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士到美容师 叶明珠的戏剧人生◆文/彭雯漪《交流杂志109年4月号第170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一场洪水,改变了叶明珠的人生!25岁那年,她拿到医士证书,筹了钱,兴高采烈地开了诊所,正想一展抱负时,没想到2005年10月龙王台风登陆福建,持续暴雨带来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叶明珠的诊所瞬间淹没在洪水中。
这一段伤心过往,不堪回首,叶明珠感慨造化弄人。洪水冲走了一切,也浇熄了创业热情,心灰意冷地回到福清老家,日子一天天过,哥哥看她消极,当起了「月老」牵红线,介绍她与先生认识,就这样远嫁台湾,当起台湾媳妇,开启人生新页。
哥哥当月老嫁到台湾
回忆刚嫁到台湾,叶明珠说,当时规定外籍配偶4年就可以拿到身分证,陆配却要8年,每个月还得到派出所报到,来台居留后再等2年才能工作,这些规定让她感到被歧视;尤其,听到邻居说「都是台湾人养大陆人,要她回大陆去」,心里更是受伤,所以那一段时间,感受到民间对陆配并不是很友善。
碍于台湾未承认中国大陆医士学历,叶明珠嫁到台湾后,事业发展受到影响,无法悬壶济世,她必须放下医士的身段,也有打掉一切重练的心理准备,选择美容重新开始。「弃医就美容」选择美容这一行,主要是美容的经络理疗与之前的医护工作息息相关外,也喜欢与人互动。一头栽进美容专业领域后,顺利拿到证照。靠著美容、染眉、美甲等技术维生,经济渐渐得以独立自主。美容不只是吃饭家伙,也是兴趣所在,每年跟不同老师学习最新美容技术,例如,向韩国老师学3D染眉、美睫等,小小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合格证照。
少数对陆配有成见 多数台湾人很温暖
叶明珠坦言,刚到台湾时感觉有些人对陆配怀有成见,然而在台湾生活得愈久,愈能感受多数台湾人性情善良。例如,年长客人把她当成女儿,逢年过节都会包红包,帮忙介绍新客人,甚至碰到女儿下课时间,很体贴地让她暂时「告假」,先把女儿接回来再继续美容疗程,与客人的温馨互动,让她渐渐感受台湾人的温暖。
把客人当成朋友或家人,是叶子美容工作室能够源远流长的秘诀,客人遍布老中青三代,甚至高龄90多岁老阿嬷依旧很爱美、勤做脸。叶明珠会竭尽所能提供服务,告诉客人正确的保养方式,一位国中女生脸上长满了青春痘,经过她的指导后,不但把皮肤保养得很好,还教朋友如何保养。
她认为,美容跟医学一样,好的医生会教你如何预防疾病,美容经络保养也有同样的效果。她说,有一位客户因工作关系经常进出冷冻库房,也因此经常会感冒,经过按摩保养后,经络变得畅通就比较不容易感冒。还有看到客人暗沉的皮肤变回光滑细致,很有成就感,一个人的经络打通了,会比较健康、也会变得美丽。
叶明珠对美丽的东西特别敏锐,她天生有艺术才华,雕刻、书画都难不倒她,学得快,甚至可以把画画当成副业,学画是一个偶然,一部电影让她决心要找到自己的兴趣。
一部电影改变母女俩 决心找兴趣
这部电影叙述一位独生女外出工作,母亲罹患严重的空巢期,每天思念女儿、不停打电话给女儿。这部电影剧情深深震撼著她,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位将全副精力放在女儿身上的妈妈,她不希望在女儿上大学、结婚后,像这位母亲一样离不开女儿。因此,叶明珠想利用兴趣转移注意力,因缘际会下,4、5年前遇到雕刻老师,开始学雕刻,但是,学雕刻需有绘画基础,又学国画。因为书画同源,如果书法不好连落款都有问题,开始练书法。她利用空档时间,学习书法、画画,日子过得非常忙碌。
习书画开画展 分享美好
拥有书画天赋,加上认真学习创作,才习艺不久已小有成绩,多次参加联展,有人收藏其作品,遇到有缘人,则是免费赠送。叶明珠认为,艺术是用来欣赏而不是炒作,她怀著分享的心态,广结善缘,只要收入够她拿来买笔墨纸砚和继续学习就心满意足了。
谈起女儿,叶明珠既骄傲又心疼。她说,女儿从小就很贴心懂事,女儿看著她每天忙里忙外,连假日都无法休息,常常体贴地说,「妈妈,妳再撑个几年,等我长大就可以帮妳养家了」;有时候工作实在太疲累,女儿也会帮她按摩,纾缓身上疲惫。女儿十分贴心,每年母亲节都会送上经过设计、亲手制作的巧思卡片,甚至在父亲节、情人节、圣诞节,女儿也都会送礼物给她。
「女儿的世界只有我的存在!」叶明珠也会担心,为了分散女儿对她过度关切,带女儿去读经班读四书五经,也常陪她去住家附近的图书馆借阅儿童绘本,希望借由阅读产生对读书的兴趣进而认识五彩缤纷的世界,培养自己的兴趣。「没想到女儿的阅读量惊人,10几本书常常2、3天就看完了,女儿常在学校当国文小老师,现在国一已经可以写文言文小说了」。
走过坎坷盼生根台湾
叶明珠与女儿相依为命,很重视才艺培养,尽管不富裕,还是从小送她去学舞蹈与电脑,小学4年级就取得PPT等两项国际证照,她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尽力栽培女儿,就像她小时候父母就算砸锅卖田也要让她完成学业一样,良好教育是母亲送给女儿最珍贵的礼物。
孩子渐渐长大,叶明珠回想过往的跌跌撞撞,她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有需要的人,现在她积极参与移民署对新移民的各种活动、担任偏远山区夏令营讲师、家暴志工,也随著陆配姊妹到偏乡关怀弱势单亲家庭。走出婚姻阴霾,在台湾生根,现今努力投身公益,希望能将正向能量散发出去,为社会尽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