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齐汇集 桃机展台湾之美◎文/卞金峰(中央社记者)《交流杂志102年12月号第132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好美呀,这真的是桃园机场吗?」历经四年时间的桃园机场第一航厦整建工程,挺过整建黑暗期,以全新面貌呈现在国人面前。由于两岸通航频繁,直航班机逐年增加,陆客也成为入境观光的大宗主力。
为了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品质,桃机不但下重本,除了一航厦整建工程,让桃机外观看起来更明亮且有现代感,也增加美食区域的格局设计,同时广招国际及国内知名连锁餐饮进驻,让观光旅客感受到不同的各国美食。
此外,桃机也跟免税店合作,发挥巧思,妆点候机室,让原本呆板无趣的候机室,呈现台湾之美及台湾文化,观光旅客在候机室,即可进一步了解台湾特色及文化。桃机致力提升软硬体服务,让国内外旅客惊艳,频频按赞!
桃园机场一航厦 焕然一新展风华
马英九总统就任之初提出「爱台十二建设─桃园航空城旗舰计画」政策,二○○九年十一月参加第一航厦整建工程开工典礼时,宣示全力推动第一航厦整建计划,形塑国家门户新意象。在行政团队、机场伙伴、工程团队全体同仁努力下,不但完成航空城计画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同时在政府采取开放政策引导下,二○一二年国际、两岸及国内航空总客运量年平均成长率提升六%以上,光是桃园机场去年运量就已达到两千八百万人次,今年更上看三千万人次,显见开放政策已获得突破性进展。
第一航厦自二○一二年六月完工区域逐步开放后,旅客对于第一线服务设施设备的良好体验,立即就反映在国际机场协会(ACI, 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举办的机场服务品质(ASQ, Airport Service Quality)评比中,桃园机场二○一二年第三季即进步到第十一名,第四季更进入第十名,年度成绩在一千五百万~两千五百万旅客分组中,获得第三名;今年提升至两千五百万~四千万分组后,仍然保持第一、二季均为第三名的水准,就机场公司成立之初所设定三年内重返前十名的目标,已经提前达成。
「桃园航空城」计划是国家爱台十二项建设的旗舰计划,第一航厦国家门户计划又是桃园航空城计画的先期工程,如今工程完成,也代表「桃园航空城」计划迈入另一个新的里程碑。未来,桃园机场还有更多的工作将陆续展开,特别是第三航厦的建设,在桃园机场运量持续成长突破三千万人次的期望下,第一、第二航厦设计容量很快就会饱和,因此加速第三航厦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目前桃园机场第三航厦总顾问已经展开航站区整体规划工作,机场公司、总顾问及机场伙伴们,希望以第一航厦整建计划经验,引进国际潮流最新设计理念,未来并能与航空城计画及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推动相互配合,以落实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政策目标。 主题特色候机室 充满浓浓台湾味
随著第一航厦的整建完成,桃园国际机场主题候机室也跟著有新面孔出现!桃园国际机场公司与免税店业者合作,于三十八个登机门、三十四座候机室空间,打造风格各异却又能展现台湾风采的主题候机室。二○一三年最新生力军包括A1~A3圆堡型台湾彩陶候机室、A7台湾百岳候机室、A8台湾好茶候机室、A9台湾歌仔戏候机室,以及B6台湾水果候机室、D6好客庄客家主题候机室等。 其中最壮观的就属第一航厦A1~A3台湾彩陶候机室。板陶窑交趾剪黏工艺设计师陈忠正老师,与五位资历超过三十年的老师傅携手合作,制作超过一千六百朵不同大小的陶瓷山樱花,从捏制、剪黏、塑型、喷色、烧制、组合等多道程序下来,每朵至少要花三小时;树干则从台湾各地收藏的老酒瓮打碎剪黏而成,以四个月的时间完成宽十九米高六‧三米的「阿里山山樱花」作品,将候机室墙面点缀得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此外,A9登机门则推出台湾歌仔戏候机室,由曾入围葛莱美唱片包装奖,并甫获第二十四届金曲奖流行音乐类「最佳专辑包装奖」的国际知名视觉设计师萧青阳所设计规划,为主题墙设计了黑底金线的「我身骑白马」立体环形墙面,薛平贵、王宝钏分居墙的对立面,象征两人无法碰面;而在他们身上,各印上书法家董阳孜老师的大笔行草书法「义」、「气」二字,象征华人传统文化精神,更隐含著旧时代性别中「爱情的不正义」及王宝钏对薛平贵的「生气」。
结合免税店创意 桃机新视觉惊艳
免税店业者结合艺术家巧思及创意,在桃机第一航厦打造如阿里山樱花、水果等台湾之美的十四间主题候机室,让旅客惊艳。该业者自二○○九年参与桃园国际机场第一航厦ROT经营管理案以来,经营团队透过专业的空间规划与设计,打造第一航厦管制区软硬体,尤其是候机室的美化,也打破过去旅客在机场候机的冰冷印象。
上述团队耗时三年,成员们还在台湾各县市深入田野调查,寻找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拜访代表台湾人文艺术的杰出创作者,结合艺术家的巧思及创意,在第一航厦打造独步全球的十四间主题候机室,以「台湾之美」与「台湾之光」为主题,将机场化身为艺术创作的平台,以创意、文化在国门挥洒,让往来的旅客在离境前,记忆最美的台湾。
该团队与台湾艺术家的创意发想、与在地产业的深入对谈纪录,都收录在「台湾in机场︱桃园国际机场候机室的14种漫游方式」一书,成为台湾第一本以介绍国际机场空间美学的专书。
桃园机场的「出境长廊」是离开台湾的旅客们,驻留的地方,为让旅客重温台湾的温馨与感动,设计团队邀请金曲奖最佳作词人方文山创作「机场之歌~在旅行的路上」,由知名书画家朱振南挥毫,共同筹划第一航厦「文学之墙」装置艺术。
今年邀请到入围金曲奖最佳女歌手徐佳莹谱曲演唱,为「机场之歌在旅行的路上」发行单曲,将台湾的自然、人文风貌、信仰文化、美食艺术融合于音乐之中,随著歌声与文字的传递,向国际旅客传递台湾的文化与故事。
在主题候机室的美化改建过程中,团队同时也邀请到台湾新锐导演、曾获得威尼斯影展「国际影评人周最佳影片」的林靖杰,为十四间候机室拍摄十四支微型纪录片。摄影团队并为此上山下海跑遍全台各地,纪录每一处富有台湾特色的人、事、物。这十四支微型纪录片,亦将于候机室中播放,让旅客候机时也能体会到台湾之美、台湾之光。
设计团队除在公共设施投注心力之外,也在许多细微之处,隐藏了贴心又具创意的安排,例如设置三六○度旅客服务咨询柜台,提供旅客查询航班资讯、航站设施引导等服务;走动式客服人员,随时关心每一位旅客所需要的协助与帮忙。
另外,Hello Kitty主题育婴室,免费提供温热的湿纸巾与尿布,主动增设购物行李手推车及婴儿车,提供亲子旅客轻松的候机旅程;规划森林舒压按摩椅区,让长途转机的旅客疲惫释放;为旅客不同的信仰,提供三大宗教祈祷室,提供旅人心灵饱满的宁静力量;传达台湾人文艺术之美,定期在文化艺廊规划艺文展演活动,提供传统艺文展演与体验,缔造航厦的公共空间艺术化。
第二航厦部分则以D区D6登机门的「iHAKKA好客庄」客家文创园区主题候机室为代表,此候机室为另一家免税店所组成之团队规划建置,客家委员会授权指导,内容包括客家族群迁徙的历史、文化与风俗的特色说明、哈烧影音︱客家微电影、哈游戏︱包括客家服饰互动游戏及许愿祝福电子卡,以及客艺采风︱定期展出客家特色商品及文创品等。
配合最新开幕的D6好客庄客家文化园区主题候机室,第二航厦出境管制区北侧四楼,由该团队规划了「柿柿如苑」旅客休憩区,在设计感十足的柿子椅与柿子树的环绕下,配合客家花布设计成的阳伞和躺椅,旅客倘佯其中,享受片刻宁静的机场时光。其中柿子椅设有插座,方便3C产品充电,而柿子树也贴心结合了时钟,提醒旅客注意登机时间。
免税店业者与航空科学馆合作,以「航空飞行」为主题,全新打造第二航厦C2「航空天际」候机室。候机室外招牌以「飞机跑道」为设计概念,上下方的LED灯条由右往左,代表飞机必须逆风而飞的原理;空间展墙与外墙则使用台南蓝晒图的艺术手法,将各种飞行器具以纯白线稿的方式呈现,凸显视觉的强烈对比,同时搭配各式深浅不一的蓝色底图,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空间感。候机室上方色彩饱和的造型飞机,以抛物线的轨迹,由里而外划过整体空间,营造活泼生动的飞行律动。
该候机室的空间规划活泼缤纷,以图文方式介绍飞行的起源与飞航的发展,在这里除了可以看见台湾各个航空发展时期的轨迹,更可以看见机场发展的重要大事纪,丰富旅客视野。免税店业者还特别设计了象征承载梦想与希望的热气球造型装置艺术,陪伴旅客幸福升空、精彩飞扬。
桃机软硬体升级 服务加分排名升
桃园国际机场公司未来将持续与免税店业者合作,让公共区域与公共服务的维护建置带给旅客更多惊喜与感动。一如交通部长叶匡时在「台湾in机场︱桃园国际机场候机室的14种漫游方式」一书推荐序中所说,「候机室原本是枯燥的等待空间,在注入活水之后,逐渐转化为台湾历史文化与人文景物的博览会…更是充分展现桃园机场的定位︱中华文化启航点,台湾特色大门」的最好彰显。
二○○九年九月开始动工,历时近四年,桃园国际机场第一航厦改善工程专案计划即将竣工,以三亿的经费让一九七九年启用至今的第一航厦焕然一新。原本旅客年运量五百万人次,提升三倍至一千五百万人次;建筑师创意地利用曲面钢构屋顶,往外增加四个大厅共约四千坪的室内空间,并采用多项节能减碳设计。
代办单位民航局扩建工程处及桃园国际机场公司施工过程中均须兼顾营运需求,提高施工的困难度,在所有施工厂商及驻站单位的配合下,目前第一航厦区域完工开放。由于节能减碳已成为全球趋势,第一航厦亦有许多设计巧思。和缓的曲线形成的凹面屋顶,架在原有航厦两侧,将原本无法利用的三楼外部平台包覆,一楼空间亦得以扩张,作为旅客服务及商业空间使用。
此外,第一航厦屋顶斜率介于二三~四五%之斜面,大于泄水坡度一~二%的基本要求,排水速度快,可减少雨水渗漏机会,维修及清洗费用亦可降低。 空调部分,原本第一航厦冷气遍布整个挑高空间,改善后的第一航厦冷气自人体高度吹出,热空气上升后积存于挑高空间,可隔开屋顶的热气,屋顶设置换气装置,以防止热空气层下降,冷房面积改善后不到原先的八成,大幅降低空调负荷。
美食迎嘉宾 桃机特色多
桃园机场近年来陆续改进餐饮贵又不好吃的批评,引进国际化、在地化、精致化且平民化的美食,除了第一航厦地下室美食广场率先改进并获好评外,桃园机场在第二航厦南侧四楼、管制区内四楼及C5、C9区域餐饮区等,也都引进多元国际连锁品牌,包括传统台湾小吃及主题式商场规划,旅客对此也是频频喊赞。
其中,知名餐饮品牌方面,有麦当劳、汉堡王、星巴克、中华料理的五花马、糖朝、台湾小吃小南门、老农夫等连锁店进驻。
此外,第一航厦出境地下一楼美食广场也跟著开幕,提供更多台湾小吃美食。包括海瑞摃丸、珍珠奶茶、大肠包小肠、现炸盐酥鸡、港式烧腊、烘焙面包,还有标榜精致、灯光美气氛佳的高级西餐厅,消费品项、价格选择都更多元。 而桃园国际机场第一航厦新东阳综合商场,在三楼出境大厅南侧商场正式营运后,也代表新东阳综合商场全区开幕。业者将「航空购物城」的概念融入经营,结合台湾特色美食、时尚购物、艺文欣赏等元素,让国际旅客体验到丰富多元的台湾之美,更提供地方民众一个假日休憩的好据点。
桃园机场蜕变为全新的风貌,从展现台湾浓厚人情味及符合旅客需求的贴心服务设施,到丰富具有在地特色与国际化的美食广场、台湾艺文特展、文创工艺、在地名店、TOP10伴手礼的购物空间,如同魔法般地展现出精致多元的时尚新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