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贸易战下 台商转型升级开辟新路◆文/蔡永平《交流杂志108年8月号第166期(历史资料)》

美中贸易战火蔓延全球,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对抗态势越来越明显,美国对中国大陆采取加征关税与技术性防堵等措施,做为三角贸易的其中一员,台湾无法置身事外。「产业转型升级」虽是老生常谈的议题,但在国际局势动荡下,正是给台湾一个蜕变的机会。

台商回流热络 瞄准「五加二」产业创新

今年6月底,G20峰会美中双方在场边会谈后,双方同意暂不加征新关税,但美国也不会移除已对中国大陆货品加征的关税。贸易战下,台商何去何从?中经院调查指出,多数台商因为东协低廉的劳工及土地取得成本,打算前往设厂,这跟1987年台湾解严后台商前仆后继前往中国大陆沿岸设厂如出一辙。然而,东协除了语言问题外,东协多个国家在劳动市场效率、基础建设等面向表现不佳,使台商在投资、营运过程中产生很多额外成本。这些问题短期内还看不到当地政府的解决方案,成为投资一大隐忧。

相较之下,投资台湾是一个较佳的方案。经济部统计,在中国大陆从事投资、生产的台商多以资通讯等高科技制造业为主。与东协各国相比,台湾已拥有相对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及高科技人才,能够为企业注入生产及研发的能量。去年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竞争力指数在全球排名第13位,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及研发项目的评比中有优异的表现。回流的台商可以在台湾进行生产研发、加速产品创新,创造更高收益。

今年台商回流情况热络,经济部长沈荣津预估,今年通过审查的投资案,总金额有望上看5,500亿,甚至可能冲高到6,000亿元,将带动台湾的产业升级及转型。总统蔡英文在执政3周年谈话提到,下一阶段的国家目标,不只再一次擦亮MIT招牌,更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创造「MIT upgrade」,让「台湾制造」不再只是零组件、代工,而是共同打造一个人工智慧、绿能、高科技,所有未来人类最好的生产和生活的「新经济典范」。

行政院自2016年推动「五加二」产业创新计划,针对绿能科技、生技医疗及国防等产业拟订相关策略,透过产业聚落、连接国内外人才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其中,「智慧机械」预计将物联网、大数据、3D列印等智慧技术导入精密仪器,透过智慧化产线提供创新、品牌及客制化的产品服务。回流台商若能与智慧机械计划合作,将能大幅提高产线生产效率及产品附加价值,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际科技大厂站台 迎接AI新时代

除了台湾既有的产业发展优势以及政府推动的相关政策外,国际科技大厂来台投资也是台商回流的利基因素之一,去年最令人振奋的消息莫过于Google、微软及IBM等国际企业来台投资。Google于去年3月启动「Google智慧台湾计划」,预计培育人工智慧及数位行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微软于同年1月在台湾设立AI研发中心,企图推动台湾产业AI化。这些国际企业的设厂将使上、下游产业在地理上聚集在一起,企业之间会因为竞争或合作等积极互动带动产业群聚的效果,强化彼此的生产效率。

「已经有台商将部分工控、电机与通讯设备类产品从大陆移回台湾生产,以免被美国加征关税,而产线调整需花3到6个月作业时间。」中经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分析师苏筑瑄说,她举例,半导体封装台商,为避免在中国大陆生产封装的晶片让美国有所疑虑,已有台商考虑将晶片移回台湾封装,以因应美国技术防堵造成的潜在影响。

此外,回台设厂需要资金、人才、技术,也将成为活络经济的转捩点。台经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认为,台商回台投资的计划,可能在未来两、三年慢慢实现,目前看来,产品销往美国、高附加价值的产业类型,会优先选择回台投资或扩大在台产能,这波台商回流潮不只是支撑短期经济成长动能,也有望推动制造业往高值化转型。

中信金首席经济学家林建甫表示,台湾企业八成属于中小型企业,具有弹性灵活、高度兴业精神特质,从事加工、代工为主,但极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随著5G、AI智慧化时代来临,搭上这波浪潮创造新气象,例如,汽车、自行车、纺织业、农业、医疗等行业。汽车搭载智慧化功能如感测、定位技术、物联网、网路通讯等,也是全球未来主要趋势。随著节能环保、健身风潮兴起,台湾自行车更是国际领头羊,从基础的碳纤维框架到增添GPS定位、心率监测、社群分享等功能,将成为主流运动。「未来农业不再是看天吃饭」,建构智慧农业产销与数位云端服务,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赖,并精准掌握农作物生长情况与消费需求。

台商转型三大类 携手新创团队优势互补

产业观察人士指出,台商转型升级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跳脱原本产业转投资,如传产加工制造业改做餐饮服务业;二是提升公司主产品的附加价值,甚至与新创团队合作;三是并购同业,将竞争对手的技术、Know how、人才招揽到旗下。前两项的做法最多,但他直言,台商转型成功机率不到一半,尤其是面临二代接班问题以及中国大陆环境丕变,让转型之路增加难度。部分台商希望透过与新创团队结合,为企业增添新动能。他举例,一家新创团队主要投入次氯酸抗菌产品,清洁、消毒,最常使用在婴幼儿家庭、医院等环境,而一家台商从事制造除湿机、空气清净机,为国际代工品牌大厂,原本双方有意合作,台商希望将对方的清洁消毒功能加入产品中,提高附加价值,但因新创公司忧心台商入股后会失去公司主要经营权,最后无疾而终。他惋惜说,新创团队欠缺融资管道最需要资金,而台商产业转型升级最缺创新技术,若双方能优势互补,对于产业转型或新创研发之路将减少许多绊脚石。

「台商的银弹普遍来说都很充足,却长年放在香港、新加坡等海外,需要一个管道回台。」产业人士表示,台湾近期订定的《海外资金回台专法》有解套办法,一个是让企业OBU资金能回台进入实体投资,且投入政府鼓励的实体产业,税负可以从8%降到4%至5%;另一方面,透过此法回台资金,不分本金、所得性质,不对资金过往历史查证。「台商最怕针对资金查旧帐,这对台商产权归附有帮助。」总体来看,未来台湾的租税规划会越来越往与实质经济匹配的方向发展。

负责兴建多个主题乐园包括环球影城、香港迪士尼、奇美博物馆等乐园设施的豪门国际开发股份董事长简廷在表示,台商面对美中贸易战的情况,需拟定不同的策略,刺激内部转型,进行跨产业结合,并共享事业,改变产品特质,提升产品附加价值,调整供应链布局,这也可能是台企一次重生的机会。

专家:别走削减成本老路 维持创新不二法门

综观分析全球局势,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健全认为,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加上美国总统川普不按牌理出牌,存在升息、缩表、长债、短债利率倒挂所暗示的景气衰退等问题。美中贸易战虽能推动台商回流,加速转型升级动能,但也必须有好的战略布局,建议把握台湾优势,可考虑投资美国,与美国数位经济连结,扮演美国再工业化的伙伴。

如何把握台商回流进行产业升级?王健全指出,台湾要摆脱代工,需要好的思维,包括在供应链、原产地与税则进行调整,系统性解决「五缺」问题。而台资汇回也必须与此扣合,且在自贸港区作深层加工,让厂商能得到附加价值的机会。总而言之,「东进西进,最终目的要上进」,台湾仍需要努力研发,让格局变大。

全球经济及政治情势瞬息万变,台商如果走上削减成本的回头路,便会错失转型的契机,未来要回过头进行产业升级恐怕只会更加困难。在这关键的时局,台商不妨选择回台投资、持续创新,维持企业优势、创造更多可能性。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