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编辑手记》城市发展 始终来自于人性《交流杂志109年2月号第169期(历史资料)》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随著农业向制造业及服务业经济型态转型,乡村人口持续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愈来愈扩大,从19世纪工业革命至今,世界人口增长了6倍,但城市人口却增长了近60倍,动辄一两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屡见不鲜,有些城市的人口甚至超过台湾人口总数,密集程度高,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多,水电短缺、效率低落、交通乱象、环保污染等现象丛生。

既然「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如何应对与解决这些民生日常的课题?本期焦点提供了台湾与欧美城市的案例。美国第一座智慧城市位于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利用物联网技术,完成水电资源的数据建设;英国伦敦从行人交通到大众运输、机场接驳、缴交停车费,都能看见智慧导入;丹麦哥本哈根运用「解决方案实验室」为智慧城市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台湾也有多个县市早就加入智慧城市的行列,尤其桃园市民卡结合消费、缴纳规费、借书证等等功能,为市民带来便利的生活,名闻遐迩,已连续4年获选全球性竞赛的七大智慧城市之一。

科技智慧可以让城市居民生活更便利、资源更节约,也是让城市永续的重要策略。也有许多小而美的城镇,人口不多,提倡的是从吃到行到育乐的「慢生活」,甚至逐渐形成「慢城市运动」(Slow City Movement)的认证机制。截至2019年7月,全球已经有262个国际慢城分布在30个国家和地区,愈来愈多小城镇以争取成为「国际慢城」为荣,从2014年花莲凤林镇获得台湾第一座国际慢城认证后,陆续有嘉义大林、苗栗南庄及三义通过认证肯定。慢城强调地区性的个人生活方式,并活用当地历史与文化传统进行生产及销售,这与台湾近年来推动的乐活概念及文化生态旅游,可说不谋而合,旅游业者也陆续针对这类的旅游方式大力推销,带动各地的观光转型。

而城市透过影视的拍摄及宣传推动观光,可说是当前最夯的行销手段。本期内容可以看到许多城镇因影视拍摄而爆红的有趣故事,例如2008年,导演魏德圣以《海角七号》一片缔造至今无人能敌的5.3亿国片票房冠军。当年的《海角七号》让在屏东恒春的「阿嘉的家」,游客纪录最高一个月达到52万人次,让恒春的产值一年达到40亿元。接下来,魏德圣计画打造一座结合历史、文化、艺术、教育、观光、娱乐、游戏、电影、科技、建筑等十大元素的「丰盛之城」,刻划台湾大航海时代的辉煌,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与「城市化」一样,「老龄化」也是当前现代化国家的普遍现象,城市化程度愈高,养老压力也愈大,如何养老成了许多人共通的话题。近年来,在西方国家行之有年的「抱团养老」,也开始在两岸受到普遍关注,例如台湾牙医师李伟文偕同12位朋友,相约在台南找一块地「蜗居」,准备合盖一栋小坪数的「老人公寓」,他认为,若能与许多有共同生命经历或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居住在左邻右舍,应是最幸福的事。

幸福很简单,也很难得,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对于本期介绍的台湾科技大学一群热情洋溢的学生来说,也有他们自己定义的幸福。这群学生甘愿放弃寒暑假悠闲享乐,自费远赴印尼、越南偏乡服务,化身「行动工程师」,协助当地弱势社区改善基础设施。这群学生志工虽然白天工作又热又辛苦,但晚上躺在清凉的荒原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交心,还能在映照满天星斗的水池中游泳,在创造别人幸福感的过程中也找到自己的幸福感,踏实又温暖。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