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少子化,压力大 衍生两岸特殊职业◆文/叶珊南

  • 更新日期:112-02-10

数位时代来临,大量科技取代传统人力工作,许多人纷纷担心将来会失业,有的行业日渐消失,也有新型态的行业兴起。近来不少专家纷纷预测下一个特殊的热门产业,其中宠物业和具有社交功能的行业普遍被看好。

宠物业不只是饲料和医疗用品,如今宠物沟通和安亲班愈来愈热门,服务更为细致,显见少子化背后,将毛小孩当小孩养的趋势正在增加。社交功能的工作则有叫醒师和陪玩师,按照客户需求陪打电玩、道早晚安。在工作压力大和科技冷漠的环境中,能和真人亲切温暖的互动,感觉非常纾压。

少子化「毛孩」崛起 两岸瞄准宠物经济

「你的狗狗想跟你说,他觉得你不太关心他,有时会觉得很寂寞,才想吸引你的关注⋯⋯」话还没说完,狗主人便紧紧抱著怀中的宠物。原本想了解为什么狗狗突然在家里到处乱尿尿,得到这个答案,令他有点意外。这是近年来在饲主圈掀起热潮的宠物沟通,受到训练的「动物沟通师」,可以接收到宠物传递的图像或语言,并将这些讯息传达给饲主。

事实上,这几年与宠物相关的新兴行业在两岸都刮起旋风。风潮的背后与少子化息息相关。在台湾,根据内政部与农委会统计,2021年全台的猫狗数量达295万,首度超过15岁以下孩童人口数289万,已到了毛小孩比人类小孩还多的阶段。饲主们花钱毫不手软,市场调查显示,台湾每年饲养一只猫狗花费约2万元,因此2021 年台湾宠物市场规模高达 590 亿元,未来仍有可能不断攀升。

中国大陆受经济成长和政策驱使,一胎化政策使得步入中年的80后及90后,面临沈重的养老责任与经济负担,出生率连年下降。即使政府喊出三孩政策,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仍普遍低落。

富果报导指出,出生率下降造成宠物经济快速发展。2021 年中国大陆城镇宠物渗透率(未计偏远地区)为 39%,较 2019 年 17% 大幅提升,仍持续成长中。市场调查进一步显示,中国大陆宠物市场规模将在 2024 年达近 7,000 亿人民币。

引进美国服务 台湾宠物兴起到府保姆

萌宠经济崛起,除了传统的饲料、宠物用品和医疗等行业,也创造了宠物沟通师、宠物经络按摩师、安亲班和学校等新颖的行业。市面上宠物专属课程愈来愈多,除进行握手、趴下等稳定行为训练外,还新设立「狗狗幼儿园」,跟小朋友一样上午9点上课,吃点心、午睡和玩乐,下午5点放学回家,收费每月上万元。

当毛孩出现异常行为或饲主想进行交流时,则会找宠物沟通师,一小时收费在700至1,500元间。讲求身心灵的塔罗占卜也跨足动物沟通,利用塔罗牌读心,为的不仅是贴近毛孩的内心,有时也寻求与过世毛孩之间的连接。

把毛孩当作孩子养,在主人无暇照顾时,也不可能把毛孩独自丢在家中。过去许多人的做法是找宠物寄宿旅馆,待出差或旅行回来后到旅馆接毛小孩。现在许多人认为宠物旅馆的空间太小,家中毛孩若是较为敏感,恐有适应不良问题。有人将美国的「到府宠物保姆」引进台湾,保姆服务的项目包括基本的喂食、陪伴和清洁等,若宠物有特殊需求如喂药,亦可客制化服务。

网路温度计指出,这项服务收费以一小时为单位,价格落在200至400元间,依据宠物数量、地区等条件进行加成。有趣的是,宠物保姆这项新职业,意外创造许多人的二度就业。保姆中最获好评的大多是二度就业的妈妈们,主因是较为细心与毛孩建立关系。

操心毛小孩终身大事 中国大陆「宠物婚介所」正流行

台湾在宠物沟通领域发展较中国大陆早,于是有台湾业者看中对岸庞大的宠物市场,将宠物沟通带进中国大陆,朱慧宁就是其一。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大陆,饲主的家庭收入有40%落在1.5到2.5万元人民币,收入在8千到1.5万元人民币有23%,如今拼的正是蓝海市场。她将宠物沟通带进厦门,提供饲主咨询外,还培育师资。疫情期间开办线上课程和咨询,不仅帮助饲主与毛小孩进行沟通连结,借由培育师资,让宠物沟通进入中国大陆各城镇。

特别的是,许多饲主为毛小孩的终身大事操心。除了日常照护、沟通和上学外,现在还出现「宠物婚介所」,为宠物寻找另一半,完成结婚生子的终身大事。

中国大陆官方媒体报导,这项特殊的新行业从广东、北京、上海到沈阳都有据点。以沈阳宠物婚介所为例,店内墙上贴满宠物照片,目前登记要「相亲」的狗狗约有300只。饲主带著宠物进入店里,按照流程进行体检、美容和拍照。接著工作人员会将狗狗的资料建档,若成功配对才会收取仲介费。配对成功后,如宠物有配种困难,婚介所额外提供人工辅助和人工授精服务。

业者表示,宠物婚介从一开始的高端消费,到现在有愈来愈普及的现象,提醒饲主仍需注意配种知识,并找到可靠的中介,才能让宠物的权益及健康获得保障。

陪玩师、叫醒师、哄睡师 成为新兴行业

疫情下,不少人无聊寂寞,近来出现「陪玩师」工作。电竞产业的陪玩师,顾名思义是陪玩游戏,带著客户一边打电玩一边聊天。媒体指出,目前陪玩师一小时时薪约150至250元,疫情期间许多人当成兼职,每月平均收入3至5万元,全职最高年薪可能超过360万元。2019年创业的「倾心陪玩平台」,协助玩家媒合适合的陪玩师,不只是一起组队打游戏,更看重社交功能。

「倾心陪玩平台」创办人邱振晋接受Meet 创新创业采访表示,现代社会上班族工时长、压力大,平台意在提供另类的纾压管道,让玩家不用耗费太多心理压力和社交成本,就能在玩游戏过程中和陪玩师轻松聊天,「游戏只是工具,很多人是想找一个聊天对象。」

在中国大陆,新冠疫情造成电商快速发展,出现特殊的「叫醒」和「哄睡」服务。叫醒服务如同饭店morning call,时间一到打电话给客户,提醒该起床了;哄睡则是在睡前以讲故事或聊天的方式,培养客户入睡的心情,让他能睡个好觉。这些服务相当重视声音,下单前可以选择喜欢的声音风格和性别等,甚至提供试听,选择自己想被哪个声音叫醒。

有人看中叫醒服务,提供客制化叫醒选项。例如,浙江小有名气的叫醒师小孙,正职是播音员。他根据客户的需求,录制各种铃声叫人起床,最有名的是「霸总式叫醒」。他刻意压低嗓音说:「你的梦想在叫你起床了」,或转成中气十足的呐喊:「早上起来!拥抱太阳!」起初只是好玩,感觉无厘头,没想到却大受欢迎,生意愈做愈大,月收入最高可达10万元人民币。

许多人体验过叫醒和哄睡服务后表示,「睡前有人陪伴鼓励的感觉很好」、「一大早听到这么好听又温暖的声音,整个人都有精神了!」对人际关系疏离、生活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游戏有攻略、起床有手机闹钟,但有温度的声音带来的陪伴与安定感,或许才是最难取代的。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