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2019年G20峰会 一场缓解贸易旱象的及时雨◆文/刘剑《交流杂志108年8月号第166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2019年的G20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于6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召开。大阪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与特殊政经地位的名城,曾一度成为日本的首都,1995年的APEC领袖会议也曾在此举行,从约150年前开港以来,就是日本迈向国际化的重要门户。

维安升级 全城警戒

G20成员国的GDP总额占世界GDP 90%,贸易总额占世界80%,人口总数为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因此,G20峰会是解决当今世界金融与经济问题最重要的会议,也是全球地域政治较量的最重要场所。本届在大阪举行,可说是日本举办过的最大型国际会议,为了让全程顺利安全,日本在6月27日正式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管制与警戒措施。不仅大阪全市实施交管,阪神高速公路更全线禁行;部分地区停班停课,从全国各地调派超过3万名的支援警力也创下历史新高。

而且因为G20前夕香港爆发反送中示威,以及大阪吹田市在6月16日才发生袭警夺枪事件,加上日本警方接获反美、反俄团体发动抗议情资,在在都使维安规格不断升级。从另一层意义来看,除了让大阪累积国际大型活动经验,日本在会议期间也安排各国元首和伴侣体验在地文化,对于2025年的大阪世博会而言,不啻已经打响了前哨战。

全球主要经济体仍对WTO寄予厚望

6月28日开幕当天,各成员国领导人齐聚一堂,讨论有关贸易及环保问题的合作措施。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数位领域特别会议上强调,「数位化具有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国际社会课题的可能性。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数位化的作用,必须要制定国际性的规则」。资料是21世纪的石油,为促成资料的自由流通,近年来日本推出一个新名词「DFFT」(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亦即「可信赖的资料自由流通」,此概念最早是由安倍于2019年1月23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意在让生产与消费环节产生的海量资料可以跨越国界,自由流通。

本届安倍利用主办国优势,再度提出倡议,已开始获得多数与会成员的认同。而在美中贸易对抗加深的背景下,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否还能扮演多边对话与解决纷争的平台,也为各国所关注。对于架构「数据流通圈」,安倍表示,力争在2020年6月的WTO部长级会议之前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将制定规则的谈判架构称作「大阪轨道(osaka track)」,宣布正式展开谈判。从各国领导人的反应来看,除了美国,透过WTO多边对话机制解决贸易问题,仍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识。

尤其6月29日闭幕并通过的「大阪宣言」也明示,「应为达成开放市场,实现自由公平且平等、具透明性与可预测的安定贸易及投资环境而努力」,对于包括争端解决机制在内的WTO改革,宣言中也表示应尽速进行。诚如安倍在闭幕式中所说的,「随著全球化的进程,在对快速变化情势所带来的不安及不满的对立中,国际社会是可以团结一致、应付各项课题,发出强而有力的讯息。」不论G20是否团结,但WTO做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贸易沟通平台,还是被寄予厚望。

「川习会」是本届最大亮点

本届G20召开前夕,「川习会」可说是未演先轰动,因事涉后续美中贸易战的发展,影响全球至巨,不只各界对会面结果多所臆测,川普也在事前发出若未能达成协议,将对所有输美中国大陆商品加征关税的警告。6月29日上午,川普与习近平所率双方代表团经过80分钟的会议后,同意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重启贸易谈判,美方表示暂停对中国大陆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后续由两国经贸团队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也允许华为向美国企业采购设备。对于这样的结果,全球主要经济体不仅松了一口气,也热切希望美中贸易战能就此趋于缓和。

但此次的休兵和2018年G20「川习会」后的停战有所不同。首先,此次休兵并没有最后期限。2018年有90天的谈判期限,若无法达成协议,关税比例将从10%提升至25%。

其次,此次中国大陆同意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美国将开列农产品清单。2018年则是中国大陆同意立即开始从美国购买农产品,并提出追加进口美国农产品等1.2万亿美元的商品。此次中国大陆从主动变被动,且购买多少还需讨论及谈判,显然态度转趋强硬,已不再愿意主动让步。

第三, 2018年「川习会」晚宴,习近平是乘坐专车抵达川普下榻的酒店,此次「川习会」地点是在举办G20会议的酒店,且仅仅举行80分钟的会谈。

整体以观,此次「川习会」除了川普宣称是超出预期的胜利,但因有前车之鉴,各界在欣慰之余仍普遍以较冷静的态度观察后续发展。另,从欧盟、日本、印度在贸易战上的态度来看,美国似未料到国际社会的阻力比遇期还强。且川普正面临国内诸多企业反对加征对中关税,同时川普也获知有美国百名专家学者及前官员致川普及美国国会的公开信将于7月3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反对视中国大陆为敌人,显示美国国内对于川普的关税政策仍存在大量反对声浪,为选举考量,川普在选前放低姿态,应可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川习会」前夕就有媒体报导,美中在G20举办前就已达成暂时休兵的协议,甚至指出习近平之所以同意与川普会面,主要就是川普同意这项初步协议。无论报导是否属实,此次「川习会」的结果,可说是为即将面临「干旱」的全球贸易带来一场及时雨,虽然解决不了长期旱象,但短暂的甘霖仍然鼓舞了全球股市,让经济穨势看到了一线生机。

G20联合公报仍以促进自由贸易为基调

日本大阪G20峰会于6月29日落幕,根据会后联合公报,有共识也有分歧。

共识方面:

1.力促自由贸易:各国将加速推动争端解决机制等WTO改革,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的贸易环境。

2.无海洋塑胶垃圾目标:通过减少海洋塑胶垃圾的「大阪蓝海愿景」(Osaka Blue Ocean Vision)方针,并提出到2050年将海洋塑胶垃圾降至零的目标,为国际社会首度设定明确数字目标。

分歧方面:

1.未谴责保护主义:在美国反对下,最后未将谴责保护主义的措辞纳入正式公报,取而代之的是呼吁自由贸易。2018年阿根廷G20峰会也是在美国反对下,未见「反保护主义」表述。

2.巴黎气候协定:除了美国以外,其余19国都再次确认「巴黎气候协定」的不可逆转性,并承诺全面落实协定的决心。美国则重申退出协定的立场,理由是对本国劳工及纳税人不利。

整体而言,G20成员国普遍认为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而在美中贸易战尚未完全化解之际,全球经济持续面临下行风险,必须采取进一步行动刺激经济增长,这应该是此次会议最大的共识与成果。

「川金会」成了G20会后最大花絮

G20落幕后,6月30下午川普在南韩总统文在寅偕同下至板门店远眺北韩。川普不仅成为美国首位亲眼目睹北韩光景的总统,更跨进38度线属于北韩的一侧,与金正恩第三度握手会面。可以肯定的是,川普这历史性的一步将在美国历史上被记上一笔,并有助缓解朝核危机,为争取连任加分。对于金正恩而言,板门店「川金会」除了一扫今年2月河内「川金会」失败收场的阴霾,更可对内强化「伟大领袖」的形象。至于做为牵线人的文在寅,则让南韩民众不至于对「阳光政策」失去耐心。

整体而言,这场国际政治中罕见的高层快闪,应该是一次三赢的「闪电会晤」,其中虽然再次突显川普不按牌理出牌的作风,但此举仍普遍赢得正面评价。

G20峰会具有主要经济体的对话功能但纷争未解

G20峰会是2008年11月为应对美国雷曼危机而召开的会议,除了在美国金融次贷危机蔓延的2009到2010年,曾经一年举办两次以外,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并以金融与世界经济领域为议题,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对话平台,成员国也尽量利用此一平台进行双边或多边对话。例如6月27日G20峰会举行前夕,安倍晋三就与习近平会晤,双方达成10项共识,安倍也邀请习近平于2020年樱花绽放之际正式访日,进一步推升两国关系。又如,川普与普京于6月28日举行双边会晤,就伊朗、叙利亚、委内瑞拉及乌克兰等情势交换意见。

然而,美中贸易战虽在此次「川习会」后暂获缓解,但双方的对抗已不限贸易范畴,而是全面且具结构性的较量,包括科技、军事,乃至意识形态的对抗,川普或许让于一时,但「制中」政策将会持续推动。另一方面,G20峰会刚落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旋即在7月1日建议对价值40亿欧元的欧盟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日本也在同一天突然宣布要制裁南韩半导体。由此可见,促进自由贸易虽是此次G20的共识,但世局多变,恐非只字片语所能应对。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