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两岸优势互补必能创造双赢—海基会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萧副总统暨江董事长致词 整理/编辑部《交流杂志100年4月号第116期(历史资料)》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及「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海基双十 两岸双赢」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三月八日于台北国际会议中心热闹展开,萧万长副总统、国安会胡为真秘书长、总统府苏起资政、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高孔廉副董事长及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司徒文处长等人出席是项活动。
  江董事长于开幕典礼致词中,感谢各界二十年来对海基会的支持与鼓励。今年适逢中华民国建国百年,海基会以学术研讨会的方式同时庆祝建国百年与海基双十,江董事长认为别具历史意义。
  江董事长指出,从一九八七年以来,蒋经国总统一方面解除戒严开放党禁,一方面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推动台湾经济国际化、自由化,两岸人民往来益加密切。两岸交流所衍生的问题,必须透过一个具有民间性质、但由政府委托执行公权力的机构,担任中介的角色。海基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于一九九一年三月应运而生。同年十二月,大陆方面也成立了相似性质的机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作为与海基会互动的窗口。隔绝四十多年的两岸关系,因为此一联系与沟通管道的正式启动,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江董事长表示,作为唯一接受政府委托授权处理两岸往来事务的中介机构,二十年来,海基会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致力于三大核心任务—协商、交流、服务。服务案件从一九九一年的五千多件,一路攀升到二○一○年底的近四十二万件,成长高达七十七倍之多。而从二○○八年六月以来,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至去年年底共完成六次会谈,签署了十五项协议、达成一项共识。由辜董事长的草创时代到今日的规模,海基会已成为政府大陆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两岸和平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功能与角色。
  江董事长强调,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台湾与大陆各有不同的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大陆拥有充沛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又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再加上特别体制下的行政效率;而台湾除了有企业的创新、海外市场开拓经验,更是在创新与整合能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江董事长认为,两岸如果能够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必定能够创造最大的经济利益,发展互惠双赢的局面。
  江董事长指出,台商到大陆投资,依政府统计,已有三万八千多件,至去年底金额高达九七三亿美金。若以大陆方面的统计则有八万八千件,估计达到两千多亿美金。这些投资在大陆不只带来资金、技术,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工业生产,对大陆过去二十年平均每年两位数的经济成长,贡献良多。对台湾来说,不仅促进产业分工,也为企业经营注入活水,提升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真正达到「壮大台湾、连结亚太、布局全球」的目标。
  江董事长进一步指出,马总统就职后,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两岸关系,一方面恢复两会制度化协商,一方面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法令松绑,还推动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后,去年一共有一六三万人次来台,对台湾经济成长颇多助益。去年六月二十九日,两会签署ECFA,是两岸交流、两岸经济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ECFA早收清单在今年一月一日生效,根据ECFA成立的两岸经合会,上个月也在台北举行第一次例会,推动后续协议与经济合作事项。
  江董事长表示,因为两岸的和平稳定,台湾去年的经济成长率高达十‧八二%,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所做的国际竞争力评比由二十三名跃升至第八名,今年度的经济成长率上看五%,国民所得可望突破两万美元。这份成果得来不易,值得国人好好珍惜。
  这场学术研讨会因萧副总统的莅临,而更添光彩。萧副总统致词伊始便回应江董事长,认为海基会于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同时也是海基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举办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别具意义。
  萧副总统简要回顾两岸关系表示,一九五○年代以后,两岸中断往来长达三十年,至一九八五年大陆转口贸易合法化、一九八七年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双方商品与人员往来逐渐增加。一九九二年通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后,开放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两岸经贸与投资关系更加快速发展。目前,大陆已经是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海外投资地以及人民赴外旅游最多的区域。
  两岸民间交往日趋密切,促进双方经贸发展与相互了解,但也衍生许多问题,需要双方透过协商解决。萧副总统指出,一九九○年九月两岸红十字会签订处理双方遣返偷渡客及刑事犯的「金门协议」,便是第一个两岸透过民间团体签署协议,代为执行政府功能的先例。该协议不仅大幅改善遣返偷渡客的问题,对于后来两岸两会交流机制的建立,也发挥很重要的示范效应。
  萧副总统进一步指出,一九九一年初我方设立「陆委会」,作为统筹大陆事务的专责机关,另外又设立「海基会」,代表政府执行两岸事务工作。大陆同年底也成立「海协会」,开启两岸两会的对话机制。然而两会管道要能正常运作,必须先克服「一个中国」的政治敏感议题。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两会就「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达成共识,也就是所谓的「九二共识」。有了这个共识,两岸间敏感的政治争议得以搁置,而以务实态度共同协商、解决两岸间的问题,促使一九九三年两岸两会在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
  萧副总统表示,他在一九九四年底从经建会主委一职,改任陆委会主委,有机会直接参与大陆政策工作。当时,他提出「以经贸为主轴」的两岸政策,其中境外航运中心计画成为后来两岸直航的基础。然而,萧副总统觉得可惜的是,两岸协商由于政治因素中断了十五年,在这期间两岸很多重要事情都无法协商解决,不仅阻碍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影响台湾的经济发展。
  萧副总统表示,直至二○○八年五月马总统就任后,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下,展现「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海基、海协两会协商机制始恢复运作。截至目前为止,两会一共进行过六次会谈,签署十五项协议。
  萧副总统指出,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两会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是六十年来两岸关系新的里程碑,不仅改变台湾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战略地位,也激励国内外企业增加投资台湾的信心,创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利基。近年来,政府推动逐步开放大陆来台投资,以及大陆观光客与学生来台,都将有助于两岸关系平衡发展,让两岸合作发挥最大的正面效应。以观光为例,自从政府于二○○八年七月开放大陆人民直接来台观光,截至去年底止,大陆旅客来台观光达一百八十二万人次,估计已为台湾相关产业带来超过新台币九一○亿的外汇收益与商机。
  萧副总统进一步指出,过去两年多来,两岸关系改善已取得丰硕成果,也获得各国一致肯定。政府应坚定推动两岸合作的大方向,继续扩大及深化双边关系,鼓励多元化的交流,以建设稳定与和平的两岸关系。然而萧副总统亦表示,未来两岸关系仍充满著变数,过去两年半双方本著「先经济,后政治」与「先易后难」的原则来推动两岸协商,未来面临的议题将更为复杂与艰难,需要双方发挥更大的智慧来解决。
  萧副总统表示,在两岸经贸关系方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目前已达成的早收清单还只是一个先期试验,未来双方将继续谈判更广泛的市场开放。萧副总统希望,「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下成立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未来能在这方面扮演积极功能,不只要建立更常态性及制度化的两岸经贸协商机制,也要确保其过程的透明化与参与度,让它发挥最大的实质效益。他乐见上个月「两岸经合会」已召开第一次例会,也希望这个新平台能继续顺利运作。
  萧副总统强调,台湾要对自由贸易有坚定信心,由于两岸经济规模差距悬殊,在市场开放上必须兼顾短期商业利益与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稳步向前,以不疾不徐的方式推动,避免过速的开放导致调适困难或社会疑虑。
  在台湾发展对外经贸关系方面,萧副总统表示两岸和平共荣、合作创富,可以促进亚太区域的安定与发展,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期盼。萧副总统也指出,台湾经济要能长远发展,绝对不能只仰赖大陆,必须要分散、控管风险,以全球布局为目标。目前台湾已与新加坡洽签经济合作协议,也将推动与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达成「世界走进台湾,台湾走向世界」的愿景。
  在国内共识方面,萧副总统表示,两岸议题将成为立委选举与总统选举的焦点,也是政府大陆政策的民意试金石。萧副总统相信,选举是一时的,但国家发展是永久的,政府应继续以国家利益为前提,在「坚持主权、对等尊严」、「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下,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及人民的需要,推动两岸关系,让两岸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才能凝聚国内共识,作为未来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动能。
  萧副总统表示,马总统在去年国庆大会中提出四大愿景,其中「百年和平」愿景的关键,就在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惟有两岸以和解消弭冲突,以合作取代对抗,透过深度交流,增进了解,培养互信,逐步消除歧见,才能为中华民族走出一条民主、自由、均富的康庄大道。
  作为两岸交流的第一线,海基会背负著格外艰巨的任务与使命,萧副总统深刻期许海基会全体同仁继续实践政府所交付的「协商」、「交流」及「服务」三大任务,为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和谐与合作继续努力。
  萧副总统也期待国人积极面对全球化、区域经济整合与大陆崛起的机会与挑战。萧副总统认为,台湾虽然小,但只要能团结一致、顺势而转,发挥台湾的软实力与巧实力,就能建设中华民国为马总统所揭示的中华文化的领航者、华人世界的民主模范及全球的创新中心,让人民在和平的环境下安居乐业。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