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高教资源共享 大陆北清大VS.台湾大学系统◆文/宁鸣生《交流杂志109年4月号第170期(历史资料)》

共享单车、共享房间、共享办公室……共享时代来临,连高教资源也可以共享!受到欧美各国影响,两岸大学纷纷采用「联盟」制,不但大学之间课程可以互选、学分互认,甚至教师还可以跨校教学、跨校合作研究及指导研究生。近期北大与北京清华宣布互相开放部分大学部课程并互认学分,更引发关注。

强强联合 双子星大学 不再纠结龙头
2020年1月,大陆两所龙头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宣布互相开放部分大学部课程并互认学分,北大开放27门课,包括《汉书》导读、理想国、发展心理学、逻辑导论、中国历史地理、西方美术史等;北京清华开放12门课程,以理工科为主,包括工业系统概论、制造工程体验、人工智慧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等知名课程。大陆媒体笑称:「再也不用纠结上北京清华还是北大了」。
北清互相开放优质课程,被认为是「强强联合」。两校是大陆大学的「双子星」,学科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清华的理工科优势突出,而北大的文科具有传统优势,互相开放课程可互补优势;过去两校学生如果对某堂课有兴趣,只能去旁听,现在互相开放课程让旁听「蹭课」制度化,给两校学生更多课程选择的空间,既有利于完善知识体系、开阔视野,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交流。

武汉7校资源共享20年
这不是大陆大学首次尝试资源共用。早在1999年,武汉地区7所直属大陆教育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7校学生从大二开始可以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修满50个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者(注:大陆大学部必须写毕业论文),可获双学位证书,被称为「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7所名校」。该模式远比跨校选课力度大,前者最多做到了互认学分,而后者则可以获得辅修其他学校的学位。
武汉7校联合办学甚至走在政策前头。2005年大陆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提到,「学生可以根据校际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一些高教资源较丰富的大陆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逐渐展开多种跨校学习模式,依合作紧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最普遍的跨校选课(把各校特色课程供他校学生选读)、跨校辅修、交换生以及线上课程共享。但是各校几乎都只有做到可以互选通识课程,没有达到武汉7校联合办学那样的合作程度。

10年前台湾高教联盟 如雨后春笋
台湾的高教资源共享也大约起于同时。2008年教育部核定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中央大学及阳明大学成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是台湾第一个大学系统。毋庸置疑,4所学校都是顶尖大学,但也都有规模过小、学门不完整的缺憾;如果不并校,最好的办法就是资源共享,而目前阳明已经决定和新竹交大整并。
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合作的项目相当广泛,除了共享图书及贵重设备资源、合办讲座之外,还互相承认学分、跨校修读辅系或双学位、联合招生、合聘教师、校际转系、合办跨校研究所及研究中心、跨校国际合作、跨校国际学位学程等等。2020年国立台湾海洋大学也将加入台联大系统。
此后「大学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1年有中山、中正、中兴、成大等成立的台湾综合大学系统,以及台北大学、北科大、北医、台湾海洋大学等成立的台北联合大学系统,台北市立大学等7校成立的台湾教育大学系统;2012年有中国医药大学等6所中部学校成立的中台湾大学系统,佛光大学等5所宜花东大学成立的泛太平洋大学联盟;2016年有东吴等12所私立大学成立的优久联盟。
其中最重要的是2015年由台大、台科大、台师大成立的「台湾大学系统」,由于各个成员都实力坚强、专业领域头角峥嵘而备受注目。这也是台湾首个大学系统在硕博士班联合招生。台湾大学系统可以跨校选课、学分互认,还实质共享图书资源、商家折扣、交通车等。

新冠病毒来袭 伙伴学校风雨相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必须面对各种从未发生过的困境,包括如何整合防疫资源、统筹防疫人力等;最困难的是过去聊备一格的远距教学,一下子要真枪实弹上场,如何备齐软体、硬体,是相当艰巨的挑战,没有任何一校能够单打独斗。在这非常时刻,大学系统已经不只是资源共享,更是实质的伙伴关系。例如「台湾大学系统」共用「NTUCOOL」数位教学平台,已有659门同步或非同步课程,可供1万3450人修课;优久联盟也宣示共享防疫资源和远距教学平台,并表示「只要一校有难,其他11校决不袖手旁观」。
高教资源共享,目前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流行,但我们要回过头来问:这究竟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一种趋势?比较中肯的答案应该是,两者都是。

发源地欧洲 学分互认为了统合
看看学分互认体系的发源地—欧洲的情况。欧洲历史、地理环境错综复杂,语言文化各异,长久以来,各国高等教育体系相当不同,导致跨国求学及人才交流时诸多不便。1989年,欧盟在一个名为「伊拉斯莫世界之窗」计划底下设立「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它是一个学分转换机制,根据该体系,1学年要修60个学分(约1500到1800小时),大学部学生修满180到240学分就可拿到学士学位;硕士生修满90到120学分就可拿到硕士学位。现在几乎所有欧盟国家都加入学分互认体系,这套办法台湾学生赴欧洲留学时同样适用。
「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原本是用来使欧洲高等人才流通,进一步促进欧洲统合,在政治上有很强的现实性。但实施之后,各国发现透过各自优势学科共用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大学校际交流,对高教领域的合作是一种有益尝试。大学「大而全」的时代过去了,「可以使用,但不需要拥有」,高教资源共享使得各校可以心安理得「小而美」。

共享时代 品保机制很重要
当然大学共享资源也有其局限。举例来说,武汉7校联合办学持续20年之后,2019年暂缓,大陆教育部规定未来联合培养单位只能在证书上注明,不能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这是因为此前有学生为了多拿一张学位证书而选择容易的学科、靠背书就能拿到学分等情况,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背离了联合办学的初衷。
又如同「欧洲学分互认体系」也被发现,学分之间过度简单的换算,没有认真考虑到各个学科和校系的差异,以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分品质等深层次的问题。这使得高教资源共享的同时,必须确认各个成员的教学研究品质。品质保证机制在共享时代变得非常重要。
无论如何,跨领域不分科系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是目前高精尖领域的人才需求;高教资源共享正是这种需求之下最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需要散尽千金到处挖人,导致激烈的师资竞赛,也不需要各校重复开设低品质的课程,用合作共用的方式促进大学的学科建设,合理分配学科建设的资源,就能获得最大的人才培养效益。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