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深假影片威胁全球民主与国家安全 应建构防制网反制◆文/罗世宏(中正大学传播系教授、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董事长)《交流杂志108年10月号第167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许多人应该还有印象,大约去(2018)年8月的时候,LINE群组流传著蔡英文总统说「小三通、通三小」的影片,并且抨击「怀疑吗???不用怀疑 这就是『我国』元首的水准」。

事后证明,这是一段被截头去尾、断章取义的影片。还原事实真相,原始影片是蔡英文在8年前走访金门水头码头的演说画面,而且蔡英文当时说的原话是:「我还记得当年我做这个小三通的时候,其实当时的社会是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有些人对我的小三通抱著一种嘲笑的心态,我还记得当年有人笑我说,『小三通,通三小』。但是今天看到一年往来的人次有 160 万人,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很多事情都要有个开始,而且是一个很辛苦的开始。」

无独有偶,今(2019)年5月,脸书、推特及YouTube等社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美国众议院民主党籍议长南希.裴洛西(Nancy Pelosi)的影片。影片中,裴洛西彷佛宿醉般口齿不清,甚至语无伦次。这些经过人为故意放慢播放速度的影片,是为了塑造裴洛西处于一种精神状态不正常或失态的形象。其中一支影片,甚至还获得她的政敌川普总统在推特上转发分享!

上述这些丑化蔡英文和裴洛西的影片,或经过人为刻意剪接,或被故意调慢播放速度,其实都脱胎于真实的原始影片,塑造出确有其事的印象。可见人们很容易在未经查证的情况底下,轻易被影片所惑,甚至被影片欺骗!

「深假」影片威胁民主

更可怕的还在后头。目前,深度学习演算法(deep-learning algorithms)已被应用于合成视讯和音讯,可以轻易制造出真假难辨的影片。这些能够凭空造假影片的相关技术,由于具备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与造假(fake)这两种特性,所以又被简称为「深假/深伪」(deepfake)。

「深假」影片技术自2016年以来,已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最知名的是德国与美国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研发的Face2Face。利用深假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让影片中的主角(美国前总统小布希)说出任何话,做出任何表情,栩栩如生,完全没有违和感,也不会令人怀疑这些话和表情不是出自影片中的主角!

深假技术的精进,让任何人得以轻松造假影片,并且透过社群媒体和即时通讯软体流传。这样的技术和应用,势必会对民主政治赖以维系的选举公正造成不小的影响,特别是选前刻意流传的造假影片,或将足以改变或翻转选举结果。无怪乎,身为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的参议员马可.鲁比欧(Marco Rubio)即在去(2018)年公开示警,深假技术操作下的影片可能在选举过程中成为有心人利用的宣传武器。以假乱真的影片,让政治人物说出他从未说过的话,或承认他从未做过的事,若在选举前夕疯传,可能没有人有能力及时查核事实,甚至在当事人都来不及否认之前,选举结果已成定局,或将造成原本该当选的人落选,原本不该当选的人胜出。如此一来,民主社会的基本游戏规则将被彻底改写,选举公正再也无法获得确保,而且选后的纷争和动荡也将没完没了,造成社会进一步的撕裂和对立。

各国的忧虑

同样对假新闻与深假技术的威胁感到忧虑的,还有英国国会数位、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今年初,英国国会数位、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发表一份名为《虚假讯息与「假新闻」》(Disinformation and ake NewsGFinal Report)的调查报告,希望了解网路虚假讯息对政治选举的影响。该委员会主席戴米恩.柯林斯(Damian Collins)议员提出诤言并呼吁,吾人应正视深假技术对民主造成的威胁,而且谷歌和脸书等社群媒体平台应担负责任,协助社会大众免于虚假讯息、「假新闻」和深假影片的危害,否则民主政治的健全运作将陷入严重危机。

这样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两位美国资深学者包括西北大学的狄尔波洛斯(Nicholas Diakopoulos)教授和维吉尼亚大学的詹生(Deborah Johnson)教授预测,深假影片不仅可能会用以下7种方式影响选举,而且其中某些手法几乎已经在现实中发生:

  • 剪接虚实交错的画面,借此美化特定候选人,例如过度美化其从军经历和英勇事迹,以博得退伍军人群体的支持;
  • 刻意造假并散播丑化特定候选人的影片,例如在造假影片中呈现特定候选人进行政治密会及台面下交易,以松动选民对该候选人的支持力度;
  • 利用造假影片凸显特定候选人伪善的一面,并用证人现身控诉的方式,打击特定候选人的诚信和形象;
  • 以特定候选人致函支持者的方式,发送电邮误导选民前往错误的投票所,造成其支持者无法顺利或及时行使投票权利;
  • 散播造假的录音档,引起选民对特定候选人失言的反弹,以削减其选民支持度;
  • 外国势力意图影响选举,利用造假证据和深假影片威胁特定候选人支持者不得投票,否则将公布并散播特定候选人性侵未成年人的丑闻证据和造假影片……等等;
  • 万一在竞选辩论会上失利,失利的一方可能利用造假的爆料影片,捏造选委会与辩论胜利方私下合谋的事实,意图破坏选举委员会的公正形象。

凡此种种,或甚至是掺杂两种以上手法的深假影片或录音,极可能在今后全球各地的民主选举中出现,防不胜防。

怎么办呢?

防制手段

有效的防制手段,或许是在选前3个月期间加重社群媒体平台的法律责任,确保来历不明且涉及候选人的影片和录音档,必须经过严谨事实查核后才得以在社群媒体平台上广泛流通,否则应该降低其散播的速度和广度。再者,也可以参考法国的立法,允许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前3个月内,有权要求社群平台下架可能影响选举公正的虚假讯息和造假影片,而社群媒体平台在接获这类要求后必须于48小时内决定是否下架处理该讯息或影片。

此外,法国的《反资讯操纵法》也授权媒体主管机关得下架受外国势力控制或影响的电视频道,如果这些频道被认定有影响法国选举公正性的不良意图。

当然,除了这些选举期间的法律防范措施之外,想要彻底防范虚假讯息与深假影片危害民主与国家安全,最根本的作法还是提升全民的数位媒体素养,让全民养成批判思考与辨认真假的基本能力,并且让他们建立事实查核与不轻易转发分享未经查证属实的讯息或影片。

最后,民主社会若要捍卫民主体制与国家安全,必须重建优质的数位资讯生态体系,让具有公信力的优质媒体得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让真相的声量有机会压过谎言,使优质新闻媒体胜过不负责任的内容农场和来历不明的网站。民主政治与优质新闻业是命运共同体;正如美国报业巨擘普立兹(Joseph Pulitzer)在100多年前对我们的提醒:「民主政治和新闻业会一起提升,或是一起沈沦。」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