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湾经验在中国大陆发芽、成长◆文/ 赖锦宏《交流杂志110年4月号第176期(历史资料)》

开放陆生来台,举办青年交流多年,有人歌咏日月潭之美、书写阿里山日出,有人在历史课本的比较及思想辩证,还有更多人看到台湾多元文化之美,领会台湾的半农生活及青年返乡。一个创新、文艺的美学,台湾正被「发现」。

曾到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留学的刘二囍,有次徒步环岛,走了1,200百公里,风土人情和美景尽收眼底,更让他感动的是台湾文创产业的服务概念和精致的经营态度。诚品书店的24小时开放、不定期的文化讲座、签书会让他印象深刻。历时两个月,完成环岛徒步旅行,「1200」由此得名。
环岛的路上,借住过小学教室,隔三差五还会被热心的民众「收留」,陌生人的温暖,为他的旅程注入温情,他有了一个不平凡的想法,给深夜在外漂泊的人,带来更多温暖。

24小时书店成游客的避风港

2014年刘二囍在广州的第一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1200bookshop,在体育东路开业。在传统书店生存维艰的时代,这样运作能盈利吗?刘二囍说,并非只想卖书,而是想经营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只要有人来就有生意做。」

书店内有独立的小房间,专门为沙发客准备,只要提前3天向书店申请,通过审核的旅客就可免费入住过夜。窄窄的床位小到只能容下一个成年人,但也大到足够容纳沙发客无处安放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是广州第一家雇用残障人士的书店。柜台上备有便条纸,方便和聋哑的店员笔谈,简单的温馨提醒浸润满满温情。

有温度的书店 免费收留沙发客

店内的售卖内容也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一面墙贴满游人和读者的感谢纸片。纸张的温度无可替代,直至今天,距第一间1200bookshop已开业近7年,最多时有5间分店。或许已经没有当时的新鲜感,其他城市也在复制、学习,但它留下的故事和印记,却是弥足珍贵的价值。

由旧物拼凑成的空间,不经意发现沙发旁的木框上,有贴纸「囍」字的痕迹,这是老板2013年从大理乡下搬到广州。店内「免费阅读区」由四张不平整的小桌子拼凑成,桌子来自二囍母校华南理工大学,摆放植物的台子也是从华工搬来的,靠墙的木板则是从华工图书馆淘来的废弃物。

店老板说,虽曾定期举办文化沙龙、邀请各界名人开讲座,但是该店会免费收留沙发客,也有义工以打工换宿方式参与,希望打造一个有故事、有回忆的空间。
为了半夜留客,书店祭出夜间买书有六八折优惠、凌晨2时至6时店里消费可享用免费咖啡。24小时书店丰富了广州人的夜间文化生活,进而带动中国大陆其他城市24小时书店的风潮。

采访台三线年轻人 蔺桃用慢调台湾说故事

出生于湖南浏阳,曾在杭州都市快报做了两年记者,2014年,蔺桃在台师大研究所毕业,是首届陆生。在台三年,她搜集一个又一个返乡、回归农村以及传统人物的故事。
蔺桃写了一本「藏在小日子里的慢调台湾」。她发现,「在台湾,乡土被叫作地与根。不管是文学艺术还是政治文化,最后都需要回到这个根上,掉落在地里生根发芽。在台湾,可以看到有舞者在农田里表演,也可以看到纪录片的导演将镜头对准乡下农民。」

这些鲜活的故事,给了蔺桃巨大的冲击,原来乡村与城市并不是截然的一分为二。她写了一份「寻找变革台湾社会的年轻人」的众筹文案,留言一条条蹦出来,读者都想见识她说的故事:在日本念了硕士的台湾人回乡当农夫,开创一个新型俱乐部模式,实现返乡梦的同时也连接了城市的消费者;还有一个毫无特色的村庄,因为一群艺术系大学生进驻,变成一座鲜活的美术馆。
蔺桃又去了宜兰、台中、台南,采访「青年返乡」及「台三线」年轻人返乡创业。她说,「台湾教给我们的生活美学课:幸福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乡村文创 展现新力量

2018年,蔺桃应自媒体「乡愁经济」之邀,采写返乡人。 「与一般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返乡的「乡」并不一定是世代生活的故乡,而是贴合自己心灵的地方或是一种乡村传统。在乡村所做的也不一定只有种地当农夫,还可能是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创造出其他更美好的东西。」

她写了周华城与父亲的水稻田、桃二与自家茶园、陈统奎与家乡的荔枝,还有刘璇在西藏建造的森林学校和许著华的乡村文创。这些返乡人以新青年的力量,让文化传统赋予新农村建设,串联起城市和乡村,营造新乡土的同时,也在营造自己的心灵家园。

蔺桃去年出版了一本「卅岁,回乡去」的书,她说,:「返乡,不是一头热血的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坚定选择。这些选择里,蕴含著如何在乡下生存、生活的创意,甚至盘活村庄、逆转农村主体性的可能。」

垃圾场变成生态村 桃米「青蛙共和国」创造近亿商机

2009年9月20日,陈统奎还是大陆「南风窗」杂志的记者,来到日月潭附近的桃米生态村访问。

以前,这里是埔里镇最贫穷的村庄之一,加上垃圾掩埋场就设在此,居民自嘲为「垃圾里」。 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这里距离震央只有20多公里,桃米里369户人家,有168户全倒,60户半倒。地震也引发社会对于传统农村没落、人口外流的反思。

地震后不久,曾担任天下杂志记者的廖嘉展和颜新珠,夫妻俩来到桃米带领乡民再造魅力新故乡。经历10年的社区营造,成绩斐然,居民新盖或翻修老房子经营著20多栋民宿,还有水上旋转餐厅等新奇事物,新故乡文教基金会营建的园区令人刮目相看,其中一栋建筑物叫纸教堂,建筑材料用钢板和纸,非常有创意,已是台湾一个文化符号。
如今,桃米生态村以「青蛙共和国」这个乡村主题一年吸引超过50万人次的游客到访,光旅游这一块收入一年就达1亿台币。
陈统奎的老家海口市火山口地区一个古村—博学里,跟桃米之前的没落凋敝一样,60户人家,年人均收入只有2千元,靠传统农业谋生。 

海口市博学里 取经桃米大成功

2009年11月,陈统奎回到故乡,召集全村人聚集在自家的小院子里。那时,村里连一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透过电视机播放PPT,介绍桃米生态村,他告诉村民,可以学习台湾社区营造经验,通过自身的努力行动来感动社会,吸引外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而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很多村民看到桃米生态村那么漂亮的园区和民宿,纷纷说:我们做不到啊。村中长者,一位80多岁的大伯站起来,他大声说:「我们一定做得到,大家团结一致,跟著大学生干了!」

他一边在城市工作,一边返回火山村带领村民修自行车赛道、盖民宿、创「火山村荔枝」品牌。作为媒体人的敏锐视角和品牌营销意识,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媒体人、网红到农村CEO 陈统奎的台湾学习经验

成为「网红」后,让更多资源和目光投向陈统奎及他的乡创品牌,受到市场与外界更严苛和专业的审视,也获得深入的思考与成长。从学习台湾民宿、自然农法开始,到考察日本「6次产业」,陈统奎做了很多尝试,其中不乏失败和打击。

从一个媒体记者转型经营乡村和农业产品品牌,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连接能力走出去,对外学习成长谋求出路,恐怕早已折戟沈沙,哪怕再多十年,这条路依然艰险如初。

对「产业先行、再造故乡」的思考和实践,无疑是每位返乡青年都会面临的课题。台湾的文创经验、社区改造和青年返乡,带给大陆年轻人启发与反思,能否全盘吸收,仍要因地、因人制宜。同时,要懂得当地地情、产品、品牌经营和利益分配与管理机制,台湾的经验,开启思维新模式,让大陆青年创造原来没有的新品牌新业务。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