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当眼见不能为凭《交流杂志108年10月号第167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随著「网际网路」这个跨时代的发明普及到家家户户,人类正面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资讯大爆炸时代,知识、讯息、影像被大量复制,以极快的速度被传递到阅听大众眼前,过去被视为权力象征而被限制在一小群人手中的珍贵知识,如今已变成人人可及的「民生用品」。然而,当所谓的「知识」可能被移花接木任意编纂改写,当每个人都可能出于私心断章取义随意诠释窜改讯息,当科技已进步到可透过影像处理让一个人讲出他从未说过的话,你每天所接收的讯息及影像,究竟呈现出多少的真实?
每天,全世界都暴露在虚假讯息的威胁当中,近期世界各国的民主选举或公投,都有假新闻操作的痕迹,台湾也无法幸免于难。中共利用民主社会开放多元的特性,见缝插针进行挑拨离间,在台湾制造冲突与对立,两岸资讯战早已打得正酣。本期焦点「你的耳目被绑架了吗?」就是在因应这场资讯战,提高社会大众对虚假讯息的警觉,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讯息的辨别与查证,将是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
对岸一手在虚拟世界里对台湾进行分化,另一手则在实体世界中对台湾进行国际空间与经济的封锁,并随著2020台湾总统大选的到来而步步进逼。然而,限缩陆客来台并不能减损台湾对国际旅客及国内游客的吸引力,挖走我友邦也不能改变台湾作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的事实,种种打压,只会将台湾民心推得更远。
随著香港情势从「反送中」升级到「光复香港」,北京当局在是否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上陷入两难。作为「一国两制」的试行区,香港一旦遭受中共强力镇压,势将冲击「一国两制 台湾方案」的政治进程;而作为「独立关税区」,香港在美中贸易战下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旦美国取消香港的特殊贸易地位,中国大陆将失去一个可以利用的缓冲区。面对相互连动的香港情势、美中贸易争端以及台湾问题,习近平在中共建政70周年的讲话透露出的讯息,相当值得我们细细解读。
作为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两岸人民虽无法自外于情势变化,但宏观局势的冷冽诡谲,不能浇熄两岸民间交流的温度。本期「人物札记」两篇故事的主角,一位是在大陆开业的台籍中医师,也是第一位在大陆担任院长职的台湾人;另一位则是「台湾的媳妇」陆籍配偶,同时也是优秀的越剧演员。他们都勇于到对岸追逐梦想,也在与当地人民交往的过程中,建立最真挚的情谊。本期也提到两岸博士的就业困境,在教职难寻的情况下,或是进入企业,或是到对岸另谋发展,是迫于无奈,还是视为挑战,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如何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好,是人类的共同企盼,不分两岸。过往最让台湾观光客诟病的大陆厕所,在习近平一声令下,改建或新建如革命风潮般动了起来。上海在借镜台北多年后,也颁布「史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规定,并计画逐步扩及其他城市;就连居家空间,两岸也都不约而同出现越来越多的「囤积症候群」,促成教你「断舍离」的「居家整理师」这种新兴行业。
「断舍离」是为了断开多余物品的缠累,同样的,在资讯爆炸的今天,面对各方的讯息,也要学会「断舍离」,别让各种似是而非的海量讯息成为负担,更要停止转传,断开假讯息的传递网络,拒绝成为散布假讯息的共犯。
在这个虚假讯息充斥的年代,眼见已不能为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与情感交流,却是无法造假、不能复制的最真实体验。让我们互勉,适时「断」开手机的缠累,「舍」去通讯软体,「离」开键盘,积极迎向人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