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国大陆2020年「两会」的观察◆文/蔡文轩(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员)《交流杂志109年6月号第171期(历史资料)》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共全国「两会」(人民代表大会暨政治协商会议)推迟至5月21日、22日召开,会期则压缩为一个星期。今年是中共预计完成所谓「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工作」的时程表;对外关系上,面对此次疫情遭致各国的舆论压力与究责索赔,中共如何应对外交困境备受瞩目。两会召开时间恰逢蔡英文总统520就职演讲的隔天,两岸关系何去何从,是观察重点。从本次两会的主轴来看,可以浓缩为中共过去的政治术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以恢复经济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疫情防控,以及强化外事与境外工作为基本点。

两会的召开是抗疫分水岭

按照往例,1月,中国大陆各地举行省级和市级两会后,于3月举行全国两会。年初疫情仍在蔓延,推迟了大多数省份的地方两会,如云南省、四川省的人大会议在5月初召开,从而影响全国两会时程安排。另外,从会期观察,本次两会各个会期皆为一周,较往年缩短不少。

疫情也影响了会议形式与内容。在形式方面,为降低群聚风险,大幅减少在大会堂召开大会的次数,除主要的工作报告外,部委报告以纸本文件派发。为防止感染机会,代表委员只能在驻地及大会堂之间的路线(两点一线),进行集体行动。此外,更限制记者对代表委员的采访形式,由过去面对面采访,改以网路视频或电话进行。同时,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要求所有参与人员接受检疫与隔离,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观察期,早晚须各量一次体温并上报,并在进京前集体安排核酸检测。

从政治意涵分析,全国两会的召开被中共当局作为抗疫分水岭。两会之前,中共统筹部署,专注于疫情防控。两会之后,则以「完胜疫情」之姿向世界广宣,形塑抗疫大国形象。换言之,今年两会除了必须像过去开成「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之外,还必须标榜中国在本次武汉疫情的重挫中,重新站起来,百业复苏。

一个中心:恢复经济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国内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因此,恢复经济发展是本次两会的一个重点。受疫情的冲击,已让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国内外局势的判断显得不合时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23日表示,过去强调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保民生,现在要反过来说,保住就业、保住民生就能稳增长,这是正在探索的一条新路子。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大陆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此外,今年2020两会也淡化经济成长的「预期目标」,首次不预设增长数字。

当前中国国内的经济情势严峻。在新冠肺炎严重冲击下,第一季度GDP同比骤降6.8%,创1992年以来最大降幅。虽然疫情过后各地已复工,但受海外市场订单萎缩、内需消费消减等影响,短中期内经济挑战仍然严峻。就此,中共的经济主轴也从「六稳」转变为「六保」,由2018年提出的六稳(即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预期的稳定),至今年4月中旬提出的六保(即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安全、产业供应链稳定和基层运转的保障),政策显得相对保守。于此可见,中共为争取民心,先淡化阶段性战略目标,著重落实扶贫、民生、就业政策,更强调内需与民生的政策,巩固政权,推崇习核心的领导地位。

在国家整体战略规划上,2020年为所谓「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年,全面脱贫的「政绩」将被重点检视。然根据统计显示,中国大陆仍有55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已脱贫人口中更有近200万人在返贫风险,以及近300万人面临致贫风险中。再加上疫情影响下,扶贫工作更难开展。各省市县封城,外出工作受阻,产业扶贫碰壁。在经济局势一片惨澹下,中共该如何检视扶贫工作绩效,备受外界瞩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5月22日于「部长通道」接受采访表示,产业扶贫已成覆盖面最广、带动贫困人口最多的举措。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也表示,大陆832个贫困县,截至5月17日,有780个县已经宣布脱贫摘帽。但这些美丽的数字背后是否有「水分」的问题,值得再观察。

除此之外,今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酝酿之年。「十四五」规划具延续性,政策有望涵盖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挖掘内需潜力,以及培育自主创新等方向。中共将提出阶段性政策工具与目标。首先,借由财政政策组合释放内需潜力,以因应外贸的发展颓势,具体举措包括多重运用货币、财政、产业的政策组合,辅以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及生产要素市场改革的目标。其次,改革措施将鼓励创新与研发自主,并鼓励长期资本形成对实体经济创新升级的支柱。例如,近年推进科创版的设立与注册制改革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是本次两会对于民法典草案的审议。目前总共7篇(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有利于保障物权与私有财产,显见中共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与强调。

风口浪尖下的外事与境外关系

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对中共进行强烈指责。中共则是想藉大外宣的举措反制,重塑大国风范,并将疫情责任甩锅他国。中共官方措辞尖锐辛辣,被外界视为「战狼外交」政策。此外,中共在疫情发生之初,有瞒报的嫌疑,导致遭多国质疑,索赔天文数字的偿金。中共外交部长王毅在5月24日的记者会上,指责以美国为首的一些政治势力,正将中美关系推向「新冷战」。当被问及中国是否在进行更强硬的「战狼外交」时,他指责一些人给中国「扣上霸权帽子」。王毅还表示,一种「政治病毒」正在美国扩散,它「利用一切机会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由此观之,中美关系在短期内,恐怕无法有具体的改进。

两岸关系也是本次两会的重点。针对蔡英文总统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共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进行的工作报告,还是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都没有提到「九二共识」(李克强只在5月28日闭幕的记者会上回答两岸关系时称,对台方针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这与过去大相迳庭。以汪洋为例,涉台部分仅表示,今年将「深化同台湾岛内有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交流交往」,而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在5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则提到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共似乎有意将「九二共识」放在关注度相对不高的人大报告中提及,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恐怕是一个警讯。

至于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也就是外界称的「港版国安法」,如果通过,中央将有权制订法律,针对香港地区发生「分裂国家」、「颠覆政权」、「恐怖活动」,以及「外部势力干预香港」进行必要的处置。由于上述定义都难以明确其内含,因此这项法律无疑将无限扩大中共中央对香港的干预,象征「一国两制」名存实亡。

经济问题短期内难化解

本次两会在疫情与对外关系纷扰的情况下召开,其中经济发展是中共最关切的议题,因为只有经济获得发展,才有实力去进行其他事务的处置。但中共的严峻挑战恐怕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化解,包括经济复工复产、全面脱贫、防止疫情再复发、中美的新冷战,以及港台的反中势力持续扩大。这些问题都将考验习近平政权的执政能力。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