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走过烽火 「大陈」今昔◆文/林则宏《交流杂志110年8月号第178期(历史资料)》

早年曾在凤山陆军步兵学受过预官训的台湾男生,对于步校旁那条「王生明路」应该都不陌生,但不管是当年的预官们或今天的凤山在地人,知道这条路名由来的人恐怕都不多。

随著时空环境改变,王生明路也从原本约4公里长,如今已缩减到只剩700公尺。而与之相映的是,曾遍布全台的「大陈新村」也逐渐消失并为人所淡忘。

然而,在台湾过去一个多甲子的历史进程中,曾有过王生明将军与「大陈义胞」所留下的诸多印记。

孤悬浙江外海 曾护卫台湾安全

如同金门、马祖等紧邻中国大陆的离岛,位在浙江省台州市外海的大陈岛,在1949年国民党政权撤退来台后,也曾驻守著大批国民政府的军队,肩负起护卫台湾安全的重任。

大陈岛其实是由29个大小岛屿和83个海礁所组成,上、大陈是两大主要岛屿。其中,上大陈面积6.8平方公里,下大陈4.8平方公里。上大陈岛虽然较大,但人口基本聚居在大陈行政中心所在地的下大陈岛。

若非当年惨烈的国共战争,大陈应该会像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众多海岛一样,岛上居民至今依然过著世代捕鱼维生的日子。不过今天大陈岛上的居民,和1955年的大陈岛民,却是被历史生硬割裂开来的两群不同的人。

在内战中溃败的中华民国政府,1949年播迁来台后曾有段时间,依然控制著包括大陈在内的中国大陆沿海多座海岛。但1953年朝鲜半岛战争结束后,中共开始将军事重心转移到台海。

第一次台海危机 大陈全岛居民撤退来台

为解决国民党军队不断袭扰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问题,一方面也为测试中华民国政府与美国政府于1954年12月3日签署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虚实,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发动大陈岛战役。而位在大陈岛西北方,被视为大陈门户的一江山岛就成为共军首要目标。

1955年1月18日上午8时,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军开始对一江山展开猛烈攻击,这也是解放军首次三军协同作战。

根据总统府网站所发布前总统马英九于2010年1月20日出席「一江山烈士殉国55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稿,一江山面积仅1.2平方公里,但解放军海军在第一波舰砲与岸砲攻击中,就对一江山射发4万1千多发砲弹。

一江山守军1,030人,但共军动员1万多人展开夺岛行动。在军力对比悬殊下,次日凌晨2时,一江山就遭解放军占领,国军上校指挥官王生明阵亡。

大陈距离浙江台州52公里,距离台湾约460公里。失去一江山的屏障后,大陈也就岌岌可危。因此在美方要求及美军协助下,同年2月,政府展开名为「金刚计划」的大撤退,将岛上1万8千多名官兵及近1万5千位居民全数撤离来台。

王生明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而为安置来台的大陈岛民,政府也在全台12个县市先后兴建35处「大陈新村」,包括大陈年糕在内的大陈美食与风土民俗,也就随著大陈居民落脚台湾,成为今天台湾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历史割裂下迥异的大陈

就在国民政府撤离的次日,解放军于1955年2月13日即登岛接收大陈。隔年1月,400多名台州、温州青年响应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耀邦号召,组成「青年垦荒队」前赴大陈参与重建工作,开启大陈发展史的另一页。

今天的大陈和当年的大陈,早已不是同一个大陈岛。目前大陈户籍居民仅3,900余人,常住人口更只有千余人,大约是66年前的十五分之一。

凋零、衰落的大陈,直到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近年提出「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口号后,这几年风貌才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现在来到大陈,随处可见各种大小工程正在进行。

利用大陈丰富的风力资源,大陈风力发电厂34部发电机组如今不仅能为大陈民众提供源源不绝的清洁能源,2009年起,每天还能将60多万度风电跨海输往内陆。

曾是「大黄鱼之乡」的大陈海域,由于长年过度捕捞,如今野生大黄鱼已极为罕见,价格不斐。今年4月20日,浙江宁波象山县有渔民意外捕获一尾5斤多重的野生大黄鱼,很快就被以人民币2.5万元的价格收购,折合新台币逾10万元。大陈近几年成功发展出大型铜围网养殖大黄鱼技术,目前号称可年产6千多吨大黄鱼,成为今天大陈旅游的一大卖点。

中共挹注资源 全力发展旅游

浙江省与台州市,积极开发大陈的自然旅游资源。上大陈岛乌沙头景区斥资人民币逾亿元,沿著海滨断崖建成一条约2.5公里的栈道,已于去年中完工。景区内的栈道临崖而建,当中还有一段是玻璃栈道,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巨浪拍岸与海涛汹涌的声音和视觉震撼。

在下大陈岛的甲午岩景区,则能欣赏到壮阔的海蚀景观,其中飞虎崖海蚀沟长约50公尺,深约30公尺,两侧崖壁陡立,崖底浪涛澎湃翻滚,声势宛如虎啸龙吟。

而连接两侧断崖的甲午岩索桥,下方就是深渊峭壁,行走其上,索桥会随著桥上人行步伐不断晃动,这对不少人来说是胆量的一大考验。

当年全岛万余名岛民迁台的特殊历史,也成为今天大陈向四方游客诉说的故事。岛上「大陈岛台胞文史馆」据称是中国大陆首座「台胞文史馆」,馆内展示的375幅史料图片,基本都是从台湾征集而来。

尽管当年大陈岛民几乎全数转移来台,且展馆内文史资料也以图片为主,但现在如果想在短时间内对当年那段历史有个概括了解,「大陈岛台胞文史馆」仍是不错的选择。大陈岛上另一座规模更大的「两岸大陈乡亲文化园」,目前正在赶工兴建中。那些在台湾逐渐为人所遗忘的过往,显然已成为今天大陈发展旅游与对台统战的最佳素材。

大陆官方大力投资与推动,千百年来都只是渔村的大陈,去年旅游总收入已经达到人民币1.6亿元。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有不少游客从中国大陆各地跨海来到大陈度假。大陈第一家精品民宿「有家客栈」老板施招荣说,早在「五一」的一个多月前,14个房间就已被预订一空。除了浙江本地游客,还有远从哈尔滨、四川专门前来看海的游客。「五一」前几天,每天都还有4、50通订房电话。

配套依然不足 软硬体仍待加强

为改善整体环境,大陈还与北京清华大学学生乡村振兴工作室合作。来自台湾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运营部负责人周宏宇表示,近年快速发展确实与习近平的关注有很大关系。曾数次来到大陈,为大陈的发展规划提供意见的周宏宇说,大陈和马祖十分相似,都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岛屿,都曾是战地,传统民居都是青石堆砌。但大陈旅游的纵向产业链仍远不如马祖成熟,除自然景观外,在吃、住、玩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有家客栈」老板施招荣也表示,曾有个女孩打电话来订房,说是和男友吵架了想到岛上待一个月静一静。施招荣告诉女孩,先住几天再说。果然三、四天后,女孩就说要回去了。除了男友打电话来道歉认错,大陈让人闲得慌是主因。

一名从杭州来的游客也说,尽管住的是岛上最大滨海别墅度假村,但房内设施简陋、灯光昏暗,浴室的热水是靠太阳能因此不热。而且房间没有网路,全岛还找不到卖咖啡的地方,这让她再到大陈游玩感到却步。

不过,周宏宇认为,尽管整体旅游环境的成熟度不如马祖,但大陈有一点远胜马祖,背靠江浙沪庞大的人口基数。从台州搭船到大陈只要一个多小时,交通相对便利,从台湾搭机到马祖则容易受到天候影响。因此,周宏宇乐观预期,在中共官方大力扶持下,或许经过几年的建设,这座曾经烽火连天的岛屿,有机会从「大陈义胞」的故乡,蜕变成另一处热门的旅游海岛。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