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逆风剧团 陪伴非行少年从街头走向舞台◆文/叶珊南(媒体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2-06-16

「我要立足,我必须比任何人更狠,谁挡在我前面我就除掉谁!总有一天⋯我要把这社会欠我的,通通一笔一笔抢回来!」少年咬牙切齿的立誓,为了生活不得不走歹路,愈陷愈深。少年所在地点不是街头帮派,而是华山文创园区的乌梅剧院。

这是逆风剧团2019年演出的舞台剧《青春日记簿II—草原》,描述一对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的难兄难弟,为了金钱和爱情在社会中浮沈挣扎,终究走上不归路。

逆风而行 中辍与高关怀少年组成的另类剧团

这是社会版面经常出现的「非行少年」的故事。逆风剧团是台湾第一个以中辍、高关怀少年所组成的剧团,透过戏剧,陪伴离开安置机构和感化院的少年。他们走进台湾各地的安置机构,分享彼此的故事,进行戏剧训练,并将所见所闻的真实案例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引起各界热烈回响,还获得文化部第一届社区营造青年行动团体奖。

创办人成玮盛表示,逆风剧团之所以持续推动戏剧,就是因为戏剧具有包容性。他深信没有不能做戏剧的族群,少年观护所的孩子透过舞台演出说出自己的故事。然而,幕前光鲜亮丽、获得观众掌声,幕后制作一出戏却很不简单,可能在演出前,孩子突然想轻生,或是收到法院通知演完就要入狱服刑,他们要面对的挑战不只是戏剧本身,还有孩子们的生命课题。

真正街头起家   在地下道天桥排练

事实上,逆风剧团的3位创办人成玮盛、陈韦志和邱奕醇,过去也是混迹街头的非行少年。在大稻埕加入帮派,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他们接受青年署社区青年行动采访时表示,3人都在台北大同区长大,是同学与学长的关系。虽然和兄弟们在一起感觉热血又有义气,但随著时间过去,看著身边朋友一个一个因为犯错而身陷囹圄,逐渐感到迷惘。

改变的契机出现在18岁那一年。成玮盛加入高中戏剧社,从编剧、排练到正式演出,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肯定,从此爱上戏剧。他说:「我接触戏剧社的时候,刚开始不喜欢演戏,而是喜欢一群人在一起的感觉。后来,深刻了解为什么戏剧可以改变一个人,因为过程中你跟伙伴分工,共同做一件事,最后一起得到回馈和掌声。」当时陈韦志和邱奕醇渴望改变的机会,于是3人决定创办逆风剧团,希望借由自身的经验,陪伴在街头徘徊的青少年回到正轨,透过戏剧找回自信,也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2015年逆风剧团正式成立,是一个从街头起家的剧团。起初,没有经费租借场地排练,便带著一群青少年在7-11旁边,利用废弃的桌椅开会,跑到地下道、天桥、学校升旗台和公园等地方排练。回忆这段往事固然艰辛,但成玮盛却认为最辛苦的不是制作舞台剧,而是如何陪伴青少年面对生命中的创伤。

少年问题有千百种,多半是来自家庭失能以及在学校不被接纳。他表示,有团员在学校被同学霸凌,老师冷漠以对,就连家人都说:「学校那么多人,为什么就只有你会被霸凌?」后来他选择加入帮派。

全天候关怀 24小时不关机

要陪伴少年,首要任务是取得他们的信任。点开逆风剧团网站,3人都把手机号码直接公开在官网上,24小时on call,让需要的少年随时都能找到人。陈韦志说:「孩子有不同的状况,我们会分工处理。」他们半夜紧急被找出去处理突发状况是常有的事,还曾到黑道的地盘谈判,把剧团的孩子救回来。比剧本更戏剧的是,黑道老大后来还主动来看剧团公演。

除了陪伴外,剧团也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有报导指出,2018年的成员都来自安置机构,他们写的剧本多半是,主角在童年时时常哭闹,被妈妈注射海洛因镇定,长大后因为打架被送进安置机构,出来后跟著在诈骗集团的朋友一起工作,当车手被警察逮捕⋯⋯。他们想让社会大众知道,坏孩子不是天生就坏,往往因缺乏家庭的保护、在学校得不到肯定,社会安全网漏接等,使他们一步步走入深渊。

逆风剧团成立2、3年后,终于有经费租办公室,座落在他们最熟悉的大同区延平北路二段,不仅有固定的排练场和办公室,少年们总算有一个落脚处,有厨房和阁楼,团员们在一起彷佛像个大家庭。周日开设免费课程,不定期开放逆风食堂,固定举办聚会,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料理10人以上的晚餐,餐后上台分享心得。他们发现,只要提供舞台和机会,许多人都能变得不一样。

组逆风联队   主动扫街、捡垃圾做公益

剧团运作顺利,其实经历过一番波折。刚开始邻居看到帮派的孩子在这里进进出出很戒备,又遇到帮派到剧团抓人,出动警方到场处理。一时间,他们成为邻居眼中的帮派据点。

为了证明大家不是坏孩子,邱奕醇决定成立「逆风联队」,带著少年们拿扫把和畚箕在附近扫街、捡垃圾,并邀邻居们进入剧团参观,过年时写春联,靠著主动出击慢慢取得社区信任。青少年爱玩、爱骑车,逆风联队也开设青少年机车文化骑乘培训课程,带大家骑摩托车跑山,深入各地为独居长者送物资。邱奕醇表示,长辈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资,还有陪伴。大家也陪他们聊天,这比送东西还让爷爷奶奶们开心。

逆风剧团也重视与社会互动,他们走访全台各地校园和社区,透过演出和讲座,向台下观众传递最真实的故事。成玮盛认为,透过戏剧让民众撕下对孩子们的标签,也让孩子们撕下自己的标签。

逆风学院 帮助孩子们重返体制

2021年,逆风剧团成立「逆风学院」,包含表演艺术学院、体验教育学院和职涯技能学院,希望透过这些课程,让在主流教育格格不入的少年们,能针对表演艺术、职涯技能和体验教育学习技能,找回学习的乐趣,更拥有一技之长进而重返体制。学院找来剧场界编导及演员担任老师,由社工和戏剧讲师带领孩子们上课、参加工作坊、欣赏戏剧演出,再到实际排练、彩排,年底演出年度大戏。

今年是逆风剧团成立第8年,成玮盛表示,未来希望继续透过剧团做陪伴、联队做公益、协会做社福、学院作教育,希望这些努力能有效降低非行少年的犯罪风险,进一步让少年们未来能成为倡议或艺术领域的领袖。如同3位创办人走过在街头械斗的日子,创办一个特殊的剧团,期待剧团的少年们,未来也会接触社会角落中不同的族群,分享自身经历,发挥正面影响力。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