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全球反间谍 从中共制定反间谍规定谈起◆文/许瑛仁《交流杂志110年8月号第178期(历史资料)》

「特务」又称间谍,自古伴随著政治、战争、经济等人类的竞争行为而生,无论是窃取情报、渗透分化或进行暗杀任务,都是为了保护己方利益或战胜对手,是制敌机先的杀手锏。周文王的军师姜子牙曾留下一部兵书《太公兵法》,又叫「六韬」,其中提到「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这是「间谍」一词最早的记录。《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知彼」?基本上就由间谍执行,春秋时期的美女之首西施,就是典型的女间谍。

中共抓间谍又有新手段

间谍这个古老的组织或个人,从来不曾消失,甚至不断扩增,尤其在全球格局丕变、美中对抗升温、欧俄猜疑不减的今下,政治、军事、科技、商业等情报战早就暗潮汹涌,远比台面上的交手更为激烈。一方面为刺探「敌情」,间谍型态更多样化;一方面为自身国家安全与「保密防谍」,则是卯足全力,运用各种手段提防甚至揪出「细作」。中共国安部在今年4月26日就公布6章31条的《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规定》,对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业有更多的反间谍要求。

根据中共国安部回应记者提问,上述《规定》出台的背景,主要是认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和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窃密活动明显加剧、手段更多样、领域更宽广,对国家安全和利益构成严重威胁,所以依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规定机关、团体、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必须担负反间谍安全防范的主体责任,国安机关则可以进入有关单位及场所实地检查,民众和组织也可透过电话检举。

从美中对抗的角度来看,所谓敌对势力对中国大陆渗透窃密活动明显加剧,当然是剑指美国。近年美国在高阶技术和产品上对中国大陆进行围堵,中共只好大力强化自身科技创新与研发,过程中当然也希望防止机密外泄,并警告从事高科技企业及员工不得泄露国家机密或商业机密,今年7月5日中共要求「滴滴出行」APP下架,也表示基于国家安全理由。而国安部门可随时进入社会组织或企业进行实地检查,对跨国企业甚至台资企业,多少都会带来经营上的困扰,未来是否会影响外资投资意愿,值得进一步观察。同时,《规定》的出台也标示著「保密防谍、人人有责」的人际疏离与不信任感,将再度进入中国大陆民众的生活中。

美中间谍战方兴未艾

川普执政后期,美中关系恶化态势升高,美方对中共间谍的指控有增无减,认为他们盗窃美国经济情报及国家安全机密,且常以在美求学、研究的身份作为掩护。2020年5月29日川普在一项公告中就宣布,部份在美国就学的中国学生窃取美国的智慧财产权,协助中国军事现代化,基于保障美国国家安全的考虑,将暂停和限制核发跟中共发展军事相关的签证。到了同年9月9日,美国国务院首次表示自执行该项命令后,撤销超过1千名这类学生的签证。拜登政府近期也拒发500多名中国大陆理工留学生的签证。

然而,川普的命令也让美国大学校园笼罩在猜疑的气氛中,亚裔脸孔的学生普遍面临质疑,有中国学生曾向媒体表示,他们在美国校园面临的敌意与怀疑有所增加,曾发生中国大陆学生公寓门上被涂「间谍」字样,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对中共间谍的指控,也发生在美国新任总统拜登身上。美国国家反间谍和安全中心主任威廉·埃瓦尼纳(William Evanina)于2020年12月2日表示,中共的情报人员已经盯上总统当选人拜登的身边人,包括他未来政府的要员以及他们的圈子,他甚至形容中共的情报收集活动像是打了类固醇,十分活跃。同年12月3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约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在《华尔街日报》发文指称:「北京正准备在无限期的时间内与美国对抗。华盛顿必须准备妥当。领袖们必须克服党派分歧,理解这个威胁、公开谈论它并就此做出行动。」美国情报机关的最高官员公开作出这种针对外国敌对势力的宣示,十分罕见。而这些公开发言的主要用意,除了提醒拜登,也希望让美国民众对于来自中国的威胁更为警惕。

此外,当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指出,中国在美国大学开设的孔子学院「招揽间谍及共谋」,希望美大学校园的孔子学院文化中心,在2020年底前全部关闭。对孔子学院的抵制,其实早在欧盟及澳洲就已掀起风潮,日本在今年6月也开始进行全面检讨。

英国与欧盟也吹起反间谍风

为了防止中共间谍渗透,英国政府从今年2月15日开始,限制中国人在人工智慧、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一系列工程领域,以及企业研发等44个敏感领域学习或工作,已取得签证在这些领域工作者,签证将会被注销。

英国外交部并知会各大学,针对与国家安全相关领域学习或工作的海外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安全审查。英国政府通讯总部也警告各大学,来自敌意国家的行动者,锁定英国的学术机构,试图窃取个资、研究数据和智慧产权,谋取其军事、商业和独裁者的利益。

据今年5月22日英国《每日邮报》的报导,英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审查」大学内的中共间谍,一经证实,就可能遭到逮捕。英国外交部、政治保安处、税务海关总署共同拟定一份涉嫌向中国传递敏感资讯的学者名单,并称这些敏感资讯包括一些英国的开创性技术。英国智库Civitas 今年2月也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称英国24所顶级大学中有14所与中国军事企业和相关研究中心密切往来。据了解,2020年在英国就读的非欧盟国家的大学生中,有1/3来自中国,12万名中国学生缴纳的学费总计21亿英镑,对大学的财务状况具高度影响力。

早在2019年2月,欧盟安全部门就发出警告,约有250名中国和200名俄罗斯间谍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活动,要求欧洲各国外交官提高警觉。欧盟对外事务部也表示,过去在布鲁塞尔,俄罗斯间谍最为活跃,现在中国间谍与俄罗斯间谍大多潜伏在驻布鲁塞尔的外馆与商会伺机而动。立陶宛情报机关在同年2月也发布年度报告表示,中国对立陶宛等北约、欧盟成员国的情报工作越来越具有侵略性,不但积极招募立陶宛公民成为间谍,还意图干预立陶宛对藏独与台独的立场。

当然,在反制间谍的过程中,往往也会遭到相对应的报复。例如今年4月,捷克政府怀疑俄罗斯情报机构-对外情报局(SVR)及军事情报局(GRU),参与发生在2014年的一起军火库爆炸事件,造成2名捷克人丧生,下令18名俄罗斯外交官离开。俄罗斯随即展开报复,同时宣布驱逐20名捷克外交官。

间谍多元化 一场永无休止的无声战争

世界各国都有各式各样的情报机构,主要任务当然是刺探敌情、防范渗透,且自古至今从未休止。《孙子兵法》将间谍分为5种类型:「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然随著科技日新月异,间谍形态越来越多元,获取情报的方式,也不限于依赖个人的出生入死。近年来美欧日印澳纽纷纷对中国通讯大厂华为发起的抵制措施,基本上就是源于华为可能涉及间谍活动,且通讯设备可能对国家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有趣的是,近期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于2012年2014年间借由丹麦网际网路缆线,窃听德国、瑞典、挪威和法国政府高层,也引起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今年3月中国大陆当局则禁止军方人员及家属驾驶特斯拉(Tesla)汽车进入军事设施;5月浙江和广西等部分地方政府和机构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对其属下员工拥有特斯拉汽车的情况进行安全评估。据传,过去两年中,特斯拉汽车因内置摄像头会持续记录影像,获取车辆使用时间、地点,自动搜集的各种数据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引起中共国安部门关注,担心某些数据可能会被发送回美国,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全球秩序动荡的时代,国际越纷乱,情报就越被重视,间谍也越活跃,反间谍理所当然成为各国国安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台湾在20201月实施的《反渗透法》正是基于维护国家安全所采取的必要手段。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