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中国家歌剧院-世界性的新地标建筑◆文/喻文玟(联合报记者);摄影/Pell Huang、喻文玟《交流杂志104年2月号第139期(历史资料)》

  • 更新日期:112-07-26

位于台中七期重划区内,由日籍建筑师伊东豊雄设计的台中国家歌剧院,二○一四年十一月正式落成。

曲墙、美声涵洞 歌剧院建筑特色

这栋曲墙建筑,历时五年兴建,白天,在阳光照耀下,曲线宛如一个大酒壶;夜晚,剧院内灯光从孔洞射出,整座建筑宛如钻石,在黑暗里闪耀。「曲墙」、「美声涵洞(Sound Cave)」是台中国家歌剧院最大的建筑特色。

台中市文化局指出,这栋世纪建筑一共由五十八面连续曲墙组成,所有结构找不到任何一处九十度的交叉处,建筑工法新颖,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悬垂曲面体建筑,工程难度极高,被国际媒体路透社列为「世界九大新地标建筑」,国际媒体Discovery频道拍摄纪录。

甫卸任的前台中市长胡志强说,他一直希望有一天在台湾剪彩时的这栋建筑能引起世界关注,成为台湾之光,而台中国家歌剧院做到了! 细数这栋建筑的兴建过程,胡志强说,这是一段艰辛的故事。

「曲墙」、「水幕消防设备」台中市获两项世界建筑专利

二○○五年国际竞图揭晓,日本伊东豊雄设计的「声音涵洞」出线,独特的曲墙结构,备受世界瞩目,原本许多国际建筑营造团队、台湾营造公司都跃跃欲试,但是他们仔细评估后都认为,曲墙建筑难度高,工程前、后流标五次,最后由台中丽明营造得标,二○○九年底正式动工,历经五年兴建,终于完工。

台中丽明董事长吴春山说,当初接下已流标五次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标案,没有人看好,他还前往百果山的开林寺请示,结果神明说可以完工但是不会赚钱。

经过五年多努力,工程难度史无前例,施工期间还遭遇到钢筋厂商落跑,困难重重,鹰架顺利拆除那刻,施工团队红了眼眶,「台中国家歌剧院」成为丽明营造创立二十周年的代表作。

参与全程营建的台中丽明营造歌剧院工程处长黄明晴回忆兴建过程,艰辛往事历历在目,他说,最难的挑战就是「曲墙」。

「就像一个曲线瓶,曲面若没有密合,瓶身撑不起来」。黄明晴说,歌剧院兴建是「一个曲面、一个曲面逐一完成,从点变成线、筑成面」;台中市也因为兴建歌剧院,获得「曲墙」、「水幕消防设备」两项世界建筑专利。

「所有地方都困难,随时都是挑战!」黄明晴解释,一般建筑都是直墙,弯曲的墙每个角度的厚度都不同,歌剧院的曲墙厚度从四十公分到八十公分,一定要面面俱到,考量稳固、耐震度,施工前,工程单位根据近两百年来的地震规模推估,最保守可承受震度六的地震。

黄明晴说,曲墙的施工,只能透过精确的数位演算,消防设备也是一项新的设计挑战,一般的消防撒水头放射角度约九十度,歌剧院的曲墙必须使用一百七十度宽幅的放射角度洒水,变成一面「水幕」形成防火区。

日籍建筑师伊东豊雄说,人类最原始以「洞窟」或「地穴」为家,这栋建筑想传达回归自然的概念,才以大型「涵洞」为设计概念,「洞穴是开放的,延伸至户外的绿地,一气呵成」。

置身涵洞 虚实交错

伊东豊雄的变化万千思维,在这栋建筑里一览无遗。从常规几何学跨越到机械式美学,再转向电子美学,巧妙铝板、玻璃等材料,表现建筑的轻盈、穿透感,让自然的光、风在建筑里流动,展现独树一帜的建筑语言。

走进台中国家歌剧院一楼空间,极简的白色墙面,蓝、红两根大型圆柱支撑起整个结构,十分壮观,走到任何一个角落,能听到不同层次的空间声音,「涵洞」的感受强烈,白天太阳光影照耀,室内光影有不规则的美感,观众宛如置身「洞穴」。

站在歌剧院广场,另有一番如梦似幻的虚实风景。伊东豊雄亲自挑选的灰色外墙,搭配白色曲线,衬托「曲墙」的立体视觉感,广场的喷水池水声,就像此起彼落的掌声,彷佛已置身在剧场。

大剧院座椅 伊东亲自挑选符合人体工学

台中市文化局说,剧院内部的空间规划有二○一四席大剧院、八百席中剧院、两百席小剧场、屋顶空中花园。

前台中市文化局长叶树姗进一步说明,剧院的声学设计很讲究,座椅由伊东亲自挑选,根据人体工学设计,适当硬度与曲线椅背,可支撑脊椎;大剧院内从观众席往上望,可看见甜甜圈状的巨大圆弧物体,这是音响反射板;上方有供技术人员穿梭的「猫道」。

不仅如此,台中国家歌剧院处处都有「藏著魔鬼的细节」!曲墙、涵洞的回声效果佳,这么大的空间也需要非常强力的空调,若冷气装在天花板,马达声响会变成噪音,因此,歌剧院所有冷气设置都从地面吹送,剧场内座位的冷气出风口,也是由下往上吹等设计,整座建筑使用辐射冷却地板,温度维持在摄氏十五度至十九度。

卸任的前台中市长胡志强说,这些兴建历程对于任何团队而言,都是压力,他面对这些挑战,只有「坚持」、「不要轻言放弃」,当年已故的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华洛帝到台中举办生平最后一场公开演唱会,也不是一下子就敲定,前后谈了6、7年才成功,「遇到困难我不会放弃,当有人说这是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我都会把它变成mission possible」。

开放空间体验两个月 破五万人参观

这栋世纪建筑魅力惊人,二○一四年十月开始,台中市政府开放「空间体验」导览至十二月底,短短两个月时间缔造将近五万两千参观人次,平均一天约九百人次,游客来自台湾各地、还有大陆、香港、澳门、日本的背包客与观光游客。

台中国家歌剧院现在已正式纳入台湾文化部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落成之后依序邀请「明华园戏剧总团」、「纸风车剧团」、「朱宗庆打击乐团」台湾三大艺文团体「试演」。二○一五年一月一日起暂时闭馆,将继续施工进行细部整修,改善剧团试演后提出的缺失、进行主舞台地板面材、灯光、音响线路的整合、修缮屋顶的空中花园。

台中市文化局指出,台中国家歌剧院闭馆期间馆内停止参观、导览,表演节目也全数暂停,户外空间不受影响,喷水池将继续水舞表演,文化部预计二○一五年底正式开幕,届时,这座「白天的酒壶、夜晚的宝石」世纪建筑,将重新在世界舞台上发光。

回页首