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驳火 「蓝点网路」力抗「一带一路」◆文/林廷辉(中央警察大学水上警察学系兼任助理教授)《交流杂志109年2月号第169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2017年11月,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John Trump)在越南提出「印太战略」后,美国政府随即定调此一战略核心价值为「自由与开放」;2018年4月,美国国务院亚太副助卿黄之翰(Alex N. Wong)在解释何谓「自由、开放」时,外界大多认为美国仅强调价值,并没有具体的作为,与中国大陆提出「含金量」成分较高的「一带一路」(或称「带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相较,似乎逊色不少。
美国「蓝点网路计划」有法律授权
然而,民主国家无论对内、对外执行某一项政策或计划,其内容只要牵涉到人事、预算与资源分配时,立法规范、透明化与会计监察便成为这项政策或计划的基础,只要是法治文明国家大多如此。川普政府的「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战略」(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Strategy)也是在这样的脉络下著手进行,因此,美国在2018年10月先由国会通过《促进发展改善投资利用法》(Better Utilization of Investments Leading to Development,简称BUILD法案),行政部门取得法律上的授权后,同月成立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DFC),取代「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versea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OPIC),「印太战略」具体作为「蓝点网路」(Blue Dot Network, BDN)计划,便由「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具体设计、规划与推动。至于为何称为「蓝点网路」计划?所谓「蓝点」乃是借用美国已故天体物理学家萨根(Carl Sagan)著作「淡蓝圆点」(Pale Blue Dot)的概念,该书说明了这个蓝色小圆点,就是无人太空船「旅行家一号」(Voyager 1)自64亿公里外拍摄的地球。
如果仔细审视「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国务卿蓬佩奥(Michael R. Pompeo)、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署长葛林(Mark Green)、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与财政部等官员,博勒(Adam Boehler)的人事案在2019年9月26日经由美国参议院同意,经由川普任命为「国际开发金融公司」首届执行长,显然「国际开发金融公司」由美国政府主导,至于从业界出身的执行长博勒曾表示,中国在全球投入1.3兆美元建设基础设施,未来可能会压垮部分新兴市场经济,风险极高。
至于「国际开发金融公司」经由国会同意预算,资金能量已达到600亿美元,计画将结合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及欧盟等先进国家企业共同合作,目前已确定的包括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BIC)及澳大利亚外贸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共同主导,针对不同国家的基础建设进行审核及认证,在亚洲和全球推动「市场导向、透明及财务永续」,有别于「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发展。
「印太战略」的三份报告
前述计划当然是为了配合川普政府「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战略」之下的产物,除了国会立法授权外,行政部门在推动该项战略是有节奏性的:首先是2017年年底「印太战略」提出后,美国白宫照往例公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strategic competitor),认为「威权修正主义」强权试图改变国际秩序,美国要追求在公平竞争下确保印太国家的主权与经济成长。其后,在美国国会于2018年通过「BUILD法案」后,随即展开一系列涉及基础建设与经济开发有关的合作计划,外交与国防部门也分别提出自身的评估。
例如2019年6月1日,美国国防部在代理部长夏纳汉(Patrick M. Shanahan)前往新加坡参加「香格里拉会议」(The Shangri-La Dialogue)之际,发布《印太战略报告》(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11月4日,就在白宫国安会顾问欧布莱恩(Robert C. O'Brien)代表川普总统出席位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东协(ASEAN)系列会议与「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 EAS)之际,美国国务院发表《自由与开放的印太:进一步分享愿景》(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Advancing a Shared Vision),阐述「印太战略」具体作为,无论是国防部或国务院的报告内容,甚至发布报告所挑选的时间点,美国要传达给印太国家一个讯息是:美国的「印太战略」并非口惠而不实。
上述报告中,美国重申以东协为「印太战略」的中心,视澳大利亚、日本、南韩、菲律宾与泰国为传统的同盟关系,与印度则为战略伙伴关系,至于湄公河沿岸国、太平洋岛国及其他南亚国家以及台湾,报告则提出要共同面对区域内的挑战,对于日本的「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构想(concept)」、印度的「东行政策」、澳大利亚的「印太构想(concept)」、南韩的「新南方政策」以及台湾的「新南向政策」等,美国则表示与这些国家的计划紧密结合。
蓝点与「一带一路」大不同
进一步检视「蓝点网路」计划,其要进行的正是中国大陆「一带一路」欠缺的「高品质」基础设施建设,除为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提供的贷款之外,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顾问群将散布在印太地区国家,处理高达120亿美元的新的私部门投资计画案,提供贷款保证、政治风险保险、确保合约透明化、资金永续、经济与社会影响评估,同时也会评估这些计划结果对地方社区的贡献度。
除了「蓝点网路」计划,美国在「印太战略」的具体作法上,也包括了2018年7月设立的美国「基础设施交易和援助网络」(Infrastructure Trans action and Assistance Network, ITAN),在这个架构下,在2019年9月又设立了「交易咨询基金」(Transaction Advisory Fund, TAF),这些网络和基金都为了建设印太与全球地区的基础设施;美国同时在能源领域推行「亚洲强化能源开发与成长」计划(Enhancing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rough Energy, Asia EDGE);在数位经济方面建构2018年的「数位连通和网路安全合作关系」(Digital Connect ivity and Cybersecurity Partnership,DCCP);在确保和平与安全方面,实施「东南亚海上航道执法行动计划」(Southeast Asia Maritime Lane Enforcement Initiative, SAMSI);最后则是针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提出「东南亚青年领袖计划」(Young Southeast Asian Leaders Initiative, YSEALI)。
治理、经济与安全是三大支柱
除了执行「高品质」基础建设的「蓝点网路」计划之外,「治理」、「经济」与「安全」是撑起「印太战略」的三个支柱。在「治理」方面,美国主张任何国家应免于受到压迫,确保自己的主权,依据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坚持人权与民主价值;其次,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开放的贸易与投资,以市场为基础的自由、公平与互惠贸易的投资环境,开放的海上航道、空中航道、网路空间,促进区域整合与经济成长等;至于「安全」,包括促进区域稳定,增强海事安全,确保航行与飞越自由,打击跨国犯罪与反恐行动等。
美国国务院规划,在「治理」层面优先与澳大利亚、纽西兰、日本与台湾发展伙伴关系;在「安全」方面直接点名北韩、中国大陆及俄罗斯透过网军,窃取资金、智慧财产权与敏感资讯,在资安合作中提到澳洲、印度、日本、南韩与新加坡等;至于确保海上航道自由与便利的海事安全,美国在2019年5月与印度、日本及菲律宾等国海军在南海联合航行;9月在泰国举行美国与东协首次联合军演;在「印太战略」提出的初期,美国便在2018年就提出与东南亚国家扩大海上执法倡议。
中国大陆在2013年开始倡议「一带一路」,其内涵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设立「丝路基金」(Silk Road Fund)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其业务均有提供基础设施贷款,但前者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包括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基金规模包括400亿美元以及2017年习近平宣布再加码1000亿元人民币。
至于后者「亚投行」则是根据国际条约而设立,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2016年开始正式运作,目前共有100个会员国,2019年5月开始对外发行债券,最大借贷国印度虽然拒绝出席中国大陆主导的「一带一路」峰会及其倡议,但印度却是「亚投行」的会员国,也是最大的借贷国,被核准的计划为十二项,资金早超过廿亿美元,多用于能源、交通与财政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基建不能只有硬体软体更重要
显然地,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虽然造成沿线某些国家陷入债务陷阱,不可讳言,其「含金量」对这些国家的诱因很高;然而美国「蓝点网路」计划在内的「印太战略」,不只有「含金量」,还有「高品质」的基础建设,不只是使用原物料与建设品质管控,而是在完成基础建设后的管理、服务与与监督机制上「人才的培育」与「治理」,符合法治化与透明化的要求,这也代表美国不仅要力抗「一带一路」,更要矫正「威权修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