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世代崛起─两岸银发经济的现况与前景◆文/许瑞环
- 更新日期:112-02-10
两岸都逐渐步入高龄化社会,顺应高龄人口比重的增加,消费市场也在倾听老年人的需求。相较过去,新一代的高龄长者不怯于科技产品,财务更自由,也更乐意享受人生,举凡养老住宅、保健美容、居家服务,都因高龄世代崛起,发展出不一样的经济模式。
高龄化改变中国大陆经济与社会结构
中国大陆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含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18.7%,2025年将突破3亿。官方在第5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公布的「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研究报告2022」,预估2021年至2025年「十四五」时期,老龄化率将超过20%;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接近5亿人,占比达到36%左右,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相继达到峰值。
人口结构迈入高龄,势必将改变经济与社会结构,2013年至2022年的10年间,官方相继针对高龄化推出国家级政策文件17份,密度之高前所未有。从2017年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写入「十九大」报告开始,多次在文件中正式提及「银发经济」,称将积极发展养老产业。
两岸银发市场大 老龄产业潜力无穷
2020年,中共在19届5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银发经济;连续3年都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等。2022年中共「二十大」报告也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目前,中国大陆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的比重已超过20%,但银发市场占全球银发市场比重仅5.56%,银发市场发展大有空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对银发经济前景很乐观,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成长到约106兆元。
台湾在2018年正式迈入高龄社会,老年人口比率近15%,已达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高龄化标准,2026年更将步入「超高龄社会」。老年照护成为重要社会议题,另一方面,庞大银发族群的经济需求,也在改变台湾的市场方向,据工研院估计,台湾的银发消费市场2025年经济规模将达到新台币3.6兆元。
「有钱有闲」的老年人 花钱维持高品质生活
社会步入老化,两岸皆然。战后婴儿潮世代,如今已经是两岸财富最自由的一群人,经历过经济起飞、快速累积财富的过程,蓄积丰沛的消费能力;他们几乎都拥有房产,没有负债,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可自由支配;由于医疗进步,他们多数身体健康,是「有钱有闲」的一代。
当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相较过去老年人,态度与观念上都有显著不同,新一辈老年人比起前代更有利已情怀,更具冒险精神,有时间也有体力,愿意花钱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他们的需求对国内经济影响力正在增强。
与可支配财富增加息息相关的,是涵盖食衣住行等各种养老条件的提升。平均余命增加,活得久也要活得健康,因此,保健产品、补品始终高居银发族群热卖品项第一名。有趣的是,近年来各种抗老科技疗法也在银发族群之间掀起浪潮,包括肉毒杆菌毒素、雷射等美容治疗蓬勃发展,而一般认为与老年人绝缘的化妆品、珠宝精品,甚至减肥塑身产品,客群年龄都有往上的趋势。
这一代的老年人并不排斥科技产品,中国大陆老年消费者与全球同一年龄段的消费者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数位适应能力,直接使用手机上网、消费,成为网购主要消费族群之一,中国大陆网路消费平台阿里巴巴2018年发布的「银发族消费升级数据」显示,淘宝天猫的银发族3年来增加1.6倍,三、四线城市的涨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
2017至2019年,老年群体消费金额复合成长率达到20.9%。2020年天猫双11启动后,阿里巴巴发布的「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疫情期间,60岁以上老年人消费年增速第二,仅次于2000年出生的「00后」。
这些老年人的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孙辈、保健养生、医疗护理、休闲服务、饮食和居住空间品质改善方面,其中,「60后」银发族的旅游消费金额整体更是「00后」的3倍。
另一个成长快速的领域则是保险,以及财富管理、财务规划等金融业务。当前老年人更普遍具有理财意识,希望为退休生活预做准备,或是将财富传承至下一代。
传统观念养儿防老、三代同堂,在现代已经愈来愈难实行,这一代的老年人被要求更加独立自主。愈来愈多的老年人住进养老之家,除了政府公办的养老之家,台湾多年前已有养生村等私营养老机构,中国大陆近期也有房地产商瞄准高所得老年人,推出高端老年住宅,主要诉求都是维持高品质的老年生活。
中国大陆银发经济存在数位障碍与员工荒问题
中国大陆60岁以上的银发族群数位使用能力佳,态度也较积极,在用户数量、消费金额上成长迅速,但仍有高比例老年人面临数位障碍,企业没有准备好相应的服务配套。人民网2022年11月报导,一家网路企业的研究人员表示,技能不足已经取代收入低下成为数位鸿沟产生的主要因素,为了让老年群体更好适应数位时代,除促使他们提高数位技能,同时要研发适用产品。目前企业出于公益目的研发的适老化产品不足以支撑市场需求。
北京一家连锁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表示,当前老年服务发展最大的痛点是专业老年服务人员的缺乏,经营的十几家养老院都存在用工荒问题。
无电梯公寓成台湾老年人住的大问题
相较中国大陆,台湾的医疗资源、社会福利对老年人友善得多,但对于老年人「住」的需求,台湾则有很大缺口待补。内政部统计,截至2022年第2季为止,全台只有老年人口居住的住宅数超过68万户,其中仅有一名老人独居的住宅数,更达51万,显示老年人口独居问题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全台过半房屋是没有电梯的公寓或透天厝,居住在无电梯公寓的老人数量,从2018年的33万,至今已经突破54万。
资策会推估,10年后国内独居与双老住户将高达125万户,「住」的成本相对高的台湾,自有房屋的老年人可能因出外下楼不便而选择茧居,经济弱势的老年人在租屋市场并不吃香,预估10年内,台湾对于友善银发住宅的需求量将远远大于供给量。
除了硬体配备,老龄族群对居家服务的需求也相当高。资策会公布「银发住宅需求调查」中,需求最高的服务依序是居家修缮(39.6%)、家事清洁(28.4%)、健身促进(26.3%)、新科技使用(25.6%)、课程学习(23.5%)、就医问题(23.9%)等。
有需求自然会有消费,当前银发市场得到重视,但尚未形成经济规模,潜在商机相当大,如住宅等硬体建置,以及服务等软体配套,两岸当前都分别有不足之处。
银发经济的核心根植于对老年族群的关怀,老年生活不该因老去而凡事「凑和」著过,当社会有意识地尊重、体察老去的不便与需求,才会有更多细腻贴心、更具创意的服务。
近来,市场已多处可见针对健忘、老花、耳背、力气衰弱等老化症状推出的产品,比如大萤幕大字体、警示音、智慧侦测瓦斯气体或烟雾等等的智慧型家电。厂商针对老年人所设计的小巧思,未来势必往食衣住行扩展,让银发商机成为日常、形成更具规模的银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