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解决台湾少子化 婚育价值观很关键◆文/尹仕莉《交流杂志111年4月号第182期(历史资料)》

今年1月29日,网红蔡阿嘎、二伯与蔡总统一起手作奶嘴炼、大聊育儿政策,蔡英文总统的YouTube频道特别公开「小英神队友」影片,不仅亲手泡奶帮育儿,也和蔡阿嘎一家交换礼物。蔡总统贴心地准备首次曝光的自制绘本《一起看星星》送给蔡桃贵和蔡波能兄弟,蔡阿嘎则送上二伯亲手制作的宠物领巾给总统饲养的二猫四狗,蔡桃贵在合照时,不停送上手中的甘蔗给总统,互动温馨可爱。影片放上网后,吸引许多网友们留言,大赞总统是育儿「神队友」。

台湾少子化日益严重,已成为国安问题,为提升国人婚育意愿,4年来政府积极从各方面减负担、增福利,不仅托育名额增加、提高育儿津贴额度、扩大发放对象,并大幅增加育儿学前特别扣除额,提供育儿家庭最大的奥援。今年年初,蔡总统于「2022新年谈话」特别强调,「政府要当孩子家长的神队友」,实现「0到6岁国家一起养」的承诺,不仅产假、产检假增加到7天,配偶也可以请陪产检假;今年8月开始,育儿津贴将由新台币3,500元加码到5,000元,第二胎、第三胎以上也有额外加码,政府更陆续增加公托、公幼和准公共化幼儿园名额,并扩大不孕症补助,希望透过好的政策,让小朋友们可以快乐成长,逐步减轻家长负担,扮演育儿路上的「神队友」。

0到6岁国家一起养 政府成育儿「神队友」

尤其,「0到6岁国家一起养」政策分为「平价教保续扩大」、「育儿津贴达加倍」、「就学费用再降低」3政策执行。分别规划到2024年时,0到2岁(未满)公共化托育设施,再增加约9千个名额;2到6岁(未满)公共化幼儿园,再增加5.5万个名额,持续推动准公共机制,让双薪家庭有更多选择平价托育的机会;「就学费用再降低」则分2阶段进一步降低公托、公幼的费用。在0到2岁(未满)部分,幼儿若送公共化托婴中心、社区家园、准公共托婴中心和保母,2021年8月开始,每月托育补助增加1,000元,2022年8月再加1,500元,第二胎、第三胎、低收入户及中低收入户幼儿的补助再增加。在公幼部分,2021年8月起,就读公共化及准公共幼儿园的2到6(未满)岁幼儿,家长每月缴费再减1,000元,2022年8月再减500元,每月缴费最多不超过3,000元;就读公幼每月甚至只要缴交1,000元,低收入户及中低收入户幼儿免费就读,第二胎、第三胎再减缴后,也免费了。

除了生育奖励金外,政府深知鼓励生育的重点,除了放心生育外,良善的托育体系,更能让父母安心养育。随著时代的变迁,育儿路上父母都有责任与义务,留职停薪津贴原本用意是维护员工生孩子时的工作权益,政府将过往只能「分别请领」的育婴留职停薪津贴,改成可以一起申请,更符合实际需求。

企业「催生」 鼓励增「产」报国

政府推出「助圆梦、安心生、国家跟你一起养」,许多企业也推出各种贴心福利,帮员工加码生育津贴,打造友善生育环境。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 2011 年宣布,员工生育津贴加码 6.6 万元,根据仁宝统计,去年有 281 位「仁宝」宝宝,发出约 1,850 万元红包。仁宝也承诺生育补助1胎 6.6 万元政策再延续3年,除高额生育补助金外,仁宝也与相关企托签署合约,例如何嘉仁文教机构、奥尔仕教育机构、科见幼儿园等,提供员工2至12 岁子女幼儿园及安亲学校服务。纬创同样祭出高额生育补助金,每胎生育奖励 6 万元,公司福委会再补助每胎 2,000 元生育福利金,合计每胎可获 6.2 万元。

科技公司GARMIN鼓励员工生育,祭出育儿津贴,生1个小孩每月补助1万,直到孩子6岁为止,多生多补助,生两个就给2万元,鼓励员工增产报国。鸿海则是1个小孩每月领1万5,000元,领到满7岁为止,最高可领126万;驱动IC厂联咏,小孩未满6岁前,1个月可领5,000元,生几个就领几个。中华电信则是满6岁前1个小孩每月补助500元。

「护国神山」等企业 打造优质育儿环境

维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是提高生育意愿的关键,企业响应政府政策,落实友善职场建构。例如,纬创设置「妈妈加油站」,提供准妈妈孕期期间自我照护资讯,也设置集乳室,为准妈妈准备哺乳枕暨专用按摩器等「加油礼」。「台积电」打造友善的育儿职场环境,2022年1月1日起推动多项优于劳基法的假勤与福利制度,在台湾各大厂区设置多所幼儿园,协助员工兼顾个人与家庭照顾需要,2022年起针对幼稚园大班及国小学童,增加假日STEAM营队,以手作、体能、机械原理学习等多元、富趣味的内容为主轴,让员工省去选才艺班的困扰。中华电信将在2022年8月起,在台北、杨梅与六都地区设置10处「职场互助式教保服务中心」,规画设立15班收托2岁至未满6岁合计458名员工子女,提供教育及照顾服务,员工可就近送托,减轻经济与时间的负担。

低生育率关键:迟婚、晚育

根据内政部统计,2021年全年新生儿出生数为15万3,820人,相较2020年的16万5,249人,减少1万1,429名,再创历史新低。政府提出多项鼓励生育政策,生育率却持续探底,「如何让人想婚?」、「如何提升年轻夫妻的社会经济安全感?」是台湾欲提高生育率须正视的问题。人口学者、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雁馨以生育数据及文化角度剖析,现代男女因人生规划晚婚、延迟生育,高龄女性碰到婚姻挤压,相较同龄男性找更年轻女性婚配,大龄女更难找对象,导致结婚率低,若社会不断提醒高龄女性受孕,恐再增女性焦虑。

曾主持《人口政策白皮书》修订的台大社会系薛承泰教授指出,截至2020年年底,台湾最可能结婚生育的25至34岁族群,约有310万人,其中已婚仅占26.5%。值得注意的是,近30年来国人即便选择走入婚姻,结婚年龄明显往后推延,统计显示台湾女性初次结婚年龄从1980年的23.6岁,到2016年提高至30.2岁。

工作家庭两头烧的「台湾金智英们」

2019年,改编自南韩畅销小说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掀起话题旋风,剧中细腻刻划主角金智英成长过程、家庭、职场面临的性别处境,包含同工不同酬、婚姻与育儿负担,不仅荣登南韩票房冠军,在台湾同样引发热议。「未婚的时候催赶快结婚,结婚后催赶快生孩子,有了女儿又说再生儿子,生个孩子也不会改变什么。」这段揪心对白,道出无数女性面对婚育压力的心声。育儿分工不平等,照护主力还是女性为主,白天在职场奔波,晚上要料理家务、育儿,是多数台湾妇女的生活写照。而许多女性经历生产和育婴过程需付出更大代价,除承受怀孕巨大身心变化外,还可能影响升迁,甚至遭受职场隐性驱逐出场,若先生愿意共同承担育儿压力,应可降低因家务影响生育意愿之困扰。少子化的成因,难以在一夕间化解,政府和企业祭出「催生」利多、扩大生育津贴的同时,改变传统婚育价值观也是关键因素。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