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日本减塑 订塑胶资源循环战略◆文/杨光明(旅日作家)《交流杂志108年12月号第168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1

减少塑胶制品(减塑)已成国际问题,日本在减塑方面被说成是后进国,今年5月底日本订出「塑胶资源循环战略」,要减少用完即丢的塑胶垃圾25%、废弃塑胶要进行百分百的有效利用,这被视为许下豪志。

全球每年至少有900万吨塑胶垃圾流入海洋,对海洋生物及地球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日本于今年6月底召开20国集团(G20)大阪高峰会时,居于主导地位促成与会国达成「大阪蓝色海洋愿景」协议,同意以2050年为目标,将海洋塑胶垃圾减到零。

塑胶垃圾资源回收 约6成被送进焚化炉烧掉

日本的说法是,日本排出的海洋垃圾不到全球的1%,塑胶回收率高达84%,算是全球顶级的水准,但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日本民众努力做分类,希望能进行资源回收的塑胶,其中大部分却被送进焚化炉,很多是在日本境内被燃烧处理掉。

日本的评论家夫马贤治表示,日本在进行塑胶的资源回收方面有所谓的「3R」,就是塑胶的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回收(Recycle)。日本政府及企业对于资源回收的概念是包括材料再生(Material Recycle)、化学再生法(Chemical Recycle)及热回收(Thermal Recycle)这3种。

所谓材料再生,譬如将宝特瓶垃圾再利用制成宝特瓶,或塑胶垃圾制成铁路月台的长板凳、桶子等。但若使用资源回收的方法,多次回收利用的塑胶分子会劣化,导致品质变差,无法使用,因此有待新的技术,也就是运用化学再生法。

化学再生法是将塑胶垃圾分解成分子之后,再变成塑胶素材的方法,分解工程需要大工厂,需有庞大资金。日本塑胶再生率84%当中,仅有4%进行化学再生法处理。23%是进行材料再生处理,其中15%出口到中国大陆进行回收,在日本国内进行材料再生处理的仅8%。今年因中国大陆政府禁止进口塑胶垃圾,所以日本相当伤脑筋。

在日本,塑胶再生率84%当中有将近6成是进行「热回收」,譬如将宝特瓶等塑胶放进焚化炉燃烧,回收热当做能源,这些回收热可运用于火力发电、温水游泳池,被称为「垃圾发电」。

日本减塑创新商机 企业研发新材料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日本要减塑的课题就是塑胶垃圾量庞大,2017年的总排出量为903万吨,比前一年增0.4%,时隔4年增加。去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报告显示,在日本,使用于容器或包装的塑胶平均每位国民约是32公斤的垃圾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

尽管业者推广让消费者购买洗涤剂时可买补充包以减少塑胶瓶罐包装,但洗涤剂所产生的塑胶也在增加中。日本石碱洗剂工业会的统计显示,洗涤用的液体洗涤剂或洗发精、润发乳等8项制造,2017年使用塑胶的总量为7万9,000公吨,比前一年增加2.5%。

日经报导说,减塑的有效方法就是运用替代材料或资源回收成原材料,但是日本在这方面的作法还落后于其他国家。全球化学工业龙头德国巴斯夫集团(BASF)、南美石化工业龙头巴西Braskem等公司都陆续改为量产生物塑料产品(Bioplastic),现阶段全球的使用量是日本的50倍,一年约200万吨。

全球有些大企业愈来愈重视ESG投资,也就是将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ety)与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面向的风险与绩效纳入投资考量。美国的跨国消费日用品公司宝侨(P&G)决定努力在2030年之前让所有包装可再利用。英国与荷兰的跨国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Unilever)等公司也决定在2025年之前,将包装用的塑胶改为可再利用、回收、具有生物分解性的材质。

日本的企业被指在友善环境的工作做得不够积极,现在有部分企业开始动起来。今年1月,日本有265家公司及团体组企业联合要提出减塑对策,担任联合会会长的花王公司社长泽田道隆表示,要研发塑胶垃圾的回收技术,不是让塑胶垃圾丢进焚化炉焚烧就好。

总社位于东京的生活日用品大厂花王积极减塑,推出产品补充包商品后,产品所使用的塑胶减少了9.3吨,尽管比例只占日本整体的1%以下,但花王目标在2030年之前,包装容器采用生物塑料,一年流通量3亿个,借此可对环境造成较低的负担。此外,花王目标包括工厂在内的所有据点,塑胶垃圾的再生率达100%。

生产高机能纤维、树脂、化学品的知名日本厂商库拉雷(KULARA)设在美国的工厂将斥资1,500万美元生产用于食品包装用的保鲜膜生物塑料,预定2020年初开始生产。

此外,去年8月,日本第一大餐饮集团云雀(Skylark)控股公司决定在2020年之前旗下餐饮店将禁用塑胶制吸管,创日本大型外食产业首例。这个集团一年所用的塑胶吸管多达1亿5,000万支。此外,餐厅连锁品牌Gusto推出以玉米为原料的环保吸管,取代塑料吸管。今年初开始,东京有些大饭店开始使用木制吸管。

日经报导指出,日本以前在汽车的环保规制、家电产品的节能技术方面强,成为产品的优势。为了环保,今后如果能集结智慧进行创新,譬如改变素材、加强回收技术等,估计可带来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毛额(GDP)4%,约20兆日圆(约新台币6兆元)的经济效益。

约9成日人关心海洋污染 但塑胶袋一年用约305亿个

日本内阁府10月25日公布一项有关塑胶垃圾问题的民调显示,有89%的民众关心塑胶垃圾造成海洋污染。对于塑胶垃圾的问题,33%民众回答「非常关心」,55.5%民众回答「算是关心」。9.1%回答「不太关心」、1.7%回答「毫不关心」。

民众被问到利用塑胶有过度服务的情况为何,在复选的情况下,回答「装便当用的分装容器或摆饰」为50.3%、「购物塑胶袋」为50.1%、「网购等的商品包装、缓冲或保护材料」为45.8%、「饮料的吸管、搅拌棒」为44.8%。

日本环境省(相当于环保署)估算,日本一年的塑胶垃圾量约900万吨,塑胶袋的年间消费量是30万至40万吨,约占总体塑胶垃圾量的3%至4%。另方面,日本聚酯纤维业界团体的说法是,在日本流通的塑胶袋一年约20万公吨,以数量来说,约为每年垃圾总量900万吨的2%。

东京农工大学教授高田秀重指出,塑胶垃圾污染海洋、河川,最多的就是宝特瓶,其次是食品的包装等。日本环境省的主管也表示,日本的食品有过度包装的情况,不仅是要减少塑胶袋,也要减少这类的塑胶制品。

高田说,塑胶袋容易被风吹走,飘到河川或海洋,虽然塑胶袋垃圾数量占整体塑胶垃圾量的比例小,但已是海洋垃圾的主因,一定要采取对策。

在日本,部分地方自治体已实施针对塑胶袋的措施。富山县是日本地方政府中率先实施与县内超市等签协定,2008年4月起停止提供免费塑胶袋。超市的一个塑胶袋收费5日圆、洗衣店一个塑胶袋收费10日圆,11年来已减少使用约15亿7,000个塑胶袋,约减少了1万6,000吨塑胶垃圾。富山县民众由10%至20%自备环保袋的情况提升为95%,居日本全国第一。

台湾的超商、超市大致上已实施购物塑胶袋收费,但日本因为许多超商、超市抗拒这样的措施,若是外国人看到日本超商或超市,结帐店员迅速用大大小小的塑胶袋包装时,应该会很惊讶。2002年统计指出,日本使用塑胶购物袋的情况是一年305亿个,有人指出,将近20年来这数字应该更多。

日本政府11月4日决定明年7月1日起所有零售店的购物塑胶袋,若是用石化资源等制成,业者有义务要向消费者收费;但如果是以植物为原料、生物塑料含25%以上的塑胶袋,或是可在海中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的塑胶袋,厚度0.05公厘以上重复使用的袋子就不需付费。

日本环境大臣(相当于环保署长)小泉进次郎11月1日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表示,借由购物塑胶袋的收费,希望能让民众加深对塑胶垃圾问题的了解。

推动减塑政策需要魄力,日本政府也摩拳擦掌,准备洗刷「后进国」的称号。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