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西风东渐—两岸怎么过西洋节日◆文/陈建玮《交流杂志109年12月号第174期(历史资料)》

在网际网路与数位媒体推波助澜下,不同地区的节庆也出现了全球化现象,西方节日也在东方社会中发展出各自的特色面貌。两岸非基督徒不会特别去庆祝感恩节和复活节,但是有3个西洋节日肯定都会被注意,分别是圣诞节、万圣节和西洋情人节,尽管两岸文化多有不同,但相同的是,这3个节日都没有放假,却依然受民众喜爱。

假鬼假怪不稀奇 可爱卖萌大逆袭

在这3个节日中,万圣节是最晚开始在东方社会流行起来的,在 2000 年以前,万圣节不过是英语教材中的一个课程,多数人甚至也不知道万圣节是哪一天。

每年10月31日的万圣节(Halloween)其实是一个来自爱尔兰的古老传统,在黑暗时代前,当地凯尔特人认为秋末冬初代表新的一年来到,而死去的亡魂会回到人间寻找替身,因此他们会打扮成鬼怪骷髅的模样,来欺骗亡魂。

后来基督教将原本定于5月的万圣节(All Saint’s Day)改到 11月1日,而使得这两个节日产生连结,有点像是东方习俗的除夕与初一,因此我们现在过的万圣节,严格来说其实是万圣节前夜。

台湾的万圣节风潮大约在10年前开始成形,虽然很难说出确切的起因为何,但是与英语教育脱不了关系。因为万圣节扮装的流行,是从幼稚园开始,而这个时间点也和许多幼儿园开始加入英语教学接近。

为了让学英文更有趣,变装游行活动跟著在台湾幼教圈中扩散开来,为了让小朋友体验「不给糖就捣蛋」的游戏,许多学校还会与周边商家合作,带领小朋友们登门拜访去讨糖果,看到一群装扮可爱的小小孩上门,店家也乐得凑热闹,准备糖果配合演出。

台湾万圣节有几个与西方大不相同的特色,首先这种变装活动高度集中于小孩身上,只有少数年轻人会跟朋友一起变装,但大部分人是看戏为主。

西方万圣节重视恐怖、搞怪,台湾则重视卖萌与可爱,尤其是小女生,几乎全都把握节日,扮成公主,互相撞衫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迪士尼动画片中《冰雪奇缘》的艾尔沙,在万圣节当天,路上出现几十位艾尔沙都不稀奇。

尽管「不给糖就捣蛋」这样的活动,在西方也只逐渐减少,但还是有不少小孩乐于上门按铃,闹得大人一阵混乱。但是在台湾,这种活动是百分之百的配合演出,绝不脱稿。

相比之下,两岸三地中,最热衷万圣节的其实是香港,在10月31日当天,街上不仅有年轻人扮装上街,也有长辈参与,而且断头喷血、妖魔鬼怪,要多恐怖有多恐怖,弄得太可爱还会被嘲笑。这样的风潮在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逐渐有年轻人效仿,但是比较集中在特定场所,像是餐厅、夜店等,要上街变装,恐怕还得几年时间让社会接受。

风靡天下的圣诞节 一个节日两样情

如果说万圣节的扮装风潮,还在与东方文化互相适应,那么圣诞节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作为风行全球的庆典活动,圣诞节不仅是家人亲友团聚,也是商人最重视的消费大节之一。

12月25日两岸都没有放假,但是台湾很幸运,靠著「行宪纪念日」,赚到圣诞节假期,相关的庆祝早已行之有年。

在西方世界,圣诞节犹如东方人的农历新年,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家族团聚的时光。但是从 1980 年开始,台湾圣诞节就与爱情密不可分,当时的长辈不习惯这种洋节日,年轻人则迫切需要一个借口,能够脱离家庭管控,和朋友或恋人相聚,因此圣诞节就成了台湾年轻人最爱的节日。

随时光推移,当年的青春男女现在都成了父母,他们开始强调圣诞节家族团聚的重要性,毕竟现在有手机帮忙,年轻人谈恋爱不一定非要出门不可,因此越来越多台湾家庭把圣诞节当成是家庭聚会来庆祝,像模像样的准备烤鸡、热红酒与圣诞蛋糕。

圣诞节同时也是所有商家的重大战场,在 30 年前,圣诞商品大约会在一两周前开始贩卖,卡片、装饰品与圣诞树等,都是热门指标。现在的圣诞节,已经从11月就开始备战,各大百货、购物中心、电商平台早早就开始宣传,而热卖商品已经不是节日商品,而是一年四季都会热卖的 3C、家电、美妆等品项,也很符合美国 Holiday Season 大采购的节奏。

欢乐的节庆中,最让人头痛的莫过于找餐厅。每逢圣诞,所有西式餐馆必定推出价格不菲的圣诞套餐,偏偏又因为人潮汹涌而品质失控。近年来,聪明的业者也开始跨界经营,包括日式、中式、台菜甚至素食餐厅,都会跟推出圣诞方案,吸引客人上门,反其道而行,不失为圣诞节的一种选择,毕竟我们一年到头吃的西餐还少了吗?

中国大陆的圣诞节,却是另一种光景。2018年,以河北为首,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安徽等各地方政府都传出有「圣诞禁令」,禁止民众在街上张贴圣诞海报,装设圣诞树与相关装饰等,毕竟圣诞节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官方不希望宗教活动过于招摇。

年轻人依然热衷于过节,说到底人与之之间都需要互动,而圣诞节提供的是一个送礼、表达心意的机会,这种互动不限于年轻人,也包含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职场同事之间,甚至是完全的陌生人,也有机会因此获得来自另一个人的温暖。这世界上,有哪个小孩不想要一早醒来床头就有一份礼物呢?

情人眼里出西施 商人眼里出黄金

虽然圣诞节面临限制,但爱情与金钱的力量,是难以阻挡的。作为全世界最成功的行销案例,西洋情人节无疑是全世界最多人熟悉的节日。

2月14日情人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大部分都缺乏历史考据支持,但无论如何全世界都知道这一天是情人节,而不管你单身与否,似乎都必须做些什么,来面对这个节日。

情人节的本意是让人在这一天,对有好感的人表达心意,最简单的方式当然就是送礼。许多人会精心挑选适合对方的礼物,或是具有特殊纪念性质的物品,但对于不知道送什么才好的人来说,商人们已经帮你准备好了。

20年前最流行的玫瑰、巧克力和项炼戒指,是情人节的「老三样」,如今礼物也随时代与时俱进,根据时尚杂志调查,最近几年台湾人最想收到的情人节礼物已经变成旅行、手机和手写卡片,如果真的想不出来送什么,礼券或现金也是可以接受的,调查显示情人节是台湾人一年之中消费最多的日子之一。

中国大陆同样逃不过商人的天罗地网,不过和台湾不同的是,有一项颇具「中国特色的情人节礼物」相当有趣。由于行动支付与电子钱包的发达,许多中国年轻人也开始用「微信红包」当作情人节礼物,红包金额不外乎是520、530、1314「吉祥话」,即使分隔两地也能表达情意,预算不够的还能搭配小数点,反正心意有到最重要。

说起来,两岸三地的情人节其实可以说称霸全球,基本上包含西洋情人节、七夕情人节、圣诞节、三八女人节,如果有对象的要加上对方的生日,有小孩的还得加上儿童节。更厉害的是,对于所有没对象的人,这些节日也不会白过,不少商家和餐厅已经针对单身族群,推出情人节单人优惠,也有许多网友自发组织了「反情人节团体」(俗称去死团),在这些节日举行聚会,让所有孤单的人也不边缘。

无论什么文化,不分种族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最珍贵的宝藏,所有的节日其实都因此而生,虽然随不同背景发展出不同的节庆面貌,但背后的心意依然相同,也提醒我们,无论什么节日都不该因此而有压力,而是用自己舒服开心的方式去度过,毕竟一天过去,又是新的一天。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