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青年返乡力量与模式皆不同◆文/梁又新《交流杂志107年10月号第161期(历史资料)》

近来两岸青年兴起一股返乡或是移居他地的浪潮,推动在地的文创方面,各自形成模式与特色不同的力量。过往的台湾,城市与乡村形成「一拉一推」的力量,城市人口、城市消费以及城市压力都随著人口移入而不断上涨,乡村的人口与能量则日渐凋零。

为了振兴乡村发展,在政府倡议与民间自发的力量下,台湾自1990 年代开启第一波青年返乡潮,经历到现今迎来约第三波返乡。细数近来台湾的青年返乡带动在地文创例子的特色,台青更著重当地文化的延续、跨地社群的交流,以及深耕当地的需求。

1978年中国大陆开启经济改革开放的篇章,进入城市谋求生机的人口也逐年攀升,但近来中国大陆也有一批青年返乡求发展。他们与台湾青年的返乡模式和看重的事物截然不同,提高当地产业价值与看重市场脉络是明显特征,利用专业合作社与电子商务系统,将当地物产销售到中国大陆各地,打造新一波农作物市场价值,与此同时,也带动一股中国大陆青年回乡,以求发展。

台湾特色:文化延续 深耕当地 新模式交流

南投天空的院子

特色民宿「天空的院子」创办人何培钧,是在一段巧遇之下,决定到南投竹山为古厝注入新的生命力。何培钧将废弃好一阵子的三合院,在几近赤手空拳之下逐渐修复。九百多坪的三合院,离海拔八百公尺,在每日细心的观察日出、日落与风向,手绘出修复的稿子,一砖一瓦都具巧思的「天空的院子」就此诞生。

「天空的院子」贴近当地环境,在打响知名度与财务稳定后,渐成为在地文化保存与吸收外界新创点子的据点。譬如,何培钧在2011 年成立「小镇文创股份有限公司」,租下两间透天厝给年轻人,用其所能免费换宿,换宿的青年只要将想法实践在帮助竹山小镇就可入住。这也吸引超过上百名青年来到竹山,用创意力助小镇文化延续。

在竹山的产业当中, 何培钧与他的团队也以「文创加值」的方式试图找出新火花。例如,将废弃的客运站变身为餐厅,并选用当地食材融入餐点,从饮食了解当地特色;室内展现传统竹编工艺的美,细节藏有在地文化;借由百年棉被店、打铁店与竹子工厂串联成「竹山漫步区」,让游客一探当地文化,让竹山再次热络兴起。

蔺编手工艺风靡国际

地点转到苗栗,学工业设计出身的廖怡雅在求学时期接触到蔺编产品,看到它的美丽也产生兴趣,并开始编织一段蔺草的美梦。在山脚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叶文辉的鼓励下,廖怡雅决定留在苗栗创业,「蔺子」这个品牌因此而生,肩负延续蔺编产业的生命。

早前,苗栗苑里镇山脚社区出产的蔺编产品曾风靡全球,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遗憾的是,此传统技艺随著塑化制品的大量产销等因素逐渐没落。

为了延续当地的蔺编产业,廖怡雅曾报名圆梦计画、举办课程展览,并在台北开设体验课程,让更多的人能够碰触与见到蔺草制品的美丽。在山脚社区驻村时,他发现社区的蔺编产品无法获得消费者青睐,为此投入他的所学专长,再加上与当地阿妈的交流请益,试图将年轻世代的创意与当地居民的蔺编手艺结合,推展出美观的蔺编产品。下一步,廖怡雅要将蔺编产业推向国际。

游阿妈艺站 旧屋成新文创基地

回到故乡,以回馈家乡,黄萱仪因为喜欢乡村生活决定返乡,从一开始回到故乡宜兰教音乐、当志工,到2011年决定成立「游阿妈艺站」。黄萱仪借由社群网路,联系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整理阿妈的老厝,将旧屋打造成充满古早味的文创空间,结合音乐、艺术元素,成功吸引国内外游客到访,促进当地观光。

充满音乐细胞的黄萱仪也成立「游阿妈乐团」,并在宜兰各地演唱。他所创的曲风与歌词满溢著家乡历史以及与阿妈相处的故事,家乡的价值也在一首首歌曲当中传承下下去。

至今,「游阿妈艺站」已经举办过多场音乐会、微电影赏析、艺术展览与推动农村小旅行,此前也推行过「世界农村计划」,希望能促进礁溪与国际间的交流。阿妈的老厝成为年轻一代的文创基地,黄萱仪将老厝注入一股年轻生命力。

中国大陆返乡模式:重市场 搭上电商热潮

陆青返乡创专业合作社 迎市场需求

从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的肖云峰返乡种地,在2014年创办了「沈丘县田野青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新一代的职业农民,与土地展开一场热恋。

秉持著要做不一样的农民的态度,「低头刨地,更要抬头看市场」,肖云峰的市场嗅觉更加敏锐,产物利润薄的就少种,有市场利润的就多种植。别的农人种玉米,他就种水果玉米;别的农人种萝卜,他就种水果萝卜,加上新技术,集约、规模与机械化的种植方式,让他成功获利。

肖云峰认为,大学生当农民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惠农政策的理解,以及技术的掌控。近来,先是沈丘县就有一百余名大学生返乡创办各类企业,而种植养殖合作社等各类经济实体约八十七个,带动五百余人就业。

返乡当淘宝电商 翻转农产结构

电商平台是九○后的羌族蒲恩亚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优质的水果销售到中国大陆各地的利器。阿坝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让水果可以在滋润的环境下生长,蒲恩亚观察到该区的电商市场空缺后,便在网路上贩卖起家乡出产的冰糖新苹果,一整天的时间忙碌于上山收购新鲜水果,晚间下山打包给客户发快递。

辞职回乡创业成为一名淘宝电商从业者后,蒲恩亚细心解决要让好水果销售出大山的各方问题,包含物流、给水果提出发货的标准,与种植者谈好保证收购价等,帮助农产品生产作业结构能够脱贫翻身。

据悉,现今汶川的水果与农产品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去年在阿坝州已有三百多位像蒲恩亚一样的淘宝电商从业者,承担著大约三分之一的水果销售。

看到商机 打造中国佛手之乡

福建南安市向阳乡「贤芳佛手基地」创始人吴成贤子承父业,运用现代化营销模式,一步步打造佛手之乡。带著创业梦想回乡发展的吴成贤,在一次茶业博览会中看到会场上茶卖的激烈,但是「茶配」市场就显得是个「盲点」,新的商机即 映入到吴成贤脑海中,开始打造「贤芳佛手」健康养生品牌。

吴成贤决心专注打造佛手的单品市场,并成立福建省贤芳佛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2013年成立「贤芳佛手合作社」、带领村民一同种佛手,收成的佛手柑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给公司,为原材料的来源及品质提供保障,正式将产品推向市场。

之后,吴成贤打造「向阳优空间」,让创客们能汇集一齐,共同打造「向阳」品牌;而公司也完善网上的销售网络,开发社区的销售渠道,在各高校设立代理商,通过返乡创业者召集分销商。

两岸青年文创的交集

台湾青年返乡或是移居在地的特征是「追本溯源」,旧地旧物经由文创赋予新生命,延续文化传统。复合式空间结合,比如民宿空间、艺术站等摆放文化文物、介绍当地风情;跨地的社群营造,诸如将当地传统产品引入他地,让更多人接触;以及深耕发展,与当地的人事物交流,文创带动文化传统延续,均为台青返乡发展文创的特征。

而陆青的知识力与市场敏锐度则带动当地产业「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也创造就业机会。然而,台湾在地方文史工作与社区营造经验明显丰富,吸引陆方相关单位来台取经与合作,像是进驻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景区的「天空的院子」何培 钧、前进福建嵩口古镇的打开联合文创舵手刘国沧等团队,为两岸文创开启合作桥梁。未来台青的文创力,加上陆青对市场敏锐的嗅觉,或能再创两岸合作的新篇章。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