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抢「瘦」两岸小胖儿◆文/薛一涛《交流杂志110年4月号第176期(历史资料)》

儿童肥胖症是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9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指出,过去20年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遏制超重与肥胖的增长趋势,2019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肥胖及超重人数超过4000万人。世卫组织则积极敦促会员国合作采取行动,减少跨境推销富含饱和脂肪、转脂肪酸、游离糖或盐的食品。

小时候胖是大问题

俗话说:「小时候胖不是胖」,普遍认为孩童肥胖无所谓,但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报告指出,较胖儿童的前额叶皮质比正常体重儿童薄,可能会让儿童执行功能降低,进而影响学习。其他医学研究也显示,儿童期肥胖症与成人期出现过早死亡和残疾的可能性有关联,会增加心脏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慢性疾病风险,对心脏血管、骨骼肌肉、呼吸、内分泌及学习也多有影响。
儿童肥胖问题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对于健康、教育和生活品质造成莫大危害。肥胖儿童有2分之1的机率会变成肥胖成人,随著生活改善、饮食丰足,两岸儿童都普遍面临过度肥胖的问题,让教育及卫生单位不得不出手控管,也不断呼吁家长关注问题的严重性。世界肥胖联盟于2015年起将10月11日订为「世界肥胖日」,2016年的主题更订为「战胜儿童肥胖(Overcoming Childhood Obesity)」。

台湾儿童肥胖症居世界前茅

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的调查显示,台湾12 岁以下肥胖及过重的儿童已高达31.3%,居亚洲之冠,可说是「三个小孩一个胖」。此外,根据2020年4月公布的《2019年台湾儿童福祉调查报告》,近年饮食习惯将近46.3%的儿童每天都至少吃1次以上的甜食,甚至喝糖饮的比例高出苏格兰3.6倍。再加上过半儿童每天紧盯萤幕超过2小时,长时间久坐不动,加大身体横向发展的机率。
为此,教育部自93年起推行「健康促进学校计划」,将台湾学校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推动重点全力与国际接轨,以WHO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六大范畴为基础,包括学校卫生政策、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社区关系、个人健康技能及健康服务。12年国教课程纲要「健康与体育领域」也确立「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愿景,以学生为主体及全人健康的教育方针,结合生活情境的整合性学习,确保人人参与身体活动。同时每年补助县市政府与学校推动健康促进学校计划经费约4,000万元,根据102至107学年度统计,国小学生体位过重及肥胖比率从30.4%下降为27.5%,但国中体位过重及肥胖比率仍有微幅攀升现象。

抢救肥胖儿  甜汤不加粉圆芋圆

各县市也积极推动减胖措施,并依《学校餐厅厨房员生消费合作社卫生管理办法》和《校园饮品及点心贩售范围》,订定国中以下仅百分之百蔬果汁、鲜乳、保久乳、豆浆、优酪乳、包装饮用水、矿泉水等7类可在校内贩售,且糖含量都有限制。部分县市则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例如台中市从106年起,就在校园推广「多喝白开水」运动,要求学生带水壶,校园广设开饮机,同时禁止校内贩卖含糖饮料,透过课程、卫教宣导与班亲会等,减少学生摄取含糖饮料。此外,营养午餐的甜汤供应频率,每两周只能1次,要采用天然食材,例如红豆、绿豆或地瓜等,不能添加冰块及使用粉圆、芋圆等加工食品。

中国大陆一胎化促发 儿童肥胖率上升

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大幅改善,饮食结构改变,电子产品普及,且过去一胎化政策,让儿童集宠爱于一身,忽略健康的生活习惯,以致儿童肥胖成为影响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卫问题。国际肥胖研究协会曾在2014年公布调查报告指出,和欧美国家相反,美国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水准较低的家庭中,儿童肥胖症的概率高,英格兰最穷困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是其他地区的2倍以上。反观中国大陆,越富裕的地区儿童越胖,患上糖尿病概率越高,正说明饮食习惯不佳,以及一胎化政策可能让家中儿童受到过度宠爱,以致中国大陆肥胖儿童发生率逐年上升。

中国大陆民众对儿童肥胖及其引发的慢性病教育意识也甚为薄弱。教育程度良好、家境优越的父母,同样对儿童肥胖缺乏正确的认识;家庭条件好,外出就餐、吃甜食的比例越高,导致儿童饮食不当又缺乏运动。甚至当医生告诉家长孩童已偏肥胖的时候,3分之1的家长还认为孩子正常或并不胖。此外,针对儿童疾病筛查、预防及医疗保障也有所不足,医保对儿童疾病的覆盖面低、保障弱,很多治疗和药品只能自费。慢性病治疗时间长,医院资源有限,排队就诊加上高额医疗费,对中国家庭形成巨大压力。

根据北京大学公卫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7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1985-2014年,中国大陆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相应超重、肥胖人数也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至2030年,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肥胖儿童数将增至664万人;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4,948万人。

面对儿童体重不断上升,衍生相关疾病,深刻影响未来总体国力,中国大陆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等6部门于2020年10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方政府切实执行,目标是根据各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现状,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流行水准地区(详附表);2020-2030年,高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中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低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60%。与此同时,则是强化学校责任、修订幼稚园和中小学供餐指南。

 战胜儿童肥胖七大绝招

为了改善儿童肥胖的问题,世界各国纷纷研拟相关规定,甚至明令禁止贩售含糖饮料及垃圾食物给12岁以下孩童。但改善肥胖问题除了政府措施,家长对于儿童的饮食及运动习惯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国民健康署也呼吁儿童肥胖防治必须从健康饮食、身体活动及充足睡眠三方面著手,用7招战胜儿童肥胖:
1.「和糖说不、开水最优」:鼓励多喝白开水取代含糖饮料。
2.「温馨共餐、全家安康」:鼓励「跟孩子一起用餐」,以及「帮孩子准备餐点」,不但能照顾全家人的健康,亦能促进亲子关系。
3.「鲜食蔬果、均衡饮食」:鼓励多摄取新鲜蔬果、鲜奶、坚果、糙米饭等,养成孩子均衡饮食、避免偏食。
4.「拒绝零食、远离高热量」:避免洋芋片、炸鸡、速食等高油、高盐、高热量,容易造成肥胖的食品。
5.「多多运动、减少久坐」:降低孩子使用电脑、手机和看电视等久坐时间,建议每天能累积60分钟的中度到重度的身体活动。
6.「全家动员、走向户外」:建议家长假日计划全家一起从事亲子活动,善用国民健康署辅导各县市规划的运动地图及亲子活动空间,多利用开设的健走步道、自行车车道,带著孩子亲近大自然,从事身体活动。
7.「适当休息、充足睡眠」:鼓励孩子养成规律生活习惯,避免晚睡及熬夜,每天至少睡眠6-8小时。

儿童是所有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各国未来的竞争力。「能吃就是福」在现代社会应该改为「善吃就是福」,尤其对儿童而言,培养健康的饮食及运动习惯,才能赢在起跑线。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