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陆少女关爱抗战老兵 看见历史辛酸◎文/陈柏廷(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记者)《交流杂志103年2月号第133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所有故事都是来自偶然。一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八○后大陆女孩,跋山涉水,不求回报,只为援救那已被世人遗忘,年近百岁的抗战老兵。这另类的忘年之交,一眨眼便是十年光阴。
据统计,目前全大陆约有四千多名抗战老兵,「南京一爱一生志愿者同盟」创办人文心表示,老兵生活多半贫困,乏人问津,才发起关爱老兵行动。只是多数老兵年近百岁,她直言,「这是在跟时间赛跑」!
「所有的故事都是来自偶然!」文心直言,之所以会从事关爱老兵的工作,其实是机缘巧合。她回忆,二○○四年时,她正在洛阳上大学,碰巧有天跟同学去逛街,看到路旁公益组织正在宣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才间接知道抗战老兵的存在。
打从二○○四年起,整整十年,文心关爱与援助老兵的行动从未间断。其实不只文心,随著抗战老兵在大陆的处境曝光后,许多大陆民众也开始投入关爱老兵的行动,其中不乏黄埔后代,像抗战名将赵家骧的姪子赵汧,便是其中一位。
文心说,在成立1213志愿者同盟前,曾在网易、雅虎等大陆知名论坛上发帖,目的就是希望社会更多人关注抗战老兵的状况。当时便发现响应的民众很多,不少网友甚至自发性捐款,因此决定在二○○七年底成立联盟。
身为同盟副会长的赵汧指出,当初便是在网路看到文心的贴文后,才知悉大陆有民众正在从事关爱抗战老兵,尤其是国民党抗战老兵的行动。文心的行为,不仅让他相当感动,更是他决定一起投入关爱老兵行动的主因之一。
对于第一眼见到老兵的印象,文心坦言,冲击相当巨大。文心说,印象中的老兵,晚年生活都是很好的。但是眼前这位曾经参与过淞沪会战老兵,身上却充斥许多弹孔伤痕,一个人孤苦无依,就住在半山坡的草棚子上,靠著种地吃土豆(台湾称「马铃薯」)过活。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这句出自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将军的经典名言,听在文心耳里,或许格外讽刺,因为对她而言,「老兵会死,真的会死!」
文心称,很多老兵与自己已产生情感上依赖,甚至将他视为亲孙女,如果你不照顾这些老兵,他是真的会死。关爱老兵是人的良知,「你既然遇到了,你就必须帮助他。」
文心透露,有位名叫郭纪芳的老兵,六十年都不肯搬离老宅,半夜睡觉从不关门,就是害怕自己撤退至台湾的妻子万一回来找不到路,进不了门。类似这样的故事极多,「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其实很少,顶多便是多陪伴他们一些时日。」
「这是在跟时间赛跑!」尽管十年来援助过不少老兵,但文心仍感叹地说,我曾为好几个老人送终,我亲眼看到老兵在我身边死去,带著老兵遗憾离开人世。
另类祖孙情 老兵激动落泪
「她是我最亲爱的孙女啊!」说话的是九十四岁的赵绍祥,他不仅是「1213志愿者同盟」关爱援助的老兵,更是黄埔十六期国民党抗战老兵,而他口中的孙女正是文心。
赵绍祥,一九一九年出生,一九三六年四月一日在山东兖州从军,战时考入中央军校(黄埔十六期),一九三八年初参加台儿庄战役,一九四○年毕业。国共内战爆发后,便卸甲归田,无经济收入。目前送养于南京向阳养老院。
南京向阳养老院目前住著四位抗战老兵,文心一行人来到向阳养老院观看赵绍祥时,赵绍祥激动地紧握文心的手,依稀可见眼眶泛著泪,情境相当令人动容。此刻,赵绍祥的心情是,「孙女来看我了!」
其实,文心并非赵绍祥真正的孙女,不过对于许多抗战老兵来说,文心可是比亲孙女还要亲,文心在参与关爱老兵的过程中,对老兵无微不至的悉心照顾,可是让不少老兵相当感动。
文心感慨,像赵爷爷这样的国民党抗战老兵,在大陆还很多。当初因为没有跟著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才留在大陆,但在大陆碍于身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他们是真正英雄!」文心称,对于这片土地来说,他们曾是捍卫者,曾经书写一段家国传奇,而今却流落在历史之外。对于我们来说,能有机会陪在这样的老人身边,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告诉他们「这个国家没有忘记过你」的最后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别误以为像赵绍祥这样的国民党抗战老兵,是个大老粗,只会行军打仗,但其实他们个个饱读诗书,不少老兵甚至出口成章,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更是家常便饭。
文心透露,别看赵爷爷已经九十四岁,其实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爷爷几乎每天阅报从不间断,而像资治通鉴、红楼梦这样的历史典籍就摆在隔壁的书柜上,每本书不只看过,甚至还附上眉批。
目前南京向阳院共入住四名抗战老兵,除赵绍祥外,还有邬汉忠(黄埔十七期)、石永固(黄埔十八期)及沈时杰(黄埔十八期)等人。
一爱一生 关怀老兵1213 志愿者同盟成立始末
二○○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一爱一生志愿者同盟」成立。作为同盟创办人,文心表示,目前全大陆四千多名的老兵,亟需救助者大约有一千多名。当初成立同盟,目的就是希望集结各界力量,团结各地的志愿者,一起来从事关爱老兵的行动。
「一爱一生」是取自数字1213的谐音,而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正是南京大屠杀发生日。「1213志愿者同盟」成立于二○○七年,是全大陆第一家官方注册以「关爱老兵」为宗旨的民间社团,目前注册会员有二十三名,若包括非正式会员,成员将近三百多名。
目前1213志愿者同盟对于老兵照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采取一对一照护的老兵共有三十位;送交养老院照护的老兵则有六位,至于其他照护的老兵,共有一百三十多位。十年来,同盟援助过的老兵、大屠杀幸存者、慰安妇等战争受害者,共有三百多位。
文心表示,一对一的方式,主要是由同盟提供老兵资料与联系方式,由捐助人自行挑选欲捐助的老兵,甚至可以直接与老兵联系,汇款到老兵指定的帐号上。
不过,文心指出,其实老兵最开心的,还是住在养老院里。因为住在养老院,除有相同背景的抗战老兵相伴外,更重要的是有身分、有尊严。所有同盟志愿者,都把老兵当成抗战英雄,会让老兵更觉得有尊严。
同盟成立五年多以来,过往援助老兵的资金,主要都是仰赖各地的爱心捐款。为募集更多资金援助老兵,1213志愿者同盟,亦开始出版刊物「山河记忆」,开拓善款来源。
文心称,「山河记忆」是大陆第一本关于抗战历史的刊物,目前发行量每期五千册,一本人民币十元,平均来说,一季会有一万块的进帐。
迟来正义!陆方将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社保
过往遗留在大陆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由于两岸对立,意识形态作祟等缘故,一直未受大陆政府重视,因此这些老兵晚年多半孤苦无依,贫困潦倒。不过,去年六月起,大陆民政部已同意将这些国民党老兵纳入社保范围,堪称迟来正义!
大陆民政部去年六月公布文件同意,曾参与抗战的国民党老兵,将按现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纳入社会保险范围。若是生活孤苦,还可优先进入老人院、福利院。不只如此,未来还将鼓励各社会组织,通过适当社会捐助等形式,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进行专项扶助。
一九四九年后,国民党撤退至台湾,许多曾经参与抗战的老兵,出于各种原因,并未随部队迁至台湾。只是,由于他们身分特殊,早年在大陆,不仅受到各种惨无人道的斗争、备受歧视外,晚年生活也多半孤苦无依,著实吃了不少苦头。
文心回忆称,1213同盟有一回在寻找一位老兵,经过多方面消息打听后,得知该名老兵曾是国民党抗战老兵。不料,当他们找到该名老兵询问,是否曾是国民党老兵时,没想到老兵惊慌丢下手边东西,大喊「这么多年了,还在调查我!」
尽管民政部已经发布文件,但文心直言,目前具体实施的细则尚未公布,导致政策落实上仍有待加强。甚至有些单位还要求老兵出示身分证明文件,只是年代久远,文件多半早已佚失,很多老兵因此无法得到补助。
不过,对于国民党抗战老兵未来处境,文心仍旧乐观看待。她说,虽然距离政策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大陆政府能发布这样的文件,某个程度上来说,已经间接承认国民党抗战老兵是有功的,还是值得肯定。她还私下透露,1213同盟协寻与关爱的老兵名单,有不少其实是来自政府单位提供。
赵汧也说,其实随著两岸关系和缓,大陆政府看待过去抗战历史也越来越全面,对于国民党老兵参与抗战的事迹,也不再刻意隐瞒。目前大陆许多正在热播的抗战剧码,也不时出现国军抗战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