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30年的变与不变
- 更新日期:112-07-13
作为两岸关系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辜汪会谈于今年4月27日正式迈入30周年大关。30年,对个人而言,是成熟稳健的而立之年;对两岸关系来说,经过30年发展,理应进入成熟稳定的阶段。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30年来,两岸关系跌宕起伏,30年前「搁置争议、相互谅解」的务实思维,今日已被政治化的务虚思维取代。辜汪会谈开启的两岸协商大门,随著两岸政治情势时而紧闭,然而,两岸民众的交流并未减少,30年来衍生的问题更是比30年前多样,两岸协商停摆,对两岸人民的福祉及权益保障,都是莫大的损失。
海基会作为辜汪会谈实际规划参与单位,特别在辜汪会谈30周年之际举办座谈会,用意在此。透过李登辉总统相当倚重的大陆政策幕僚、现任台湾战略模拟学会理事长张荣丰、前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前政大国关中心副主任吴安家、中华文化总会副会长江春男等4位与谈人亲身经历与切身观察,辜汪会谈的时代意义逐渐清晰。诚如海基会李大维董事长于座谈会总结,和平、稳定、繁荣是两岸最大公约数,如何让双方以人民福祉为念坐下来沟通,是两会及双方主管机关都应努力的方向。
如果说,30年来的两岸社会图像,因频繁密切的交流往来,已发生深刻的变化,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出现,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世界的样貌。AI的拟真技术,使「真实」与「虚假」的界线逐渐模糊,不仅成为有心人欺骗社会大众的新利器,更可能被专制极权国家利用,作为认知作战的工具,透过AI优异的外文文章生成能力,对外国舆论进行操弄。
AI冲击年轻人的就业机会。「生成式AI」能写文章、能绘图、会写程式、会翻译,可取代的正是许多年轻人青睐的白领工作,年轻人的就业前景雪上加霜。加上全球经济趋缓,高等教育毕业生每年仍在大量成长,供需失衡下,加速学历贬值,鲁迅笔下高不成低不就的「孔乙己」,被许多中国大陆年轻人拿来自嘲。「脱不下长衫」的心灵束缚,两岸皆然,所幸台湾在近几年努力下,慢慢扭转对技职教育的偏见。
职业不分贵贱,「适才适所」而已。对「逆风剧团」的少年来说,找份好工作的前提人生回归正轨,而人生回归正轨的关键则是被接纳与理解。「逆风剧团」让这些高关怀少年有机会演出自己的故事,更在他们坠落时接住他们,陪伴他们面对生命中的创伤。
作为两岸民众到对岸打拼时的娘家与避风港,海基会也期许能编织起更加细密的服务网路,接住每个遇到困难、身陷困境的两岸民众,这是海基会30多年来不变的初衷,也是对两岸民众30余年不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