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PEC到WHA的政治观察《交流杂志97年12月号第102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文/许志嘉
十月二十九日,总统府宣布,前副总统连战将代表马英九总统,担任今(二○○八)年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会(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的领袖代表。由于连战具有前副总统的身份,因此,这项领袖代表的安排,被视为是台湾参加亚太经合会以来,层级最高的领袖代表,被解读为是台湾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一项重大突破,是马英九总统提出的两岸外交和解休兵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北京所释出的重大善意。
这项安排固然是北京的一项善意,但究竟是一连串两岸外交和解休兵善意的开始,抑或只是昙花一现的外交善意,则是更多台湾人民所关心的议题。
期盼两岸恢复对话与在国际社会和解休兵
马英九总统竞选时强调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与北京的对话,他的当选使两岸关系呈现新的契机。马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与北京恢复对话,同时,期许两岸在台海和国际社会都要和解休兵。
从台北的角度来看,台湾期待的国际活动空间,包含多边外交和双边外交两大部分。多边外交方面,从高政治性的联合国参与案,到低政治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GO)扩大参与及名称尊重,都是台湾民众关心的议题。在双边外交方面,维持一定的邦交国数目,同时,能够与非邦交国进行正常的实质关系发展,包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经贸互动,也是台湾民众关心的议题。
在双边外交方面,台湾的主要期待是不再失去邦交国,因为,民进党政府执政八年期间,邦交国由二十九国减少至二十三国,邦交国争取成为两岸外交战的重要指标,台湾邦交国的失去也成为外交挫败的重要象征。
马总统执政半年多,邦交国并未减少,可视为是两岸外交休兵的重要成果之一。不过,民众对两岸关系改善所期待的,不仅只有邦交国数目的维持,国际活动空间的扩大,也是民众期许的重要目标。
国际活动空间的扩大体现在实际的运作上,就是台湾对国际组织的实质参与和有效参与,从台湾民众当前主要的期待来看,在台湾已加入的国际组织中,最受重视的是亚太经合会(APEC)领袖代表的层级,在仍未加入的国际组织中,最受到关注的议题包含联合国(UN)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参与,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质参与。
台北之所以重视亚太经合会领袖代表的层级,主要的原因是,亚太经合会是台湾少数可以参加的重要国际组织,但台湾能够出席参加的官方代表层级远不如其他会员,更重要的是,APEC每年均会举行非正式领袖会议,各国领袖齐聚一堂共商区域大事,唯独台湾总统无法亲自出席,只能派领袖代表参加。台湾当然期待能够由总统亲自出席这个重要的会议,但如果政治现实无法实现,至少也要提升领袖代表的层级,让台湾民众感受到在国际社会的尊严有所提升。
连战与胡锦涛的秘鲁「连胡会」也为两岸对话写下重要的一页
这次在秘鲁举行的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前副总统连战能够代表马总统出席,北京的首肯当然是重要的因素,以连战曾经担任中华民国副总统、行政院长、外交部长,且曾任国民党主席的经历,虽是卸任的官员,但在台湾的政治结构中仍扮演一定角色,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台湾出席APEC会议的领袖代表层级能够大幅拉高至卸任副总统,连战此行被解读为是北京对台释出的善意。而且,连战与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还在秘鲁进行连胡会,也为台北的领袖代表进行双边对话写下重要的一页。
连战此行固然有政治意义上的突破,但是,北京方面仍然非常小心处理,连胡会中,双方互称主席与总书记,避免造成国家或政治实体之间对话的形式;同时,北京也安排国台办主任王毅陪同出席,在顾及台湾寻求政治突破的要求下,也坚持北京主张两岸要在「一个中国」架构下进行互动的基本立场,也就是说,即使北京在国际社会让台湾的参与有较大的空间,但北京思考的是如何在「一中」框架中找到台湾所需要的国际空间。
北京此次APEC非正式领袖会议的相关安排,虽然在台湾仍有不同意见,但即便是美方官员都认为这是重大突破,也是过去所无法想像的事。因此,APEC领袖代表层级提升,对两岸建构国际社会的和解休兵而言,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项相互尊重,双方皆能接受的双赢做法。
两岸国际社会和解休兵在APEC踏出第一步后,台北方面下一个关心的指标议题就是明年五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WHA),能否成功争取成为WHA观察员。
国际社会表态支持台湾成为WHA的观察员
台湾民众对于能否成为WHA观察员的关心程度相当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三年SARS疫情对台湾防疫工作与卫生安全造成的冲击,使民众更加体认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性,也更认为台湾有权加入。同时,美国、日本、欧盟也都表态支持台湾应该有效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成为WHA的观察员,国际社会大国公开表态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例证并不多,他们对台湾成为WHA观察员的支持,也让台北方面更期待能够顺利成为WHA观察员。
对北京而言,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大陆领导人完全了解台湾人民对于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或成为WHA观察员的高度期待,二○○五年连胡会新闻公报的几点共识中也强调,两岸恢复协商后,要优先讨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活动的问题。不过,大陆内部对于这样的参与仍然有不同意见,国台办主任王毅在接见日本访客时便提到,不接受台湾正式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但会设法建构新框架,让台湾利用WHO的「国际网络」;大陆学者也撰文或在相关会议中阐述,要使台湾在WHO的合法架构下,参与WHO有相当大的困难。
两岸外交战进行数十年,马总统就职后短期内便要达到全面性的和解并不容易,许多坚持传统对抗思维的人也不容易接受,这需要更宏观的视野与新思维去看待国际社会和解休兵对两岸关系的重要性。马政府寻求成为WHA观察员,应该是当前新形势两岸关系发展下,双方比较可以接受的方案。北京最担心的是台湾成为WHA观察员会造成对台湾主权的确立,或在国际社会形成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至于所谓WHO法律上找不到可以让台湾成为观察员的法源依据,则是容易解决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北京是否有外交休兵的新思维。
北京如果能够支持或接受台湾成为WHA观察员,将是北京对台湾的一项重大善意
事实上,WHA观察员并不一定是主权国家,目前WHO干事长或WHA通过决议邀请参加WHA的六个观察员包括:巴勒斯坦、教廷、马尔他骑士团、国际红十字会、红十字及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国会联盟。其中,固然有主权国家,也有非主权国家,也就是说,成为WHA观察员不一定就代表承认其主权国家地位,完全是因应需要而成为观察员,且观察员并不具备WHO会员身份,当然也不会触及北京担心的国际组织会籍问题。
就现实的状况而言,台湾成为WHA观察员,虽然在台湾参加国际组织的政治意义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但并不会出现北京所担心的主权、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问题,也不会涉及北京的一中原则。北京如果能够支持或接受台湾成为WHA观察员,对台湾民众而言,既能维护卫生安全,又有国际社会尊严提升的政治意义,将视为是北京对台湾的一项重大善意,肯定会得到台湾内部高度欢迎与支持;对北京而言,也无损于国际社会的一个中国原则,又能够突显北京对台争取民心的柔性政策,可说是两岸双赢的发展,也是两岸国际和解休兵的一项重大成就。
从台湾民调来看,两岸外交战愈激烈,台湾民众支持台独声音就愈高,两岸外交战减缓甚至和解,台湾民众支持台独的声音反而降低。由此可见,就算从北京的立场来看,国际社会的和解休兵其实符合北京对台政策立场,也符合台湾人民的期待,明年台湾能否成为WHA观察员,将会被视为两岸和解休兵是否达成的重大观察指标,也是两岸关系走向进一步和解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关键。(作者系铭传大学新闻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本文刊于97年12月「交流」杂志第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