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作艾馨 宗菊梅关心陆配姊妹◆文/林芳聿《交流杂志111年6月号第183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居住江西省抚州市的宗菊梅,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备受宠爱,商科毕业后,在当地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宗菊梅和先生相识的过程,犹如电影一般。20多年前,表姊一句无心的玩笑话「走走走,明天一起去看年轻的台湾佬,听说很帅耶!」开启了她与先生的缘分。当年,先生因好奇心驱使,陪著亲戚到江西相亲,菊梅正好趁工作休假时,跟著表姊一同去凑热闹,因缘际会开启了两人的缘份。
不服输!一句台语都不会到很「轮转」
两人决定互许终身,宗菊梅的家族中,几乎没有人相信从未出过远门的她,居然要嫁到台湾,尤其父亲更是不舍宝贝女儿要嫁到远方,内心充满担忧。不过,当母亲看到老实木讷的先生,再加上宗菊梅坚定表达夫婿是值得托付终身的对象后,才放宽心同意这门婚事。
夫家是道地的彰化人,在当地开五金加工厂,嫁来台后,两岸语言的差异,让一句台语都不会说也听不懂的宗菊梅,靠著比手画脚跟家中长辈沟通。但不服输的性格,以及勇于挑战的拚劲,她每天不断地学习,不到几年光景,已经可以到婆婆的店帮忙,说得一口很「轮转」的台语,客人也很喜欢跟她聊天。
致力关怀陆配姊妹 创立彰化县新住民发展协会
宗菊梅说,来台前10年,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上,全心全意照顾先生、小孩,没有机会认识其他的陆配姊妹。有一天,宗菊梅在家中接到一通县政府的关心电话,关怀她在台生活的情形,并寄送一份刊物给她。
刊物中一则刊登新移民讲师课程,让她很心动,心想孩子也大了,想藉机多学习新知识、更加融入台湾社会。先生得知后,非常支持也鼓励她多参与、学习,这样的契机,让她步出家庭、踏入新的领域。回想当时,课程仅仅只有10人报名, 8位是陆配姊妹,她认识新朋友,也有了自己的交友圈。
「好奇宝宝」的她,听到协会经常举办各种活动,跟著缴会费参加。宗菊梅主要参加越南姊妹「新住民协会」举办的活动,「协会办的活动好好玩啊!越南姊妹们聚会时用自己的家乡话对谈,让人羡慕。陆配姊妹们怎么没有这样的社团!」这样的念头在她心中悄悄萌芽。
当时有位友人,邀请她一起创立以陆配姊妹为主的团体。为了成立陆配姊妹协会,宗菊梅特地北上观摩移民节活动,学习如何举办大型活动,一肩担起协会的设立登记。她笑说,「当时我连手机发短讯都不会呢!」
创会时有30位参加,是菊梅靠著累积下来的好人缘,透过参加课程时认识的陆配姊妹们,呼朋引伴号召加入。当时所认识的志工,更是鼎力相助,协助她办理行政作业、写计画、送文件、租借创立大会的场地等。一直到现在,她都很感谢当时贵人的帮忙,让辛苦终于有成果。
民国100年间,宗菊梅发起的「彰化县新住民发展协会」正式成立,这是彰化县第一个全陆配姊妹自主成立的协会。协会成立后,致力协助陆配姊妹适应在台生活,举办许多课程,像是职业训练、技能培训、关怀新住民家庭教育课程、神厨大赛、配合公告就业服务站人力资源、冬令救济、急难救助等,服务包罗万象。
不少姊妹是较为弱势的一群,她说,常常接到姊妹们急需丧葬费用,甚至有其他县市的理事长转介的个案,她会帮忙联系慈善团体捐助,「大家都是远嫁来台的姊妹,虽然彼此不认识,但能帮忙多少就尽量帮忙」;某日深夜,突然接到姊妹打来哭诉遭受家暴,被丈夫赶出家门,还带著两个小孩在外游荡,宗菊梅心急如焚,当时先生二话不说,大半夜立刻开车带她去找人。她坦言,协会常常遇到这些令人难过的个案,尤其单亲家暴或生活困顿案例,只能尽全力想办法帮忙。
协会成在地姊妹的避风港
有个姊妹当年来台后,不适应在台生活而罹患严重的忧郁症,有一次参加她在自家工厂举办的新年春酒,两人认识后,宗菊梅得知姊妹情况,时常带她参加活动,打开心房。如今走出忧郁症的她已是一位茶艺师,时常表达「很开心当年有协会的帮忙,给了重生的力量」。宗菊梅只要听到姊妹有困难都义不容辞地尽力协助,对姊妹们来说,协会是大家的避风港,更是彰化姊妹们的定心丸。
直率的她把「我们有能力帮忙姊妹,就尽量帮忙,能帮多少算多少」挂在嘴边。她看到协会成为姊妹们的依靠,成为她们台湾安居乐业的助力,便深感欣慰,不负当初成立协会的初衷。
一起当小老板 艾馨园让姊妹入股
宗菊梅热心参加县政府举办的活动,忙碌于协会与姊妹事务,后来与姊妹们做起小生意,一同创业卖起家乡卤味,后因先生罹患重病,她不假思索地放下手中的工作,全心全意照料先生。
先生身体逐渐好转后,宗菊梅被现在的老板聘请到复合式卖场的担任业务,老板看中她圆融、活泼的特质,邀请她加入「艾馨园」经营。「艾馨园」是一间由农委会辅导的田妈妈餐厅,也是全台湾唯一以艾草为主题的生态农场,农场里有许多创新结合农村体验。
宗菊梅在经营「艾馨园」时,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式,身为新住民的她,为许多陆配姊妹提供工作机会,最特别的是,还欢迎姊妹们入股,让她们一同担任餐厅的小老板,充分体现多元融合的特色,她更笑说,「欢迎大家随时来打工」。「艾馨园」用艾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特性,制作许多防疫用品,并与当地协会共同捐赠防疫用品给社福团体及新住民姊妹、医护人员。
此外,她与姊妹们组织舞蹈艺术坊,期望以公益表演为台湾社会带来新气象,她说,我们不需要宣传,这些都是姊妹们发自内心的善心,一直以来新住民被台湾社会照顾,现在有能力也有这个机会回馈社会,帮助台湾的弱势族群,持续为台湾社会投注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