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中国大陆能源结构的转变与挑战◆文/谭瑾瑜(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长)《交流杂志111年2月号第181期(历史资料)》

中国大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崛起、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同时,亦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地区。在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6)做出逐步取消对煤炭和化石燃料补助以及降低化石燃料相关投资的共识下,中国大陆已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以及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十四五规划则提出至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需较2020年降低18%的目标,并要求各省市积极应对。

2021年10月底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除强调上述目标外,也提出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初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公尺,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目标。

想要达上述节能减碳目标,中国大陆能源消费结构须更大幅度调节,此亦体现近期严格执行、收紧「能耗双控」政策,针对能源消耗的总量、强度等两项指标进行严密的控管,如何确保自身能源供给稳定下达成上述目标,是中国大陆十四五时期重要的课题。

中国大陆仰赖进口能源仍难改变

中国大陆能源禀赋为「多煤、缺油、少气」,能源生产与消费均以煤炭为大宗,近3年煤炭占能源总生产量比重超过65%,而总消费量比重虽降至6成以下(2020年为56.8%),仍远高于其他能源。在国际减碳趋势下,中国大陆早在10年前开始调节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然而中国大陆经济崛起,能源消费总量迅速攀升,以2020年能源消费量为例,相较于10年前(2010年),能源消费大幅成长38.1%。能源需求上扬,中国大陆能源生产量已不符所需,除增加煤炭生产总量外,原油及煤炭也是中国大陆能源进口大宗。

2015年至2020年间,中国大陆煤炭及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20年中国大陆原油进口量为5亿4,239万吨,较2019年增加7.3%,其进口金额达1,784.53亿美元;同期间煤炭进口量为3亿399万吨,相较于2019年增加约1.5%,其进口金额达202.87亿美元。

基于能源安全考量,中国大陆透过走出去战略进行石油跨境投资及并购,也有所斩获,2004年起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迄今预估存油量90天左右,已具备调节原油价格能力,2021年9月首次释放战备储油调节市场价格,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地区。即便如此,中国大陆的原油消费高度仰赖进口仍是事实,2020年原油消费量较2010年成长5成,同期间原油进口量更增加1.28倍。

为达到「减碳」及「减少对外依赖」的双重目标,中国大陆逐渐降低煤炭的比重,提高干净能源的比重。煤炭从2010年占能源总生产量比重高达76.2%的高峰后,逐渐降低至2020年煤炭占初级能源生产总量的67.6%。与此同时,在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使用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总产量比重,从2010年的10.4%增加至2020年的19.6%,生产量成长1.46倍;同期间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总消费量占比则从9.4%增加至15.9%。

「十四五」侧重省市节能调整产业结构

中国大陆在干净能源拓展上十年有成,2020年提出《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将进一步加速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然而身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地区,仅透过过往的调整能源结构方式恐缓不济急,且在国际要求减排的声浪下,中国大陆要达标须有更积极的作为。

近期中国大陆严格执行、收紧「能耗双控」政策,针对能源消耗的总量、强度等两项指标进行严密的控管,要求产业必须在能源消耗强度与消耗总量达到国家设定的标准,强力遏制碳排放。2021年9月诸多省份被要求「拉闸限电」,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企业亦相继收到当地政府「开二停五」或「开一停六」等限电停产通知。

中国大陆因新冠疫情控制较其他地区有成效,2021年涌入大量国际订单,使得中国大陆境内企业用电量大幅提升。由于当前中国大陆燃煤发电比重仍达6成以上,在缺煤情况下,不得不解除澳煤禁令,于2021年10月重新进口澳煤以缓解电力荒,显见中国大陆煤炭供需失衡及紧张将对电力短缺形成进一步的压力,可能对经济活动产生冲击。

中国大陆过往较重视能源「保供」以促进经济成长,十四五时期转以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为主,以节能优先、能源消费进行总量管制的想法,将控制能耗落实至各省市政府,逼使各省市政府在发展经济之余,以能源有限的思维,重新检视并排序出优先发展之产业类别,逐步淘汰耗能产业,落实节能目的。

在陆台商经营环境丕变 塑化等耗能产业影响大

中国大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中,能耗强度以及能源消费总量均呈现警戒红灯的包括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等7个省市,另浙江、四川、安徽等3个省市则均显示双黄灯。再对照台商群聚分布,可以看出江苏在「能耗强度降低目标预警等级」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预警等级」均呈现一级警戒红灯。

江苏省于2021年12月20日公告节能具体策略,包括深入推进工业节能效能、提升建筑效能水准、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公共机构节能、提升其他领域效能水准、持续强化重点环节监管等,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与重点产业链,提升能源利用与产出,以达到碳中和要求。除了电解铝、不含太阳能板之平板玻璃将会进行绿色转型外,江苏将针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两高产业进行清单管理,透过分类处置及动态监管,建立「领跑者」标竿,使两高企业依循进行节能措施,未来两高企业的能耗必须符合国内标竿及国际标准,不合乎者将要求停工改进。

另依据2021年〈能效领跑者遴选工作通知〉所示,领跑者清单实施范围,包括钢铁、焦化、铁合金、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镁冶炼、水泥、平板玻璃、原油加工、乙烯、煤制烯烃、合成氨、甲醇、电石、烧碱、纯碱、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等20种行业。将江苏台商分布产业与上述公告之能效领跑者交叉比对后,可以看出此波能耗双控政策对在陆台商影响较大的为纺织、造纸以及塑化产业等,另在江苏省内之电子产业台厂,若包含电解铝及平板玻璃等产品及制程,恐也须提出相关改善措施并预作调节。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