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新闻付费开第一枪 澳洲政府挑战社群平台霸权◆文/左宜恩(东吴大学政治学系专任助理教授)《交流杂志110年6月号第177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日前澳洲政府立法通过,允许本地媒体向转载其新闻报导内容的社群网站及搜寻引擎收取费用,此举虽立即引起谷歌(Google)及脸书(Facebook)等公司强力抗议,但不久后上述两家公司先后软化立场,同意向澳洲媒体支付新闻使用费。这场风波虽已落幕,却反映出科技平台与媒体共生关系下,社群平台在内容决定、分润机制的决定性力量,可能受到强力挑战。

澳洲首立新闻媒体议价法引爆新闻内容付费战

面对科技巨擘在网路广告市场称霸,新闻媒体经营更加困难,为解决澳洲新闻媒体企业与数位平台议价能力失衡的问题,今年2月澳洲国会正式通过「新闻媒体议价法」,要求谷歌和脸书等全球数位平台刊登澳洲媒体企业生产的新闻内容,必须付费并取得上架许可协议,成为全球第一个立法规范的国家。

澳洲政府表示,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地媒体行业。官方表示广告收益的分配不合理,每100美元的广告费用中,53美元分配给谷歌、28美元分配给脸书,剩下的19美元才分配给其他参与者。传统媒体的广告收益早已逐年下滑,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挫更重,许多媒体业者因广告收入枯竭而倒闭。

面对澳洲政府的动作,数位平台巨头厉声反弹。谷歌扬言若法案通过,将停止澳洲的搜寻引擎服务,并撤出澳洲,脸书也移除所有新闻内容,澳洲使用者将无法张贴任何新闻连结。澳洲政府对此并未退让,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此外,澳洲开第一枪之后,加拿大随即宣布,将要求脸书为新闻内容付费。欧洲监管机关也做出正面回应,欧盟也在草拟适用于全境的数位市场立法。

面对接二连三的批评,社群平台感受到造成极大的压力。谷歌先与媒体达成协议,脸书仍坚持立场,不仅全面禁止澳洲用户分享新闻,也禁止其他地区用户分享来自澳洲的新闻文章。

媒体产制新闻 平台却成获利赢家

经过谈判后,澳洲政府同意修改法案4处条文,包括脸书相当在意的最终报价仲裁机制,脸书随后宣布解除对澳洲新闻网页的封锁,事件暂告落幕。

在全球化浪潮及科技变革下,网路媒体蓬勃发展,阅听人逐渐改变资讯接收模式,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受到严重冲击。过去纸媒掌握了大部分的广告市场,但近来广告主发现透过数位媒体更容易接触到读者,导致10年来纸媒的广告市占率腰斩。传统媒体经营日益困顿,不少主流媒体黯然停刊谢幕。

传统媒体对科技巨擘垄断的不满累积已久,他们认为,科技平台在新闻连结旁放上广告,实际上是利用他人产制的内容获利。媒体经营成本庞大,亟需广告收益支撑,因此提供新闻内容资讯给社群平台使用,不能不收取合理的费用。

此外,社群平台掌握了网路流量,更借由大数据了解使用者的意向,能够比较精准串接相关新闻及投放对象,进而垄断传统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的网路曝光通路,拥有优势议价能力,使传统媒体难以对抗。

谷歌和脸书则主张,平台纯粹扮演「新闻导流窗口」,多数媒体仍经营本身网站,可借由自己生产的新闻内容吸引流量与广告,平台并无法直接由新闻内容获利,以此要求付费并无道理。

然而,他们并非坚决反对为新闻内容付费,脸书反对澳洲政府的理由是「被规定要付多少钱」。澳洲法案规定,付费金额将由独立的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公平,原意是防范科技企业利用霸权主导价格,但脸书等平台忧虑商业模式将因此遭受破坏。

经过谈判后,澳洲政府在最终报价仲裁机制上让步,若科技平台和新闻媒体就付费内容达成协议,就不须走上政府仲裁。

网路新闻的互利共生性 引发数位主权争论

脸书大动作屏蔽澳洲媒体内容,澳洲政府与紧急服务专页遭到波及,引发「数位主权」的讨论。尽管脸书表示仅是失误,但也凸显社群网站可单方面切断内容。此举可能让政府对网路平台祭出更多监管新规则,尔后脸书也展现出进行协商的善意。

澳洲政府与谷歌、脸书的交手过程,结果来看为当地新闻媒体降低社群平台兴起造成的冲击,维持媒体产业生存命脉,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国家、政府群起效法。此举维护本地媒体产业之余,也挑战新兴社群平台在资讯产制以及型塑舆论上的霸权地位。

媒体既观战也参与 间接影响舆论观感

在这场争议中,媒体的角色不只是观战者,也是参与者,最终结果将会影响到媒体的利益,媒体在报导中,难免会有自身的立场,将谷歌及脸书型塑成自私、霸道的科技巨头形象,影响阅听众的认知。

另一种意见认为,进入资讯时代,网路平台作为资讯分享的管道非常普遍,媒体应该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而非要求网路平台给予补贴。澳洲政府的做法可能是过度保护媒体,反而阻碍了数位转型的脚步。

再者,新法通过后对新闻业长远发展的影响也值得关注。谷歌与脸书协商的对象,多为主流的大型媒体,地方性及独立媒体未必能够互蒙其利,是否能够因此改善营运生存的困境,有待观察。

社群平台各有利益考量 应对态度不一

谷歌在这场争议中采取比较柔性的态度,显现于他们对于澳洲与法国采取了相反的处理方式。谷歌与代表法国本地新闻媒体的业界联盟APIG谈妥协议,明确表示谷歌需要就旗下新闻内容的发布向法国当地新闻媒体提供版权报酬。

对谷歌来说,澳洲虽不是主要市场,但退出澳洲可能影响到其网路霸主地位。美国微软公司(Microsoft)旗下搜寻引擎Bing可能受惠于澳洲立法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微软主张,科技业有必要跟上脚步,协助活化独立新闻业,这是「民主自由的核心」,可以说同业竞争压力增加了谷歌采取较柔性回应的动机。

脸书的态度相对强硬,他们认为网路平台只是分享内容,帮助媒体赚钱获利,于是强烈反对被要求付费。脸书采取对抗手段,可能是要表达杀鸡儆猴的态度,向其他国家表明,如果跟进澳洲政府的行为,必然要付出代价。

很多人在这次风波中倾向支持澳洲政府,可能是出自于科技巨擘的恐惧与厌恶,过去网路平台侵犯隐私、贩卖个资、言论审查等争议不断,各国政府的处罚却显得不痛不痒。如果澳洲政府在这次争议中适度打击网路巨擘,很多人乐观其成,甚至有终于出了一口气的感受。

台湾跟进立法待观察 学者:应考虑设立基金运作

2019年数位广告占台湾全媒体广告量6成以上,囊括多数广告收益。数位广告投放的标的,是脸书、谷歌等跨国性的社群平台,反观传统媒体获得的广告量则相对少得多。

对于台湾是否适合跟进订定法案,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表示,持续观察各国作法,进行研究分析,目标是为了媒体工作者产制优质内容时,能够获得合理分润、回馈制度。

有学者表示,修法要求直接付费,可能有媒体获利提高却未必提升新闻品质、欠缺议价能力的中小型或独立媒体相对吃亏、媒体顾及收益而影响监督力道等隐忧,或可研议以设立基金的方式处理。透过要求大型网路平台提拨一定比例的营收成立基金,再由新闻媒体、社群平台、公民团体等关系人成立具独立性质的委员会管理基金,依合理比例分别运用在公共、独立与商业媒体,可以再对业者申请补助进行审核,让基金真正帮助新闻提升品质。

政府应有主责单位 研议合理监管作法

这项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台湾须顺应国际趋势,持续观察。新闻不是单纯的商品,政府应正视科技平台的演算法搜寻与排序决定内容曝光,对民主机制带来的影响。科技平台支付新闻内容费用的争议,各方意见仍多分歧,该议题涉及不同领域,政府有必要整合协调。无论进行跨部会研议,或新成立数位发展部等主责机关,都有其迫切性。

科技平台与媒体有共生关系,媒体作为第四权,向受众传播资讯、监督政府施政,并为公众行使及设定话语权,是民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科技平台具备垄断性地位,必须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如何考量双方的特性与需求,制定合理规范,建立合理分润机制,取得互利双赢的结果,有赖各方持续努力。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