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会志工 两岸人民好帮手◆文/林元裕《交流杂志107年12月号第162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当海基会联合服务中心广播声响起:「1号请到○号柜台办理,谢谢」,海基会周一到周五上午9时至下午5时、中午不休息的服务,就从这个熟悉的广播唱号揭开序幕。
民众洽公的好伙伴
前来海基会联合服务中心洽公的民众,以申请中国大陆公证书查验证为大宗,再者为陈情涉及两岸人民往来所衍生之各类纠纷,以及探病、奔丧等急难救助案件。
「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您好!请问您来办理哪种案件」、「请到这里填写验证申请书」,前来洽公的民众,在踏进海基会后,想必都曾听过志工大哥大姐上前热忱地询问,初步了解民众需求,并协助民众在临柜之前,正确完整地填妥表单。有了志工的协助,让海基会服务人员在临柜受理民众的案件时,处理效率提升,进而缩短洽公等候的宝贵时间。
海基会联合服务中心的志工服务区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前述的「爱心志工」,另一为「义务律师」。对于奉献一己时间、心力与专业,每位志工都怀抱各自的初衷与服务的热忱,本文将访谈爱心志工与义务律师各二位,分享他们长期服务的经验,包括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辛苦的一面,以及与民众互动温馨的一面。这些志愿工作者长期奉献的故事,交织成海基会处理两岸人民往来相关事务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
海基会爱心志工风雨无阻
海基会自2002年1月开始对外召募具有服务热忱之社会人士投入志愿服务行列,目前会本部及中、南区服务处合计共有41位爱心志工,协助来会洽公民众办理相关事项,以提升对外服务品质。
海基会爱心志工服务内容有:在第一线接待洽公民众,瞭解民众来会目的,引导或通知相关处室派员处理;引导或协助民众至服务柜台办理文书查验证或法律咨询等相关业务;提供文书查验证相关流程之简易咨询服务;为年长、行动不便或对本会文书验证不熟悉之民众代填书表等。
对两岸事务不减的热忱-陈丰文先生
曾在陆委会担任人事主任的陈丰文大哥,退休前即有志安排退休后投入志工行列,因为对于两岸事务熟悉亦具有热忱,退休后便加入本会爱心志工的大家庭,迄今已逾10年。
谈起投入志工服务服务的初衷,他表示:「当初觉得担任志工可以持续与社会保持互动不脱节,又可以服务民众,便选择原本就熟悉且专业的领域。」陈大哥也分享担任海基会爱心志工以来的心得,他表示:「多年的爱心志工工作,与海基会同仁相处和谐,如同家人一般,固定的出席早已成为了习惯,融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风雨无阻而且不轻易请假,没想到退休前提前规划的一个想法,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实践参与,已成为不愿意放弃的一项使命。」
对于服务的民众,因为涉及两岸且来自不同资历背景及教育程度,陈大哥表示:「我们会依照每个人的需求提供适切的服务,例如年纪较大的长者,在书写表达上较为困难,就可以针对其所需部分,做更多的解说与辅助;有些身体行动上较不便的民众,也可以适时透过主动问候来了解需求。」陈大哥补充说明:「因为每个民众需要志工协助的范围不尽相同,除了主动询问之外,倘若民众主动地愿意与爱心志工聊聊,我们都可以尽量的去帮忙到他们的需求。」
谈到这段在退休后继续奉献自我的志工时光,陈大哥露出欣慰又骄傲的表情表示:「非常荣幸,非常值得!」
康复后的阳光人生-赵丽蓉女士
原本是华视演员的赵丽蓉大姐,在明星演艺生涯告一段落后,因为对于两岸的服务业务感到兴趣,进入了海基会的大家庭,通过爱心志工的教育训练与实习后开始服务,至今已超过10年。
担任志工期间,赵大姐曾历经一场重病,承受几次手术与化疗的煎熬,一度在全身麻醉手术时面临生死交关,险因麻醉副作用无法苏醒而发出病危通知,所幸最后脱离险境。术后因配合化疗与休养,不得不暂停爱心志工的服务。
值得敬佩的是,赵大姐在康复后,仍持续投入爱心志工的服务,她表示:「不能意志消沉,精神上才能更健全富足」,一场大病使她更坚强乐观地面对生命,也更坚定了服务群众的人生价值,无形的成就感,让她总是以开朗的心情投入。志愿服务工作,面对的是各种类型的民众,也必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总是笑脸迎人的她,笑著指著身上的粉红志工背心说:「穿上这个,是不可以对人发脾气的。」
谈到服务10年来的感想,赵大姐每周总期待排定的时间到来,提供民众服务,同时与10年来像家人般的同仁相聚,更期许自己未来持续的奉献,散播乐观愉快的态度给每一位来会洽公的民众。
在赵大姐身上,我们感受到温暖的正面力量,纵然曾与病魔作战而饱受折磨,她以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因为投入志工行列,透过人跟人的接触,可以忘掉身上的痛苦,也是我一路走来,心中坚定且乐观的信念。」
海基会义务律师热忱无私
海基会自2005年12月对外招募义务律师,在会本部及中、南区服务处提供以面谈与电话方式询问的免费专业法律咨询服务,总计60位律师,以通晓两岸法律为主要特点,亦各自专精于民刑事、财经法、税法及劳工法等专长领域。以近5年而言,平均每年咨询服务个案皆超过1,200件以上,最多曾逾1,500件咨询个案。
兼具两岸法律学位及律师证照-吕锦峰律师
吕锦峰律师曾在中国大陆进修取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本身亦兼具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律师执照,秉持著以专业服务两岸人民的初衷,加入海基会义务律师的团队。
面对常见的个案类型,吕律师表示:「前来海基会法律咨询的民众,大多是大陆配偶的婚姻亲子案件,以及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所遭遇的投资法令或纠纷咨询,前者较多为离婚、继承权益的案件咨询,后者寻求法律建议的面向则较广泛。」
以大陆配偶继承权益的限制为例,吕律师表示:「她们大多只知道200万元的限制,但不晓得在相当的条件下也可以继承以不动产为标的之遗产,有几位咨询者在获得告知后,依法取得应有的权益,这令我印象深刻且感到欣慰,非常荣幸能与海基会齐力为两岸民众服务。」
精进专业 延伸触角-傅馨仪律师
傅律师具有美、日进修深造并取得法学、会计之学位,亦在中国大陆中国人民大学修读法学博士学位,是横跨法、商专业并具备两岸与国际视野历练之律师。
对于两岸交流衍生之法律问题,傅律师表示,近年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赴陆交流演讲,但平心而论,能够接触更多类型与性质的案件,是在海基会担任义务法律咨询时。期间,透过个案累积,她体会到两岸法律制度的思维差异,在与海基会同仁交流两岸法律制度新知,并帮助民众解决法律问题的同时,也让她有很多的启发与感触。
问及服务期间印象深刻的案例,傅律师娓娓道来:「有一件个案涉及未成年子女认领问题。在电洽讨论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一名母亲对于未成年子女权益保障的担忧,以及对于法律制度未知的无助。在经过数十分钟电话安抚与法律分析后,原本焦虑的口吻转为安定,最后该名母亲不断的感谢后才挂断电话,让我非常感动。虽然提供的是执业上的一般法律知识,但对于亟需帮助却不谙法律规定的民众而言,确实能解决问题且安然入睡,使我感受到拥有法律知识进而帮助需要的人非常具有意义,更让我对于海基会挹注资源及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非常感佩。」
与会务人员交流 提升服务综效
傅律师谈到:「在海基会法律咨询时,遇到民众的问题五花八门,举凡刑事诈欺、税务问题、经商纠纷、家庭生活、遗产继承、不动产投资等均有。虽然在律师执业是以商务案件处理为主,但海基会法律咨询案件中,涉及两岸家庭婚姻、夫妻财产、子女收养、赠与继承等家事问题甚多。因此我在咨询的时候会将海基会同仁所制作准备好的相关法律程序表单摆在手边,以提供民众更精准、迅速的回答。」
傅律师特别对海基会同仁的认真及专业印象深刻:「执业十多年来也协助过各公部门单位的法律咨询,海基会同仁们的服务热忱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还记得曾为了一个实务上罕见的法律问题,提供民众咨询完毕后,我跟法律处同仁们仍持续讨论了一天,虽然民众已经咨询到他们所需的答案满足的离开咨询室,但海基会同仁们还是继续研究民众尚未提问到的更进一步状况。这种精益求精的专业服务,累积我们每一次服务人民解决法律问题的知识能量,身为义务咨询团队的一员,深感荣幸。」
两岸人民的好帮手
海基会成立的初衷在于协助两岸人民往来相关事务,设置「爱心志工」与「义务律师」,除了重视并落实服务两岸民众的方针,亦可提升两岸人民往来时合法权益之保障。近年服务案件持续成长,这些免费资源提供民众许多实际协助,民众可善加利用。
服务的本质不求于物质上的回报,无私的热忱就像你我的家人,奉献的心力因为获得无价的满足而更显珍贵,暖心的服务,是海基会以服务民众为本的宗旨下,最美丽的一幅风景,而你我用满意与感谢堆砌的笑容,将会是给予他们最温暖、窝心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