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渔港—永安展现客家新风貌◆文/林人芳《交流杂志110年2月号第175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13
台湾客家族群大多为散布于中央山脉的「山客」,若是靠海的「海客」,则以桃园市新屋区永安渔港周边为最大宗。永安居民以客家人为主,也是全台唯一的客家渔港,因保留过去的珍贵文化资产再次展现客家新风貌。
永安渔港旧名崁头屋港,位于桃园市新屋区永安里,社子溪出海口北侧。早在清康熙年间,福建省泉州籍郭姓氏族到此开垦,建屋于台地高崖(崁)上,故而称为「崁头屋」。过去渔港腹地没这么大,现今渔港与海争地很多是填海而来的。
永安渔港属第三级渔港,除了全台唯一客家庄渔港外,也是中坜区渔会辖区内唯一的渔港。位在114县道的尽头,泊地面积约27,600平方公尺,渔筏约99艘,渔获种类以鲳、䲠(土?)、小卷、乌鱼、鲣(柴鱼)、鲨、黄花鱼等为主,是一个小型渔港。
虽是三级渔港 跨港大桥夜景浪漫唯美
港区除了渔市场右侧的中坜渔会大楼外,还有一处鱼货拍卖场,市长郑文灿上任后希望能在此建造一座代表客家特色的建筑物,于是发想兴建海螺馆,希望为海客渔村从事海洋渔业验明正身,今年将可完工启用。
渔港的左侧南岸有一个观光渔市,渔市造型模拟一只望海大龙虾共有3层楼,楼内有熟食区、生鲜区及干货区;连接渔港南北岸的地标,就是远近驰名的永安观海桥,跨港大桥日暮时分可欣赏夕阳海景,每到傍晚,LEO灯光点亮整座桥,照映在海面上非常浪漫美丽。
港区有一条全长600公尺的河堤步道,享受海风拂面之余,也能安静观赏招潮蟹及水鸟在湿地觅食的可爱模样;还有一条全长4.3公里的木麻黄绿色隧道,全台最大防风林,中间观海亭旁长约700公尺的观海步道,则为永安北岸游憩区最北界。
永安闽客共融 全台唯一 闽南人被客家人同化
在天然景致方面,近来政府大力发掘与维护新屋特有的藻礁及石沪等自然湿地生态环境,以及维系客家传统捕鱼方式─牵罟,让永安渔港及周边海岸,成为北台湾的湿地生态教学据点,学校教学或政府机关人员在职进修都曾在此参访。
过去为求生存,客家渔民经常与海搏斗,在永安土生土长的中坜渔会总干事长黄德汶说,从中国大陆移居来台的客家人,在闽客冲突中屈居弱势,被赶到偏远的山区或内陆,多数客家人沿著中央山脉底下,像东势、新埔等被称为「山客」。
永安的「海客」与「山客」不同,黄德汶指出,新屋地区客家人约占7成,早在康熙年间,他们的祖先就来台开垦,依海为生,在此生落地生根。他说,闽南人只有3成,住在永安渔港周边的闽南人都会说客家话,这是全台唯一闽南人被客家人同化的地方。
平台式运作带动永安社区发展
随著时代变迁,新屋客家人结合海洋元素成为「海客」,获得客委会青睐,争取到不少建设经费。黄德汶自豪的说,永安渔港有一半以上的建设经费来自客委会,这是其他渔港没有的。
以「客家渔业故事馆」为例,客委会大方拨1500万元规画经费,工程费将近10亿元,中央政府大力补助永安渔港,让新屋人十分感动。
除了渔港本身的特色,黄德汶表示,永安渔港一带采取平台连带式的发展模式,除了渔货特色以及海岸景观外,还包括从过去留传至今的传统客家捕鱼的牵罟,以及百年石沪、千年藻礁,天然环境遗产与「海客」的永安渔港连成一线,让渔港周边平台更添风华。
牵罟、百年石沪、千年藻礁连结一线
说起「海客」渔港的特色之一,黄德汶首推牵罟。他指出,早期永安有一个渔业模式叫牵罟,牵罟是在鱼群最密集靠岸时,以一艘舢舨将网撒到海里,其余两端固定在岸边,鱼群被围住后,岸上数十人协力将鱼网拉上岸,这是客家靠海族群古老捕鱼方式,古法捕鱼法也已列入客委会十大客家庆典之一。
除了牵罟外,永安渔港的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身兼藻礁协会理事长的渔会理事长叶国杰表示,桃园县四大景点包括观音千年藻礁、百年石沪、草漯沙丘、许厝港湿地等地,千年藻礁及百年石沪都在新屋,加上牵罟,成为永安渔港最具有特色的资源。
近来,藻礁生态环境议题引发关注,叶国杰说,小时候千年藻礁已经存在,因为经常见到不觉得珍贵,直到电厂兴建,把沙子带走掏空了,让礁底浮现出来,环保人士说兴建电厂害了藻礁,其实不是,反而救藻礁,让藻礁重见天日。
黄德汶说,桃园藻礁北起大园区竹围渔港,南至新屋区永安渔港,长约27公里。桃园的藻礁已有7千多年历史,跟石头一样长久,因为地形地?变化被沙子覆盖了。
百年石沪群捕渔 印证古老智慧遗迹
至于百年石沪,桃园石沪协会黄裕圣理事长表示,新屋石沪要追溯至清朝时期,汉族先民来台开垦,将海岸就地取材的鹅卵石,徒手堆砌成上百公尺甚至达上千公尺的石堤。利用涨潮将鱼群带进堤岸,待退潮时,渔民便可捕获受困的鱼群,这就是石沪捕鱼的原理。
黄裕圣说,新屋深圳北岸至蚵间周边有11座石沪、蚵间9座、深圳2座,保存状况较佳者为蚵间2、3、6号石沪,还有捕鱼功能;其中编号第3号的石沪,全长322公尺,曾捕获1000台斤(约600公斤)渔获。
新屋绵延台湾西海岸「海上长城」的百年石沪群,不仅蕴含人文风采,也是观察滨海生态的最佳景点,有石蚵、笠螺、虾、蟹等潮间带生物出没,涨潮时还可以看到海葵绽放的姿态,渔民虽然不再以石沪捕鱼,但见证古老智慧的历史遗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渔港人潮是否有受到影响?黄德汶说,没有。过去SARS期间,因为有人盛传海边的海风,含有高量的盬可以杀茵,突然来了好多人。新冠疫情虽然刚开始有受点影响,但只是短暂片刻。永安渔港在政府与民间同心维护生态环境下,让客家渔庄越来越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