方政府都市计划等相关法规,大大限制了在地青年的事业经营。除此之外,更有部分措施对在地青年的事业经营形成资源排挤与挑战,例如政府也会举办免费的在地小旅行活动,造成非营利活动对营利事业的挑战。

甜美的果实或许还待滋养,绚烂的花朵或许还待培育,但一波波的青年洄游,却让我们看到许多的感动与深刻的反省。我们相信,返乡之路不仅不会淹没荒废,甚至会愈走愈宽,形成坦途大道。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