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求变求存 剧场、乐团上网上街头◆文/周郁芬《交流杂志111年8月号第184期(历史资料)》

2021年最后一天,在江苏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上,台湾「永远的军中情人」邓丽君翩然登场,与歌手周深合唱了〈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好歌,歌迷听得如痴如醉。这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还原逝世20多年邓丽君的声音与一举一动,当她唱到〈漫步人生路〉时,换上一袭贵气的红色礼服,网友直呼:「当年没机会见到本人,如今用投影看到,算是圆梦了!」

场景拉到台湾,歌手毕书尽出道10周年的演唱会,全台首场5G虚拟实境(VR)付费演唱会,戴上VR眼镜的观众,在漫天飞舞的粉色星光、空无一人的星球上,看到心仪的偶像缓缓向自己走来,静静聆听毕书尽带来的360度沉浸式音乐飨宴。

第一部华人VR电影 台湾导演蔡明亮共同参与

高互动性的科技融合文化艺术的表演,不论是中国大陆或台湾,早在疫情前,就持续推进产业发展。香港城市大学创意与媒体学院助理教授海特勒(Max Hattler)接受BBC专访时强调,新颖的科技与技术一直是艺术的一部分,能善用科技、能掌握及超越科技限制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历久弥新的作品。

2017年,钻研VR技术的HTC VIVE,与知名导演蔡明亮合作拍摄华人首部VR电影《家在兰若寺》,不仅入围威尼斯影展最佳VR影片、最佳VR叙事影片两项大奖,在义大利、香港国际电影节、金马影展、日本等地特映时,也大受好评。

新冠肺炎让电影院、戏剧院、博物馆到音乐厅,变成空荡荡场景,加速了科技与文化结合的脚步,投入VR、扩增实境(AR)和混合实境(MR)技术研发的Acute Art艺术总监博巴姆(Daniel Birnbaum)指出,疫情期间,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博览会等各种活动、场域都必须暂时停止的情况下,蕴含虚拟互动元素的科技,对艺术创作产生重大影响,「艺文界找到新的交流工具,持续与观众及消费者交流艺术资讯。」

对文化产业的创作者、艺术家来说,无法与观众在线下见面,就先将「内容线上化」,今年5月,腾讯音乐旗下平台重播亚洲天王周杰伦20132019年两场旧有的演唱会,吸引1亿名观看人次;刚拿下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年逾60岁的崔健,今年初在线上开唱,吸引超过4,400万人次观赏。

在台湾,亚洲天团五月天、歌手刘若英、罗大佑和陈建年等人,同样选择在「云端」与观众见面,别以为线上演唱会只是单纯的你唱我听,虽然少了与观众直接互动,但歌手们都致力展现有诚意的演出。例如五月天前往开阔的桃园国际棒球场录制演唱会,罗大佑则背著吉他、带著心爱的钢琴,唱进好山好水的花莲,俨然是疫情下一股抚慰粉丝的力量。

因应疫情 线上演唱会成日常

成立7年多、曾演出《我们与恶的距离》全民公投剧场版的剧团「故事工厂」,在去年中台湾疫情升级期间,也将旗下13部作品上架数位平台,并选择剧团旧作《庄子兵法》,首度尝试线上剧场直播。首场演出便吸引1,400多人在线观看,几乎坐满整个国家戏剧院。

故事工厂创办人林佳峰曾透露,要将一场演出从实体转为线上,并非只是架著一台摄影机对著舞台拍摄,最后再将影像上网如此简单,包括镜头架设位置、演出方式、演员与镜头的互动等种种细节,都必须重新设计,才能确保观众拥有良好的线上观赏体验。

在社群网站开直播,也是疫情期间,创作者与观众维持连结的方式之一。香港天王刘德华,为了庆祝自己出道40周年,选择在抖音开直播,天王魅力果然无法挡,从线下延烧到线上,直播还没开始,直播间就先挤进300万人「敲碗」。

浙江象山民营越剧团的演员陈誉,因为疫情影响,2020年整整一年剧院关闭,山不转路转,继而兴起在抖音开直播的想法。2021年,陈誉在抖音初登场,原先只有10多人捧场,她从商业经营的角度出发,持续学习直播专业知识,分析累积的数据,据此调整直播内容,如今观众的鼓励和打赏愈来愈多,1个月已能有超过人民币3万元的收入,在疫情间的努力故事,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5G开台 实现异地共演新模式

除了将内容线上化之外,自2019年起,5G在中国大陆、台湾陆续开台后,也让VRARMR等先进技术与艺术内容的结合,百花齐放。

今年,亚洲声音社群品牌KKBOX的年度盛会「KKBOX音乐风云榜」,便利用拟真全息投影技术,打造全台首场5G全息异地共演演唱会。演唱会中,只见「告五人」乐团的主唱云安,与另外两位团员分处异地,却能透过5G异地共演技术,以1:1的真人比例,将演出影像和声音以零时差方式,即时传送到风云榜舞台,与女主唱犬青、鼓手哲谦共同完成演出。

中国大陆虚拟偶像市场拥有人民币千亿以上的产值,包括元老级的洛天依,近期出现的翎、阿喜等,都是当红的虚拟偶像。这些虚拟偶像除了开演唱会、也登上央视春晚、经营自己的社交平台,受益于5G技术,进一步升级到办VR演唱会、直播带货,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体验,创造更多商业效应。

沉浸式体验风潮 跨界融合更新颖多元

观众愈来愈重视「沉浸式体验」,也为艺术带来更多跨界与融合的可能。今年4月,广州的一个商业空间,被改造成实景小剧场,演员就在装修成酒吧场景的舞台直接演出,几乎与观众没有距离;水上喜剧工坊则将剧场搬到珠江游船,打造结合粤语相声和脱口秀的「水上相声剧场」;甚至有舞者将舞台移到街头,34岁的济南舞者崔明凯就说,疫情前,他一年有超过100场演出,还曾到欧洲巡演,疫情爆发后他被迫停工,因此收到在武汉街头的邀请后,他二话不说便前往出演。

根据国际调研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统计,2020年全球创意内容产业产值达到16.6亿美元,近3年来,疫情让全球对远距、虚拟娱乐、艺术、教育内容等需求大幅增加;因实体活动无法举行、内容线上化,虽然营收产生冲击,却为创作者带来更多观众。预估到2025年,产业产值将增加至303.7亿美元,文化内容结合科技,是未来内容产业发展的趋势。

持续进步与推陈出新的科技,正为文化艺术、创作内容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有了新科技,创作能更多元、更新颖的呈现方式,也能让各种天马行空的创作内容,增加与大众接触的机会和可能。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