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晒「娃」─宠娃商机崛起◆文/吴依容《交流杂志110年10月号第179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近年,晚婚、高龄产子及少子化现象,孕妇对于孕期健康、育儿周边商品更加重视,母婴市场在低迷的景气中逆势成长,母婴商品的种类愈来愈丰富,举凡食品、服装、生活用具等一应俱全。值此之际,科技的进步亦带动母婴零售从传统行业向「数位化」发展,自媒体、社群网站透过母婴知识需求,找到潜在妈妈客户,用知识、流量带动买气。过去妇女产后常因照顾小孩而不得不退出职场,随著社群发达,妈妈们在脸书或IG(Instagram)分享亲子互动,促成「妈妈网红」崛起,意外开启事业第二春。妈妈们在网路上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食谱、产后瘦身经验等母婴日常知识,变身为「妈妈网红」,自带流量,开创宠娃商机。
「妈妈网红」催生母婴商机
「我家宝宝对尘螨过敏,经常打喷嚏」、「我家孩子的屁股很敏感,常常湿疹红肿」,即使坐在餐厅,聊天的话题全都围绕母婴用品,就连手机里的社群帐号主页面也都是宝宝相片,兼具时尚质感与可爱的晒娃照片,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产品使用经验,这是新手妈妈们的日常,也是网路社群的独特现象。她们既是妈妈,也是网红,IG粉丝从数千到破3万人都有。
媒体报导,社群关键字的爆炸式增长,显示妈妈与宝贝们是不容忽视的行销战场。以「#育儿」为例,2018年台湾逾200万的潜在触及人数,到了2019年上半年,同样的关键字触及已达3,150万,成长了15倍。
严格把关筛选标准 更具推坑魅力
2岁小男孩的黄妈妈表示,母婴界没有一定能「推坑」(推荐自己喜好的事物,试图让其他人产生兴趣并追随)的网红,每个宝宝适合的产品不同,即使打出「CP值」、「明星牌」,不意味产品就会热销大卖。相较于许多产品由知名明星代言广告,对婴儿产品挑剔的「妈妈网红」反而更有魅力。一位让人信得过的妈妈,光是贴出照片,都会有粉丝主动私讯询问商品细节。热衷分享的「妈妈网红」不仅爱小孩,更爱惜羽毛,深怕夸大分享的产品,没仔细用过便推荐,让自己在社群留下负评。
母婴市场里,便宜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字,产品必须确实打动妈妈的心,兼具实用和口碑,才有机会向妈妈「吸睛又吸金」。选择商品要求高,真诚传达取得信赖。在脸书拥有逾10万名追踪者的「德州妈妈没有崩溃」,在购贴文中详细提及自己当初的选品考量,以品牌及口碑为基础,让消费者对品牌有一定认识,接著强调产品的优点,成功将自身的筛选标准与产品优势相互结合,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机会,让人感受到德州妈妈对粉丝的重视及坚持。
鼓励妈妈多爱自己 累积大量铁粉
部分「妈妈网红」个人风格鲜明,同时鼓励女人生了孩子也能有爱美的权利,美妆、时尚、穿搭,持续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获得许多妈妈铁粉青睐。例如「妈妈网红」安啾,其部落格风格多元化,打从经营美妆到生了2个小孩后,变成亲子部落客,不仅持续经营时尚事业,更经常鼓励妈妈们,生了孩子也要保有爱美的权利。另一名时尚部落客兼作家 Nikki 小闪,是各大时尚活动的常客,除经常分享穿搭外,也在 IG 分享一家人温馨的照片,兼顾育儿和家庭,更把自己打理得超级时髦,这股热爱生活的魅力,让「妈妈网红」更显迷人。母婴独特的利基市场,创造出高密度同温层,她们分享生活的有感体悟,在社群中揭露自己最为真实的样貌,与粉丝之间关系紧密,打造出黏著度极高的铁粉经济。
而日常写照的育儿经验与生活情境,同样引起众多网友深刻共鸣。中国大陆海口网红全职妈妈童童,将一家三口有趣的对话整理放置社群平台,女儿童真语录意外走红,童童也藉女儿之名在网上写文章,分享陪伴女儿阅读,为其量身定制亲子书单等,引发广大粉丝咨询育儿经验,粉丝人数达80余万。
BJD养娃潮盛行 娃爸娃妈花钱不手软
不只有家长给孩子打扮,「娃圈」中的娃爹娃娘也心甘情愿为自己养的娃儿们烧钱。近来,中国大陆年轻人掀起「养娃潮」,但养的不是真的小孩,而是名为「BJD」(Ball Jointed Doll,球型关节人型)的手工娃娃,可以帮它梳装打扮、换衣服、换配件,甚至化妆,这种人偶价格不斐,45公分高的BJD平均要价新台币1万3千元,女星范冰冰曾收过订制款BJD娃娃,价格高达新台币860万元。BJD娃娃昂贵的关键原因在于,娃娃本身全都由人形师自己捏出来,除要求身上每个关节都要能动,树脂材料也不便宜,为求娃娃的可动性、平衡性及美感度,考验人形师的功力和技术,更有BJD的专属化妆师帮娃娃化妆。
玩家将买娃称之为「接娃」,称自己为「娃爸」或「娃妈」,娃娃本身价格昂贵,养护娃娃同样需要大量花费,要想把娃养好,必须投入大量金钱与时间。诸如衣服、假发、眼珠等配件为重要开销,每半年需要给娃换妆以防「吃色」。玩家们致力于给娃娃更多的爱之外,也经常与同好者「娃聚」,各自把娃娃带到会场,一起聚会聊天、吃东西,也互相观摩欣赏娃娃,分享「养娃」经验。照顾这些娃娃,不比养小孩轻松,对「养娃族」来说,每一个「娃爸」、「娃妈」手里的人偶都是独一无二的,彼此相互陪伴,成为心灵的依托。
娃娃产业链催生娃娃经济
搜索娃娃使用配件,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人民币不等,小的如假发、包包,大到知名娃社「龙魂人形社」的正版官服售价千元人民币。娃娃产业链带动玩具屋制作、布景、摄影等周边产业。添购木板、木条、小蛋糕桌椅模型等配件搭建娃娃咖啡屋,动辄花费千元人民币。为创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娃娃,甚至请「改娃师」改造没有妆容、头发、眼睛及衣物的「裸娃」,为娃娃化妆、做造型,依据玩家需求量身订制。
不论是养真娃还是养BJD娃娃,花费都十分庞大。小孩未出生前,好友们三不五时吃顿大餐,犒赏一下自己,生娃后,连百元小吃都不舍得花,给宝宝购置的奶粉更是精挑细选。生养小孩前,换季必定添购新衣服,生养小孩后,发挥缝缝补补的勤俭节约良好美德,只为宝宝新购衣服。「养娃族」更是烧钱,举凡化妆、衣服、娃柜、包包、鞋子、护理等用具,一样都不能少,当爸妈参与其中,其乐无穷,这就是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